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結盟政策

不結盟政策

不結盟政策是相對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沙條約組織兩大結盟陣營而言的,不結盟的主要含義在於強調獨立自主,和平相處,政治意義很濃厚。

不結盟政策

不結盟運動

不結盟政策印度逐漸放棄不結盟政策
不結盟運動是一個擁有115個成員國的鬆散的國際組織,它成立於冷戰時期,其成員國奉行獨立自主、不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中的任何一個結盟的外交政策。聯合國中三分之二的會員是該組織的成員國,全球人口的55%也生活在不結盟運動國家。不結盟運動定期舉行首腦會議,到目前為止已經在南斯拉夫、埃及、尚比亞阿爾及利亞斯里蘭卡古巴、印度、辛巴威、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南非馬來西亞舉行了13次會議。

“不結盟”一詞最早可追溯到1954年印度總理尼赫魯在斯里蘭卡發表的一場演說中。

尼赫魯將一年前中國總理周恩來為處理中印兩國政治分歧所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即“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處”)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基礎。之後在1955年舉行的萬隆會議上,與會的29個第三世界國家的領導人向世界表明自己不願意捲入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冷戰,而將反對殖民主義、爭取民族獨立自主、消除貧窮和經濟發展作為自己的目標。萬隆會議是不結盟運動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1956年7月,印度總理尼赫魯、埃及總統納賽爾和南斯拉夫總統狄托在南斯拉夫舉行會議,三國領袖共同宣言反對把“世界分成強有力的國家集團”。在四年後的第1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這三位領袖又與印度尼西亞的蘇加諾總統和加納的恩克魯瑪總統紐約會晤磋商建立美蘇之外的第三股政治勢力。

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

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總統狄托的努力之下,由埃及、南斯拉夫、印度、印度尼西亞、阿富汗五國發起的第一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終於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召開,共有25個國家的首腦參與了會議並通過了《不結盟國家的國家和政府首腦宣言》,反對任何形勢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新殖民主義”,要求籤訂國際性的裁軍條約,消除經濟不平衡,廢除國際貿易中心的不等價交換。同時宣言還明確表態支持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突尼西亞、古巴等國的民族解放運動,以及爭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不結盟政策印度逐漸放棄不結盟政策
第二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於1964年10月在埃及開羅舉行,此時的成員國已經增加到47個,大部分是來自亞洲和非洲新取得獨立的民族國家。這次會議除了重申反對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立場外,將焦點放在了以巴衝突以及印巴衝突之上。

第三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於1970年9月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舉行的,這次會議發表的宣言與前兩次不同,著重批評美國和蘇聯(而不再是英國等老牌殖民主義國家)的霸權主義,儘管受到了來自蘇聯的強大壓力,會議最終還是通過了《盧薩卡宣言》,宣稱“超級大國之間的恐怖均勢沒有給世界其它地區帶來和平與安全”,並指責兩個超級大國粗暴干涉別國內政,甚至採取武力顛覆別國政府等手段。

第四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於1973年9月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舉行,由於正逢世界石油危機,經濟問題成為會議焦點。但是這時的不結盟運動其實已經開始被邊緣化,一些出產石油的不結盟運動的成員國已經擠身前次會議所稱的“富國”行列。

到第六次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舉行時,成員國之間的矛盾已經開始激化,許多國家雖然依然表示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但實際上卻不得不屈服於現實政治的考慮:例如古巴始終是蘇聯忠實的盟友、越南戰爭中一些中東、東南亞的國家倒向美國;甚至連運動的創始國之一的印度,也一直被質疑與蘇聯的關係曖昧。在古巴舉行的這次會議上,因高棉(當時被越南占領)的地位問題發生了爭執,導致緬甸最終決定退出不結盟運動。

最近一次的不結盟運動首腦會議是於2003年2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召開的,這次會議的焦點是伊拉克問題。即將下台的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南非總統姆貝基等人都發言表示反對美國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會議最後還通過了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決議。

冷戰結束之後,不結盟運動其實也已經失去了繼續存在的價值,各國的重心都紛紛從冷戰時期的政治領域,轉移到了經濟領域,後冷戰時期的多個開發中國家的經濟組織,例如22國集團等,已經在為開發中國家爭取利益方面,發揮著比不結盟運動更大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巴西兩個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都不是不結盟運動的正式會員;但他們在22國集團中都擔當著重要的領導角色)。

不結盟運動13次首腦會議在吉隆坡舉行

不結盟政策不結盟政策
不結盟運動不設總部,無常設機構,也無成文的章程。它定期召開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協調局外長會議及紐約協調局會議等。首腦會議為最重要的會議。從1961年到2003年,不結盟運動成員國先後在貝爾格勒、開羅、盧薩卡、阿爾及爾、科倫坡、哈瓦那、新德里、哈拉雷、貝爾格勒、雅加達、卡塔赫納、德班和吉隆坡舉行了13次首腦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涉及國際政治、經濟等重大問題的宣言或行動綱領,為維護世界和平、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作出了重要貢獻。不結盟運動各種會議均採取協商一致的原則。如有分歧,各成員國可採取書面形式向主席國正式提出保留意見,以示不受有關決議或檔案的約束。

不結盟運動現有116個成員(2004年5月19日,賽普勒斯退出不結盟運動;2006年5月接納其觀察員國安提瓜和巴布達、多米尼加兩國為新成員。),都為開發中國家。中國一貫重視與不結盟運動的關係,在國際事務中與不結盟運動保持著良好的合作,並於1992年9月成為不結盟運動的觀察員國。

冷戰時期獨立於美、蘇兩大集團之外的第三中力量(中間力量),他們名義上是不結盟,實際上他們是不結盟的結盟,他們在一起經常開會,討論一些重大的問題。中蘇關係破裂後直到現在,中國奉行的真正是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印度漸漸拋棄“不結盟”政策

印度正通過軍事聯盟的方式達到成為地區大國的目的。

持續的經濟成長、不斷提升的國際形象、被廣泛認同的核能力以及與美國迅速升溫的關係已經構成一股合力,這股合力刺激著印度摒棄它的傳統戰略,而追求一種更明確強硬的戰略。

在過去的一年裡,印度悄悄地將其上世紀50年代為應對冷戰而採取的“不結盟”政策打入冷宮,並已開始在其周邊以及周邊以外編織一張由安全、經濟和軍事聯盟構成的錯綜複雜的同盟網。

印度前國防部長、現任外交部長普拉納博·穆克吉最近表示:“在關注國內和大陸近一千年後,我們又開始把眼光轉向國外和海洋。對於一個不僅僅尋求陸權強國,而且要尋求海權強國地位的國家來說,這種眼光的指向是很自然的。”

分析家和軍事戰略制定者一致認為,長期以來印度的地緣政治安排僅僅是對與其相鄰的核對手中國和巴基斯坦地緣政治安排的被動回應。與過去不同的是,印度現在力圖通過接觸大國來“抬高自己”。對於印度海軍來說,這一點就再真實不過了。印度海軍已經在保持外向型戰略姿態中越來越發揮著領導作用。

印度要成為亞洲不斷演化的安全體系中的重要力量——這一“反常”的大膽舉動隱含著它沒有明示的目的:“圍堵”或至多“中和”中國。因為中國的經濟實力、全球影響力以及軍事能力正急劇膨脹。印度正竭力做到這一點,與其說是通過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均勢關係達到這一點,不如說是通過一種“一體化”的進程與北京維持一個平衡的關係,以達到最佳的戰略選擇。

這個戰略被印度的實際行動詮釋的很清楚。在加強與美國的核關係和軍事關係、與日本的經濟關係的同時,印度通過平行的戰略和貿易夥伴關係來提升與北京的聯盟。與此同時,目前全球能源爭奪預示著圍繞著不斷減少的淡水儲備所潛在的矛盾,而中國則控制著亞洲主要大河的源頭——青藏高原

作為反制北京的策略,印度正重新祭起上世界90年代奉行的“東向”政策,通過一系列經濟和戰略協定、聯合軍事演習以及高級指揮官互訪來加強與東協成員國和日本的關係。2007年5月,印度更進一步在馬尼拉東協地區論壇會議期間,成為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印度“四方倡議”高官會談機制的首批成員,但印度對此非常低調。該倡議標榜為亞洲主要國家的“建設性接觸”,但卻明顯排斥中國。

不結盟政策不結盟政策不結盟政策不結盟政策
印度海軍航母“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中國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印度各型彈道飛彈外形示意圖

“四國”的目的,最終是讓印度加入更多的活動,而印度已經與美國、日本以及東協一些國家展開了雙邊的類似活動。這包括:保障印度洋區域的海上交通線以確保石油天然氣等烴燃料的穩定供應、打擊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不斷開拓更加緊密的軍事協作能力和應對自然災害的“協同能力”。

印度海軍已被美國並且被越來越多的非洲和海灣國家視為一個“稱職”和“穩定”的力量。就在四國倡議前不久的兩個月,這支海軍被派往更大範圍的亞洲地區穩步地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印度與自己的密切戰略和軍事盟友——新加坡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接著又自己進行了一系列演習並與美國海軍和日本海上自衛隊在日本海岸舉行了三邊海上演習。

印度海軍艦隊還與中國、俄羅斯海軍在各自口岸分別進行聯合演習,並在與紐西蘭海軍進行聯合軍演之後在回國前還停靠越南和菲律賓港口。泰國、越南和高棉總理今年7月對印度的訪問使印度的“東望”政策得到進一步推動。

印度近期向緬甸移交了兩架海上偵察機,這是作為對2006年8月它送給緬甸政府另2架飛機的追加。

在西線,印度終於在2007年5月在阿富汗獲得了一個據點,向那裡派遣12名陸軍軍官負責教授阿富汗陸軍英語、基本軍事領域的技術和武器裝卸。阿富汗國家陸軍軍官還參加了印度的各種軍事訓練和技術研究機構,儘管巴基斯坦對此表示反對,後者擔心新德里通過發展與卡爾扎伊政府的關係而對其進行“戰略圍堵”。

而且印度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附近艾尼的海外軍事基地已經完工,印度國防部正在等待政府掃清各方面的障礙,正式運行該海外軍事基地。印度同時正在尋求提升駐軍的級別,而不僅僅是空軍的運輸工具,如戰鬥機和直升飛機等,希望將此處作為增強印度在這個動盪卻頗為重要的地區的“戰略延伸”,以保證從中亞地區的石油和天然氣供應。

儘管有這么多的舉措,印度國防戰略制定者私下表示,這“太少了、太晚了”。他們承認印度不僅被地區和貌似不可解決的周邊緊張局勢所困,而且還面臨著叛亂分子在全國603個行政區中的107個裡的挑釁。規劃者稱,經濟差距以及以發展為名而進行的毫無節制的環境破壞都使得緊張加劇,這只會削弱印度影響區域外事務的能力。

南斯拉夫的不結盟政策

南斯拉夫的不結盟政策 南斯拉夫外交政策的基石。主張在國際事務中和平共處,積極合作;在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建立自主、平等對話的關係;反對建立軍事集團、軍備競賽,主張全面緩和,要求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和開展平等的經濟合作。

該政策是在1948年南被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開除,在外交上徹底擺脫了同蘇聯結盟之後倡導的政策。1961年南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倡導國之一在貝爾格勒召開了第一屆不結盟國家政府首腦會議,對不結盟原則和政策的理論基礎作了說明,奠定了不結盟運動的基礎。

1979年哈瓦那不結盟會議曾對狄托為不結盟運動所做的貢獻加以特別表彰。

印度尼西亞:獨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不結盟政策印中友好萬歲
印度尼西亞獨立以來,隨著國內外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其外交政策。不過總的來看,它基本上是實行獨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印尼獨立後,直至60年代中期,蘇加諾政府為鞏固國家的獨立,維護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及支持亞非拉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奉行了反帝、反殖和獨立不結盟的外交政策。1954年8月,印尼政府與荷蘭政府簽訂了印荷協定,廢除了“荷印聯邦”,取消了“圓桌會議協定”有關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條款,從此徹底擺脫了荷蘭的殖民統治。

1955年4月,印尼政府和緬甸政府共同發起召開著名的亞非萬隆會議。有29個亞非國家參加了這個會議。萬隆會議宣布,殖民主義在其一切表現中都是一種應當迅速予以根除的禍害,並倡議以和平共處十項原則作為國與國之間和平共處、友好合作的基礎。萬隆會議反映了亞非被壓迫人民和被壓迫民族要求解放、團結友愛、反帝、反殖、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的願望。萬隆會議及其制定的十項原則,對促進亞非民族解放運動,維護第三世界國家利益和世界和平,以及建立正確的國際關係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60年代初,為了在世界兩大陣營之間保持中立和不結盟,印尼和南斯拉夫、印度、埃及等國政府首腦,共同倡導不結盟運動,並於1961年9月,在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舉行了第一屆不結盟國家會議。這個運動主張獨立自主、和平中立、以及不同大國結盟。從此不結盟國家運動,成為國際上的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對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起了積極的作用。

1966年蘇哈托政府執政後,為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調整了對外政策。在堅持獨立不結盟的原則下,改善了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關係。希望藉此得到西方國家的援助。西方國家為了拉攏印尼,也積極回應。1966年6月,在東京成立了“援助印尼國際財團”,定期向印尼提供大量的經援。這些經援對穩定當時印尼政局和促進印尼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時蘇哈托政府除了接受外援外,還大力吸引西方投資。1967年印尼頒布了《外國投資法》,為外國投資者提供優惠待遇和保障,並宣布歸還前政府在1963~1965年沒收的美資和英資企業。

60年代中期以來,東南亞地區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一方面是隨著美國在越南戰場上的失敗,開始從亞洲收縮;另一方面,蘇聯和越南在印度支那地區不斷擴張。根據這一形勢的變化,印尼制定了新的對外政策。由於擔心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可能受到破壞。所以印尼和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新加坡五個國家,於 1967年8月決定建立《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協”),謀求加強五個國家的合作和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1971年11月,印尼外長和東協其他成員國外長發表“吉隆坡宣言”(即東南亞中立化宣言),宣言聲明,五國決心努力“獲取對東南亞作為一個不受外部強國的任何形式、或方式的干涉的和平、自由,與中立地區的承認和尊重”。1976年2月,在印尼巴厘舉行了第一屆東協國家首腦會議,發表了兩個重要檔案,即《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和《東南亞國家聯盟協調一致宣言》。這兩個檔案聲明,“要加強合作,促進和平”,要“相互尊重彼此的獨立、主權、平等、領土完整和民族特徵”,“每個國家有權保持其民族生存,不受外來干涉、顛覆或壓力,互不干涉內政、用和平手段解決分歧和爭端”。

自從越南於1979年初以武力占領高棉,並在金邊成立以韓桑林為首的政府以來,印尼及東協其他國家紛紛譴責越南的侵略行徑,要求越南從高棉撤軍,不承認韓桑林政權,並主張在聯合國監督下,在高棉舉行自由和公正的選舉,由高棉人民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80年代以來,經過東協國家和中國等國的共同努力,高棉問題終於獲得公正的解決。

不結盟政策不結盟運動思想之父:印尼前外長魯斯蘭
90年代以來,隨著冷戰的結束,東南亞地區形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國家關係得到改善,經濟合作得到加強。不過,仍存在一些影響本地區和平與穩定的因素,如有關海島爭端等。根據這些形勢的變化,印尼和東協各國決定成立“東協地區論壇”。經過有關國家的努力,該“論壇”於1993年7月25日正式成立。該“論壇”每年舉行一次會議,除東協國家外,還邀請美、日、中、俄和歐盟等國參加。“論壇”主張採用協商對話的方式,解決爭端,維護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促進各國在各個領域的合作;主張把東南亞地區建成和平、自由和中立的地區。

由於一些西方國家,經常藉口所謂“人權”和“民主”,干涉別國內政。對此,印尼政府堅決表示反對。1992年,蘇哈托總統在一次講話中強調指出,“來自外國關於人權、民主和自由的價值觀念,不能移植到別的國家。世界上任何國家沒有任何義務實行自己不熟悉的,又同自己的崇高價值觀念不相符合的生活價值觀。如果將這一切強加於人,這本身也是違背人權和侵犯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力”。

1992年9月1~6日,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召開了第10屆不結盟運動國家會議,蘇哈托總統當選為本屆不結盟運動國家的主席。在本屆大會開幕式上,蘇哈托總統發表了重要演說。他說,雖然東西方冷戰已經結束,但不結盟運動仍有存在的偉大意義。不過,今後不結盟運動國家的主要任務,應當更多地注意發展經濟。他號召一些經濟發展緩慢的國家,向經濟發展較快的亞洲國家學習,呼籲加強南南國家和南北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同時希望西方已開發國家幫助經濟困難的開發中國家。

1993年7月,在日本東京召開西方七國首腦會議。蘇哈托總統以本屆不結盟運動國家主席的身份,前往東京。同日本首相宮澤舉行會談,要求宮澤首相在西方七國首腦會議上,反映第三世界國家的要求,即希望已開發國家加強對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援與合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