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

中國公是大理國丞相高氏的一個世襲爵位。 段正淳即位後,任命高泰明為相國,封中國公。 此後,高升泰的後裔世襲為相國,並封為中國公一職。

中國公,中國生產的一種白酒名。

中國公是大理國丞相高氏的一個世襲爵位。
根據姚安土司高奣映的說法,中國公高氏的祖先是越巂夷王高定。但根據《南詔野史》的說法,高氏祖先為高方,在段思平奪取皇位期間起著重要作用,被封為岳侯。
1063年,高方的後裔高智升因平定楊允賢的叛亂有功,被大理皇帝段思廉封太保、德侯,賜白崖、和甸地(今雲南彌渡一帶);不久又封為統矢(今姚安)首領,封善闡侯,控制了今雲南中部至東部的廣大土地。
高智升辭職後,由高升泰繼任丞相;高升泰讓他的弟弟高升祥前往善闡,控制滇東,自己則控制滇西。此後,原本最為強大的楊氏集團受到打擊,高氏權傾一時。大理皇帝都對高氏有畏懼之心。
1094年,高升泰最終廢黜皇帝段正明,改國號為大中,自立為帝。不過兩年之後,由於高升泰無法控制政局,遺命兒子高泰明還政於段氏。段正淳即位後,任命高泰明為相國,封中國公。此後,高升泰的後裔世襲為相國,並封為中國公一職。此後的大理國,雖然段氏為皇帝,但徒有虛名且十分貧弱,一切事務由中國公高氏管理。國人稱中國公高氏為“高國主”。高氏的子孫都被分封到各地去當太守。不過後來大理的高氏分為高升泰、高升祥兩系,高升祥據滇東,不臣服於執掌朝政的中國公。中國公家族也為繼承相位產生過激烈的衝突。
1253年,蒙古入侵大理。末代中國公高泰祥率兵抵抗被俘,斬於大理城的五華樓下。姚安、鶴慶、永勝土司都是高氏的後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