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普龍村

丫普龍村

丫普龍村委會隸屬彌勒縣彌陽鎮,地處彌陽鎮東北邊,距彌陽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到彌陽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彌勒縣城4公里。東鄰太平村委會小太平村小組,南鄰菜花村委會幹沖村小組,西鄰盤龍村委會和彌東村委會,北鄰瓦草村委會。轄丫普龍、山外、小寨等12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 1323戶,有鄉村人口8443人,其中農業人口5429人,勞動力337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172人。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村內道路村內道路
全村國土面積23.023平方公里,海拔1520米,年平均氣溫17.7℃,年降水量1076.9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 3134.19 畝,人均耕地 0.59畝,林地12777.86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639.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86.00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畜牧業為主。

自然資源

耕地耕地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130.17畝(其中:田1918.32畝,地 1211.85畝),人均耕地0.5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 12777.86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4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5畝,主要種植 大楊梅、梨、桃子 等經濟林果;荒山荒地 10969.7 畝,其他面積 7619.71畝。有沙、石等資源。

基礎設施

通電情況通電情況
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1070戶通自來水,有25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占農戶總數的11.98%)。有1070戶通電,有451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027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33.9*1%和77.3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6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01戶(分別占總數的82.53%和58.10%)。
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其他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4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3輛,農用運輸車11輛,拖拉機46輛,機車701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1800畝,有效灌溉率為57.4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92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6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9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 434戶;建有小水窖261口。全村有12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2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2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沒有路燈。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5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41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6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89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養殖養殖
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639.65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653.37萬元,占總收入的24.75%;畜牧業收入705.9萬元,占總收入的28.45%(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065頭,肉牛281頭,肉羊1051頭,雞5200隻);農民人均純收入2186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等為主。

特色產業

雪蓮果雪蓮果
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2639.65萬元,種植業收入653.37,占經濟總收入24.75%,畜牧業收入938.80,,占農村經濟總收入35.57%,林業收入16.94,占經濟總收入的0.26%,第二、三產業收入405.76,占經濟總收入的15.37%,,工資性收入327.72,占總收入的0.12。目前正在發展經濟果,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擁有企業6個,其中縣級龍頭企業1個;專業合作組織5個,其中,已登記註冊6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200人 。

人口衛生

醫療設施醫療設施
現有農戶1323戶,共鄉村人口8443人,其中男性2768人,女性2675人。其中農業人口5429人,勞動力3376人。以漢族族為主(是彝族、傣族混居地),其中 彝族1062人,傣族5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67人(人員名單附後),占人口總數的38.69%;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781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56.62%;享受低保55人(人員名單附後)。五保戶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衛生所面積為74.75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距離鎮衛生院3公里。建有公廁5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7個。

文化教育

教學樓教學樓
建有國小6所,校舍建築面積7520平方米,擁有教師35人,在校學生4900人,距離彌東中學6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75人,其中小學生515人,中學生16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0個、圖書室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4個。

村務公開

村務公開宣傳欄村務公開宣傳欄
到2010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 1249 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3130.17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516.23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年末集體總收入 33.25萬元,有固定資產222.9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4.14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 ,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等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政務。

基層組織

村民小組會議村民小組會議
建有黨總支1個,下設8個黨支部,共有黨員66人,少數民族黨員12人,其中男黨員59人、女黨員7人。
黨總支1998年度被中共彌東鄉委員會評為“先進黨總支”; 1999年度被中共彌勒縣委評為“先進黨總支”;2000年度被中共彌東鄉委員會評為“先進黨總支”等。
村委會由黨總支書記、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丫普龍、山外等12個村民小組。
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5個,共有團員 101人。團總支2000年1月被共青團彌東鄉委員會評為“ 先進團總支”等等。

人文地理

青龍寺青龍寺
丫普龍村委會位於原彌東鎮中部,距縣城3-6千米,北連阿烏村委會,南與菜花、盤龍、彌東村委會接壤,西接彌陽鎮,東與太平村委會為鄰。轄丫普龍、凹革、灣子、小寨、石岩腳、磨盤、丫吉等13個自然村、12個村小組,現有農戶 1294戶,有鄉村人口5365人,主要聚居在磨盤、法碑、丫吉,為彝族支系阿細、白彝。土壤主要為膠泥土、油沙泥田、沙泥田、紅泥田。
境內禹門河、白馬河縱貫,躍進大溝越東而過,除丫吉村外水利條件較好。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興建丫普龍地龍,渡灌農田800餘畝。彌師公路境內長2.8千米,灌溉便利,交通發達。有水稻、包穀、小麥、烤菸、油菜、蔬菜等農經作物。白馬河電站是彌勒縣最早的水電站,大莊電站是彌東最大的水電站,裝機容量2500千瓦。工業從業人員116人,白馬河紅磚廠年產紅磚800萬塊。交通運輸從業人員123人,有高快大巴3輛,計程車3輛。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2639.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86元。
正德俺寺正德俺寺
1990年投資10萬元支砌磨盤山溝渠;1997年投資50萬元興建丫吉煙區水利工程、人畜飲水工程,投資13萬元興建丫普龍商品糧基地;1998年投資12萬元修建灣子寨進村路1.3千米;2003年雨補水庫東乾渠建成,長2.73千米,設計過流量每秒3.6立方米,有橋樑4座,隧道4個,倒虹吸2座。磨盤山、灣子寨、法碑溝、小寨地表毛石開採量為2000萬立方米,磨盤山是境內最大最好的林地,面積330畝,動植物資源豐富。
丫普龍有完小1所,校點6個,在校生4900人,教職工3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1.33%,鞏固率99.66%。2002年投資43.9萬元改造完小校園;1984-2002年改善辦學條件總投資達94.4萬元。有衛生所1個,鄉醫3人。安裝有線電視450戶,有行動電話771部,有線、無線電視覆蓋率100%,11個自然村開通程控電話。 有禹門寺、證德庵、盤龍寺等佛教勝地,禹門瀑布為昔日彌勒八景之一。於明萬曆年三十六年(1608)為行僧空所建的禹門寺位於丫普龍村委會小寨村,距離彌勒縣城7公里。寺內設有正殿、楊公讀書洞,有常住僧尼8人,古木參天,雜樹翠竹叢生,羊腸梯路入穿陰翳之中,每年佛事時節,敬香拜佛的人熱鬧非凡。
白馬橋白馬橋
受過州級表彰的人物名錄

趙燕光 男,漢族,丫普龍村委會黨總支書記,1999年被雲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學科學用科學積極分子”。
陳榮 男,漢族,丫普龍村委會主任,2000年被紅河州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評為先進個人。

新農村建設

母親沼氣太陽能示範村母親沼氣太陽能示範村
2010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11.68萬元。內容包括生產發展、村容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

發展重點

桔子樹桔子樹
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我村十二個小組,其中山區一個組,半山區兩個組,壩區九個組,發展不平衡,山區、半山區三個組交通十分困難,因線路長,要硬化路面,缺乏資金。
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借林改契機,做大做好林業,籌集各方資金,爭取政府立項,把未硬化路面的七個組在三年內完成硬化任務,因地制宜,根據各組實際,做好產業結構調整。

黨務公開

丫普龍村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丫普龍黨總支基本情況丫普龍黨總支下設11個黨支部,丫普龍黨支部、山外黨支部、灣子黨支部、石岩一支部、石岩二支部、小寨黨支部、凹革一支部、凹革二支部、法碑黨支部、丫吉黨支部、磨盤黨支部。共有黨員68名,男性黨員61名、女性黨員7名,男黨支部書記9名,女黨支部書記2名。40歲以下黨員13名,41-60歲黨員28名,60歲以上黨員27名。大專文化黨員3名,高中文化黨員8名,國中文化黨員25名,國小文化黨員19名,其他13名。 丫普龍黨總支成員分工總支書記趙燕光:主持總支委員會全面工作。總支副書記韓桂蓮:協助書記工作,負責組織和婦女工作。總支委員畢自忠:協助書記工作,負責宣傳、紀檢工作。總支委員張劍:協助書記工作。總支委員陳榮:協助書記工作,負責信息報送工作。
農村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姓名 設定崗位劉偉 科技示範崗李培良 科技示範崗盧孝華 科技示範崗李青 勤勞致富崗李永明 勤勞致富崗海波 勤勞致富崗李永福 勤勞致富崗武文林 計畫生育監督崗張海 計畫生育監督崗張雲錦 計畫生育監督崗段有祿 社會治安維護崗楊德洪 社會治安維護崗楊樹德 社會治安維護崗胡忠林 土地管理監督崗盧榮雲 土地管理監督崗李紅才 土地管理監督崗張慶文 文明新風崗馬自友 文明新風崗武建斌 文明新風崗李永剛 生態環境保護崗陳曦 生態環境保護崗李忠福 生態環境保護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