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空手道聯合會

世界空手道聯合會(World Karate Federation,WKF)前身是"世界空手道組織聯盟"(WUKO),於20世紀60年代末成立。以此為基礎,世界空手道聯合會於1970年11月在日本成立,1999年6月成為國際奧委會委員正式承認的組織。空手道是世界上普及程度最高的體育運動之一,目前在世界各國有5000萬以上空手道愛好者。該組織的正式工作用語是法語和英語,出現衝突時,以法語為準。總部設在西班牙的馬德里。

基本信息

歷史

“空手”原稱“唐手”,本意為“從中國傳入的拳法”。在日本,有人認為空手道是中國明朝時期由陳元贇傳入日本的,也有人認為是14世紀閩人36姓遷入琉球群島時帶去的,還有人認為是幾百年前到中國福建謀生的沖繩人,在福建習得中國拳法後帶回日本的。但也有人認為,空手道並非來自中國,因為凡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在原始發展時期必定有人與人,人與獸的搏鬥,這種搏鬥就是日本空手道的萌芽。本世紀初,日本沖繩空手道人士出於民族自尊,將“唐手”改為“空手”。
到20世紀30年代,這種改法得到了較大範圍的承認.而作為這種廣泛默許的歷史背景是中日甲午戰爭後,中國被視為敵對國,帶“中國”,“唐”名稱的東西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在日文中,“唐”字的發音與“空”字相同,均為“KARA”,而“空”字的含義恰好與“赤手空拳”吻合。加上一個“道”字,就與“劍道”,“茶道”等一樣,不單是一門技術,而是一種人生修煉之道了。
空手道原是在沖繩民間秘密流傳的一種徒手自衛術,是沖繩人船越義珍於1916年在東京武德殿公開表演之後,才以現代形式在日本本土迅速發展起來的。其二,現代日本空手道四大流派之一“剛柔流”,承認本們宗師東恩納寬量曾在中國學拳數年,是東恩納寬量發展了剛柔流.剛柔流代表團幾番跨海入閩,尋找昔日祖師的遺蹟。1989年,他們在中國福建省體育中心設立了“顯彰碑”,紀念他們在中國的老師.沖繩剛柔流訪華團1992年6月訪問中國福建體育學院時,表演了“三戰”“十八”,“一百零八”等空手道“型”,其技法結構與發力方式與福建南拳類似,其型的名稱仍保持福建方言的發音法。
1916年,以沖繩人船越義珍的公開表演為契機,許多衝繩的空手道家到東京等地,致力於空手道的推廣工作。由於師承,流派之間的戒心,這些空手道家從不橫向聯絡;而空手道的猛烈踢打,直接對抗容易造成傷害事故,不便以競技比賽的方式進行交流提高。這樣,就形成了以套路為中心,各自為政的普及推廣方式。
1930年,宮城長順首先使用“剛柔流”作為自己流派的名稱,隨後自立名稱的空手道團體達300餘個。最大的四個流派除剛柔流外,還有松濤館,和道會,系東流。這四大流派成為當今日本空手道許多流派的母體。
1949年,以松濤館為主,聯合成立了“日本空手道協會”。但該協會尚未具備領導全日本空手道界的實力。50年代,以全日本錦標賽為名義舉辦的比賽,每年有20餘個。但有名無實,參賽選手沒有經過逐級選拔,缺乏全國錦標賽之權威。
1964年,成立了“全日本空手道聯盟”,空手道協會也加入其中,並開始了有許多流派參加的“寸止”是對抗的比賽大會。1970年11月,全日本空手道聯盟主持了第一次世界空手道錦標賽,並成立了“世界空手道聯合會”。
世界空手道聯合會旨在吸引全世界的空手道運動員參加國際空手道活動,促進其身心健康,在其協會會員間和運動員間建立良好的關係。該組織的協會會員根據其管理的空手道的種類,分為KT、K和T三種類別,各類會員地位平等。

組織

聯合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體代表大會,每2年召開一屆。每個協會會員可有2名代表出席。代表大會有權修改章程、選舉官員並對重大事務作出決定。大會授權指導委員會在其閉會期間行使其權力。指導委員會由聯合會主席、至少2名副主席、20名委員及當然委員(聯合會前主席、各大洲和地中海地區聯合會主席)組成。秘書長和司庫均由指導委員會委員擔任。執委會是指導委員會的辦事機構,並在指導委員會休會期間代表其進行決策。
聯合會設普通空手道委員會(GKC)和傳統空手道委員會(TKC)兩個常設委員會。聯合會還設有下列專門委員會處理各種專業問題:裁判委員會、技術委員會、醫務委員會、組織委員會、公共關係委員會、風紀股長會、財政委員會等。

賽事

該組織自1970起舉辦世界空手道錦標賽,有33個國家(地區)參加。此後,每2年舉辦一次。

會員

世界空手道聯合會會員有:阿富汗、孟加拉國、汶萊、高棉、香港、中華台北、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拉克、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韓國、科威特、寮國、黎巴嫩、澳門、馬來西亞 、蒙古、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敘利亞、塔吉克斯坦、泰國、東帝汶、阿聯、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葉門、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阿魯巴、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玻利維亞、巴西加拿大、開曼群島、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厄瓜多、薩爾瓦多、格瑞那達、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墨西哥、荷屬安的列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波多黎各、聖露西亞、蘇利南、特里尼達和多巴哥、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阿爾巴尼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波赫、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賽普勒斯、捷克、丹麥、英格蘭、愛沙尼亞、芬蘭、法國、馬其頓、喬治亞、德國、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拉脫維亞、立陶宛、列支敦斯登、盧森堡、馬爾他、摩納哥、北愛爾蘭、荷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俄羅斯、聖馬利諾、蘇格蘭、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土庫曼斯坦、土耳其、烏克蘭、威爾斯、塞蒙、澳大利亞、庫克群島、斐濟、關島、諾魯、紐西蘭、新喀里多尼亞、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薩摩亞、塔希提、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阿爾及利亞、安哥拉、貝寧、波札那、博基納法索、喀麥隆、維德角、中非、剛果 、吉布地、埃及、衣索比亞、加彭、甘比亞、加納、幾內亞比索、象牙海岸、肯亞、賴比瑞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里、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摩洛哥、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剛果(金)、盧安達、塞內加爾、塞席爾、獅子山、索馬里、南非、蘇丹、史瓦濟蘭、多哥、突尼西亞、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