中國塢

中國塢

中國塢(Chinawood),印度媒體用來形容中國電影市場的新詞。在美國人看來,中國具備好萊塢接班人的潛質;而在印度人看來,中國政府大力支持電影業,對其投入了大量資金,但即使政府和電影業共同努力,中國電影仍無法取得所期望的那種成功。

基本信息

熱詞來源

中國塢中國塢

2011年12月底,印度和平與衝突研究所網站刊文稱,在國內和海外市場,中國電影都面臨好萊塢電影的激烈競爭。

1997年之後,中國大陸電影業經歷了一股新浪潮。作為宣傳工具的電影被賦予人文主義色彩,同時也被商業化。這些努力使中國電影進軍國際電影市場具備了正確的要素。

2000年發行的功夫電影《臥虎藏龍》在國際上受到好評,獲得200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就所拍攝的電影數量和票房收入而言,中國的電影業居世界第三。許多中國電影公司也開始向海外市場拓展。印度媒體用“中國塢”來指代正在發展中的中國電影業 。

他們認為,中國政府大力支持電影業,對其投入了大量資金,然而,即使政府和電影業共同努力,中國電影仍無法取得所期望的那種成功。

華語電影

華語電影主要由三個截然不同的部分組成:大陸、台灣和香港電影。在毛澤東時代,大陸電影是一種宣傳工具,內戰史詩是主要題材。

改革開放以來,大陸電影的主題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1997年之後,大陸電影業經歷了一股新浪潮。作為宣傳工具的電影被賦予人文主義色彩,同時也被商業化

2000年發行的功夫電影《臥虎藏龍》在國際上受到好評,獲得200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前景分析

印度媒體

國際上好評不錯的《臥虎成龍》國際上好評不錯的《臥虎成龍》

印度媒體認為,中國電影人模仿好萊塢的電影製作風格和主題,並在其中融入中國文化和歷史題材,如《功夫》等電影。但問題在於,即使政府和電影業共同努力,中國電影仍無法取得所期望的那種成功。

一個重要的因素是,在國內和海外市場,中國電影都面臨好萊塢電影的激烈競爭。許多中國電影公司也開始向海外市場拓展。例如,博納影業華誼兄弟決定與北美第二大院線AMC合作,創辦華獅電影發行公司。

美國媒體

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低成本功不可沒,但真正讓好萊塢心動的是:中國電影製片商已經找到了一套電影生產模式——配以高品質的作品、充滿異國風情的布景、眼花繚亂的動作和四海皆宜的主題,並生產出在波士頓和北京一樣暢銷的影片。

2011年在中國票房收入最高的5部電影中,有4部是好萊塢製作的。 《功夫熊貓2》等以中國傳統為題材的美國電影令中國藝術家和學者惱怒,他們認為這些電影“劫持了中國文化”。

其次,缺乏有票房號召力的明星、字幕障礙、推廣不力以及題材單一是中國電影無法在國內外走紅的原因。成龍周潤發等知名中國演員都已年過半百。大多數成功的電影邀請台灣或香港明星加盟,大陸的電影製作人因此十分依賴他們。國際上知名的中國電影明星正出現斷層,使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推廣更加困難。

與寶萊塢競爭

中國塢中國塢

《亞洲時報》稱,在全球娛樂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中國已經擊敗了印度。就以2005年坎城電影節為例,按照印度媒體的說法,印度兩位光彩照人的女演員莫莉卡·赫拉瓦特艾西瓦婭在2005年的坎城電影節上成為亮點,但印度影評人扎法爾·安於姆認為印度媒體言過其實,莫莉卡是因為出演了一部中國電影(成龍導演的《神話》)才在這次全球影壇盛會中為寶萊塢找回一些面子。另一位女演員艾西瓦婭在好萊塢顯得形單影隻,相比之下,在好萊塢立足的中國演員卻不只一位,包括成龍李連杰周潤發楊紫瓊章子怡等。

寶萊塢人羨慕世界級的中國演員和導演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扎法爾·安於姆認為,寶萊塢影片與“中國塢”影片都希望能獲得奧斯卡獎,但中國獲獎是為了更進一步地融入全球娛樂產業,而印度僅僅是為了多得一個“奧斯卡最佳影片”,差別就在於此。

雙語解讀

Chinawood中國塢zhōngguówù

AnewtermbeingusedbytheIndianmediatodescribetheChinesefilmindustry.SomeIndian

commentatorsbelievethatalthoughtheChinesegovernmenthasprovidedfinancialsupportfor

thecountry'sfilmindustry,Chinesefilmsarestillfailingtoreachtheirpotentia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