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與政治

世界經濟與政治

《世界經濟與政治》自1979年創刊以來,始終貫徹“理論性、戰略性、綜合性和現實性”的辦刊方針,弘揚學術創新精神,提倡學術自由和平等,促進學術交流。

基本信息

《世界經濟與政治》《世界經濟與政治》

《世界經濟與政治》雜誌簡介

《世界經濟與政治》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辦的研究世界經濟與政治的綜合性學術月刊。該刊曾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李鐵映同志為本刊題寫刊名。自1979年創刊以來,始終貫徹“理論性、戰略性、綜合性和現實性”的辦刊方針,弘揚學術創新精神,提倡學術自由和平等,促進學術交流。
本刊以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為主旨,注重國際政治與世界經濟的結合;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注重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的結合;注重選題的綜合性、前瞻性和創新性,緊扣時代熱點和學科前沿問題。本刊實行了雙向你明審稿制,發表了很多反映國內一流研究水平、具有創新性和重大學術價值的論文,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確立了穩固的學術地位,在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理論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現已成為深受讀者喜愛和忠實地、較有影響的國際問題理論刊物之一,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
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共同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2004 年版)中,《世界經濟與政治》在國際政治類核心期刊表中排名第 1 位;在世界經濟類核心期刊表中排名第 2 位。在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編輯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 2004 年版)中,《世界經濟與政治》在國際政治類學術期刊中排名第一位。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 2000年~2003年度全文轉載量排名中,《世界經濟與政治》居原發報刊綜合類排名中先後居於第 6 位、政治類第 2 名。

基本信息

期刊名稱:世界經濟與政治 (World Economics And Politics)
主管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主辦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國際刊號:1006-9550
國內刊號:11-1343/F
期刊開本:大16開
期刊語種:中文
創刊時間:1987年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榮譽

本刊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共同編輯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中,《世界經濟與政治》在國際政治類核心期刊表中排名第1位;在世界經濟類核心期刊表中排名第2位。在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編輯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2004年版)中,《世界經濟與政治》在國際政治類學術期刊中排名第一位。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2000年~2003年度全文轉載量排名中,《世界經濟與政治》居原發報刊綜合類排名中先後居於第6位、政治類第2名。

期刊目錄

請您登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網站,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出版物,《世界經濟與政治》

徵稿啟事

《世界經濟與政治》約稿啟事
本刊致力於弘揚學術創新精神,堅持學術自由和平等的方向,積極報導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研究的最新成果,促進學術交流。熱情歡迎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家踴躍賜稿。
` 本刊內容:主要刊登把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結合起來研究的成果,特別是對全球整體的變化與特點的分析,專題性問題的深度透視,巨觀的、戰略的掃描,多學科、跨學科的研討,國際關係一般理論和方法的探討,書評和學術信息等。
來稿要求及注意事項:
1. 論文應有創新意識,要求內容充實、觀點鮮明、論據充分、立意新穎、文字簡練。
2. 來稿首頁請附一份 200 字左右的 [ 內容提要 ] 、 [ 關鍵字 ] 、 [ 作者簡介 ] 並註明作者的工作單位、單位地址、郵編和電話號碼,若有電子信箱亦請註明以便聯繫。
3. 來稿一般不超過 8000 字,尤其歡迎精粹短稿。書評稿務請隨寄所評著作一本。
4. 文中注釋採用腳註,參考文獻附在文章後面。引用文章請註明:作者、文章標題、刊名、刊期;引文書籍請註明:作者、書名、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
5. 來稿請附文章題目的英文譯文。
6. 本刊對來稿有刪改權,如不同意,請來稿時註明。
7. 來稿文責自負,一稿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請自留底稿。稿件寄到三個月無回信可自行處理。來稿一經刊用即致稿酬,並贈樣刊兩本。
8. 來稿一律寄編輯部收,不要寄給個人。 9. 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獲獎或被其他報刊轉載、摘登,請及時通告我編輯部,以便記錄在作者檔案中。
10. 本刊著作權所有,允許轉載、摘登和翻譯,但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視為侵權。

訂閱啟示

《世界經濟與政治》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月刊。自1979年創刊以來,始終貫徹“理論性、戰略性、綜合性和現實性”的辦刊方針,以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為主旨,注重國際政治與世界經濟的結合;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注重國內問題和國際問題的結合;注重選題的綜合性、前瞻性和創新性,緊扣時代熱點和學科前沿問題。弘揚學術創新精神,提倡學術自由和平等,促進學術交流。 《世界經濟與政治》雜誌長期堅持匿名專家審稿制度,創立了一整套編輯工作原則體系,這為嚴把學術論文的質量關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還積極構建學術交流平台,通過舉辦全國性的學術研討會以及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論壇來促進學術交流。更為重要的是,發表了很多反映國內一流研究水平、具有創新性和重大學術價值的論文,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確立了穩固的學術地位,在國際政治和國際關係理論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現已成為深受國際關係研究者的喜愛,成為國內甚至國際較有影響的國際理論學術刊物之一,曾連續兩屆被評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期刊。
從社會影響力與評價體系的各種統計數據看,《世界經濟與政治》在政治學期刊排名中名列前茅。例如,在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被引用率排名第一,在《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學術影響力報告》(2008年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印證報告》(2004年版、2008年版)以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8年版)中,《世界經濟與政治》的被引用數量、期刊的影響因子和Web即年下載率均在政治學期刊中名列第一。根據中國學術期刊評價委員會的最新評估,《世界經濟與政治》雜誌在《中國學術期刊評價研究報告》(2009~2010年)中被評為“RCCSE中國權威學術期刊”。
《世界經濟與政治》雜誌常辟有以下專欄:
國際關係理論 側重國際關係基本理論與方法的研究
世界政治 國際政治、安全、軍事、文化問題的研究與探索
海外專稿 國外知名專家學者的學術新論
世界經濟 世界經濟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及其與國際政治互動研究
國際政治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政治互動關係探索
《世界經濟與政治》訂閱方式:
《世界經濟與政治》為國內外公開發行,月刊,2010年開本調整為小16開,160頁,每期定價26.00元,全年定價312.00元。
國內訂閱者可到當地郵局辦理訂閱,郵發代號:82-871(北京),也可直接向世界經濟雜誌社訂閱。雜誌社訂閱方式如下:
郵局匯款地址:北京建國門內大街5號世界經濟雜誌社發行部
收款人:時國英 郵政編碼:100732
銀行匯款賬號:0200001009089110397 戶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東四南支行
國外訂閱:中國國際圖書貿易總公司 地址:北京399信箱;郵政編碼:100044。
ISSN 1006-9550 CN 11-1343/F 。

《世界經濟與政治》投稿說明

《世界經濟與政治》致力於弘揚學術創新精神,提倡學術自由和平等,注重理論創新,緊扣時代熱點和學科前沿問題;移極報導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研究的最新成果,促進學術交流;主要刊登在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研究上處於前沿的有開創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把世界經濟與國際政治結合起來的成果,尤其是對全球整體的變化與特點的分析,專題性問題的深度透視,巨觀的、戰略的掃描,多學科、跨學科的研討,國際關係理論和方法的探討,書評和學術信息等。本刊真誠歡迎廣大學界同仁惠賜佳作,踴躍訂閱。
1.論文應有創新意識,內容充實、觀點鮮明、論據充分、立意新穎、文字簡練。
2.稿件應遵守學術規範,凡研究性論文,應在文中或注釋中簡要說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目前的研究狀況。為切實提高刊物質量,本刊制定了注釋規範 ( 詳見附錄 ) ,請各位作者認真遵守。
3.為保證稿件評審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本刊實行雙向匿名審稿制度。來稿首頁請註明文章題目、作者名稱、內容提要 (200 字以內 ) 、關鍵字 (3 ~ 5 個 ) 、作者簡介 ( 作者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單位、職務職稱、城市、郵編、電話、電子信箱 ) 以及論文題目和內容提要的英語譯文。正文不再出現上述信息。
4.來稿文責自負,一般不超過 1 萬字,本刊有稿件刪改權,如不同意,請來稿時註明。由於人力和經費限制,恕不退稿亦不能逐一答覆,稿件寄出三個月後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處理。來稿一經刊用即贈樣刊兩本。
5.來稿請註明專投本刊,嚴禁剽竊、抄襲行為,反對一稿多投。凡發現有此類行為者本刊予以追究,今後不再刊發其論義,並通報作者姓名。
6.凡在本刊發表的文章獲獎或被其他報刊轉載、摘登等,請及時通告本刊編輯部。本刊著作權所有,允許轉載、摘登和翻譯,但必須註明出處,否則視為侵權。
7.投稿請以電子郵件和郵寄稿件(請附寄磁碟)方式寄至編輯部,不要寄給個人。來稿請寄:北京建國門內大街 5 號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郵政編碼: 100732 。
附:本刊注釋規範
1 .中文注釋
對文章中所引用的資料第一次進行注釋時,必須將該文獻的作者姓名、文獻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資料所屬頁碼一併注處。再次引用同一資料時,只需註明作者姓名、文獻名和頁碼。具體格式舉例如下:
(1) 專著
俞正梁:《當代國際關係學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1 頁。
(2) 譯著
[ 美 ] 漢斯 · 摩根素著,楊岐鳴等譯:《國家間的政治——為權力與和平而鬥爭》,北京:商務印書館, 1993 年版,第 30 頁。
(3) 論文
王緝思:《民族與民族主義》,載《歐洲》, 1993 年第 5 期,第 l 9 頁。
其他類型的文獻基本上參照這個格式。如果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請註明詳細的網址。
2 .外文注釋 ( 以英文為例 )
同中文注釋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是文章名用引號,書名和雜誌名用斜體。具體格式舉例如下:
(1) 專著
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Company, 1997, pp.33-36.
(2) 論文
Peter Clarke and Eric Fredin, “Newspapers, Television , and Political Reasoning”,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Vol.42 , No.1, 1978.
(3) 文集中的文章
Robert Levgold, “Soviet Learning in the 1980s”, in George W. Breslauer and Philip E. Tetlock, eds.. 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boulder ,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