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

軍部位於石家莊市,原部隊代號為51002部隊,隸屬北京軍區,是1985年由第27軍改編的,轄第79,80,81三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1950年11月,第27軍參加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第80,第81師將美第7師31團,第32團1個營以及1個炮兵營全殲於新興里及以南地區,創造抗美援朝中我軍以劣勢裝備全殲美軍一個加強步兵團的範例。

一、基本概況

第27集團軍是一隻極其著名的部隊,軍部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原部隊代號為51002部隊,隸屬北京軍區,是1985年由第27軍改編的,轄第79,80,81三個步兵師,並編入坦克旅、炮兵旅和高炮旅。

二、歷史沿革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27軍的前身是華東野戰軍地9縱隊。該縱隊是由抗日戰爭時期膠東地區幾支武裝發展起來的。
1937年12月,中共膠東特委書記理琪等領導在文登縣天福抗日武裝起義組成的隊伍和以1935年"一一·四"暴動保留下來地崑嵛山紅軍游擊隊,組成"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3軍".1938年春,又有"掖縣抗日游擊第3支隊"等一批抗日武裝成立。9月,第3軍隊和編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游擊第5支隊"。12月,該支隊改編為山東縱隊第5支隊,轄6個團7000餘人。1939年秋,第5支隊整編為第13,第15兩個基幹團,又以黃縣,掖縣地方武裝組成第14團。1940年9月,第5支隊改稱第5旅,同時成立新第5支隊,轄第1,第2,第3團。1942年7月膠東軍區成立,新第5支隊第1,第2分別改稱第16,第17團,第3團拆編與第5旅同屬膠東軍區領導。
1943年3月,膠東團,第15,第17團分別編入各軍分區。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膠東軍區部隊在對敵人大反攻中得到了發展,先後組建第5師,第6師和警備第4旅。
1945年10月,膠東軍區主力部隊奉命進軍東北後,留下的第5師第13團和第14團第一營重新組建第5師(轄第13,第14,第15團),1946年6月,警4旅改稱第6師,9月,組建警備第3旅。6月至11月間,以上3個師(旅)參加第一個膠東保衛戰,給入侵膠東解放區的國民黨軍以沉重打擊。
1946,膠東軍區的大部分主力部隊進軍東北(後編為第4 野戰軍第41軍,現在的第41集團軍),餘下部隊就是後來的華東野戰軍第9 縱,是第三野戰軍麾下的以“進攻能力無敵”著稱的王牌軍。
1947年1月,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統一整編為華東野戰軍,第5師,第6師,警備第3旅依次改稱第25、26、27師,合編為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共31000人。司令員許世友,政治委員林浩,參謀長聶鳳智,政治部主任劉浩天
1949年2月,根據中央軍委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隸屬第3野戰軍第9軍團。聶鳳智任軍長,劉浩天任政治委員,賀敏學任副軍長兼參謀長(後詹大南任副軍長,李元任參謀長),仲曦東任政治部主任。第25師改稱為第79師,蕭鏡海任師長,譚佑銘任政治委員;第26師改稱為第80師,張蛭秀任師長,張少虹任政治委員;第27師改稱第81石,孫瑞夫任師長,羅維道任政治委員。全軍共3.5萬餘人。
1950年1月,第30軍第90師調歸第27軍建制。
1950年11月初,第32軍第94師調歸第27軍建制。其時軍長彭德清,政治委員劉浩天,副軍長詹大男,副政委曾如清,參謀長李元,政治部主任張文碧。轄第79,第80,第81,第94師。
1985年,第27軍改編為第27集團軍。
90年代中期以後,步兵第81師於1996年改為武警機動師。
1998年底,第27集團軍實現全軍旅團化,步兵第79、第80師改為摩步旅,步兵第235團擴編為摩步第235旅,坦克旅改為裝甲旅。

三、重要戰役和事件

1947年,第9縱隊編成後,即率第25,26師赴魯中參加萊蕪戰役,以極小代價殲國民黨軍第73師,第46軍近萬人。4月,該縱隊第26師(附第74團)參加泰(安)蒙(陽)戰役,在白馬關,九女關地區打援。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由阻擊轉為主攻,與兄弟縱隊一起全殲敵整編第74師。1947年7月,參加南麻,臨朐戰役。9,10月。參加第二次膠東保衛戰。11,12月,參加膠(縣)高(密)追擊戰和萊陽保衛戰。
1944年春,第9縱隊經過"三查三整"新式整軍運動,以全新的面貌投入了對敵大反攻。3月,該縱以"挖心戰術"巧取膠濟路中段敵重要據點周村,殲國民黨軍整編第32師1.2萬餘人。4月,參加濰縣戰役,在城北擔任主攻,其第79團首先打破突破口,對攻克號稱"固若金湯"的唯縣,全殲國民黨軍整編第45師等部起了重要作用,華東野戰軍授予"唯縣團"稱號。9月16日,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第9縱隊擔任東集團主攻,迅速攻占敵重要外圍據點茂嶺山,硯池山,燕翅山和嗎家莊等據點。其第73團在城東南突破城恆首先攻入市區,中央軍委授予"濟南第一團"的稱號。11月至1949年1月,參加淮海戰役,擔任在碾莊芋圍殲黃百稻兵團,徐州以南阻援和圍殲杜律明集團作戰任務。
1948年,該部隊(時稱9 縱),在濟南戰爭中第一個沖入濟南城,活捉了國民黨陸軍上將王耀武(是被我軍俘虜的國軍最高將領)。毛主席親寫“濟南第一團”表彰該部隊之一部,美國媒體驚呼“共軍的攻擊力之強,足以攻占任何一個城市!”,從此該部隊一戰成名,從一個地方部隊成為王牌攻擊主力,以後硬仗場場不落下。
1949年“渡江戰役”中,27軍第一批衝過長江。電影《渡江偵察記》也發生在該軍。“上海戰役”中第一個打進市區(其中一個連長通過鑽下水道奇襲敵軍指揮所,活捉一個師長,當時的這個連長就是後來的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但占領上海的27軍卻上自軍長下至馬夫全部露宿街頭,對老百姓秋毫無犯,那時候的27軍可真不愧是人民軍隊呀。
1949年4月2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第27軍擔負魯港至荻港段主要突擊任務。當夜21時許迅速搶占敵人灘頭陣地。隨之奉命以日克一城的氣概沿繁昌,南陵,宣城一線追擊江南逃敵。4月28日凌晨與兄弟部隊會師吳興,共同將國民黨軍5個多軍圍殲於郎溪,廣德山區。5月,第27軍在解放上海作戰中,沿嘉善,松江攻進,先後攻占高家灣機場,焚王渡車站,虹橋,徐家匯車站,龍華機場,控制蘇州河以南。6月,擔任上海市警備任務。
1950年抗美援朝二次戰役,79師和80師在大量凍傷的困難下,猛衝猛打,一個不剩的全殲美軍“北極熊團”(該部隊曾經干預蘇聯十月革命),是我軍在朝鮮殲滅的最大的一個美軍編制,同時殲滅“土耳其旅”大部,史稱“血戰長津湖”。

1950年10月,第27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11月,參加第二次戰役。第80,第81師將美第7師31團,第32團1個營以及1個炮兵營全殲於新興里及以南地區,創造抗美援朝中我軍以劣勢裝備全殲美軍一個加強步兵團的範例。第79師在柳潭裡地區與美陸戰第1師近兩個團激戰數日,在第94師配合下終將美"王牌"師擊潰,並在追擊中殲敵一部。1951年4月,參加第5次戰役,擔任我東線集團主要突擊任務。該軍迅速突擊破美偽軍防線,在敵人防禦正面打開缺口,並按時完成穿插迂迴任務。5月,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於昭陽以南富坪里,縣裡地區英勇抗擊美偽軍多路進攻,有力地掩護了我軍主力和傷員物資的轉移。1951年7月,接替金城地區防禦作戰任務。9月起,擔負元山沿海二線防禦任務。1952年10月奉命歸國。
抗美援朝作戰中,第27軍共殲敵2.1萬餘人。有2.2萬餘人立功,湧現出於春田,孫慶雲,王元義,劉福海於憲桂(女),李耕耘等許多戰鬥英雄和英雄單位。
1985年,27軍參加了對越南的“戰略偵察”,戰果顯著。
集團軍組建後於1987年到老山地區輪戰,表現出色。
1998年8月九江長江大堤決口,集團軍200多名官兵飛抵九江,連續奮戰3晝夜,搭起一座鋼木組合結構壩,創下了封堵大江大河乾堤決口的奇蹟。
1999年國慶閱兵中,由第27集團軍部隊組成徒步第6方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