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

出處:《史記·殷本紀》:“ 帝太甲 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 湯 法,亂德,於是 伊尹 放之於 桐宮 。”

詞語

詞目:不明
拼音:bù míng
釋義:
1.不理解;不明白。
2.不賢明。
3.不明顯。
4.猶不潔。
基本解釋:
不明 bù míng
[uncertain]
1. 尚未清楚地辨明、確定或明確方位的
一場起源不明的火燒毀了州議會廳。
2. 無明確方向的
雄心勃勃,但宗旨不明。
3. [be not clear]∶[意思] 含混的,含糊的
情況不明
4. [be not clear]∶不了解,未弄清
不明真象
5. [do not understand]∶沒有理解或不懂得
不明事理
詳細解釋:
1. 不理解;不明白。
楚辭·卜居》:“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東周列國志》第一百二回:“魏王曰:‘書中必有情節,不啟不明。’”王昌定 《汽車司機孟占元》:“許多不明真相的演員們,也都被 嚴光 煽惑得激動起來。”
2. 不賢明。
史記·殷本紀》:“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於是伊尹放之於桐宮。” 晉 乾寶 《晉紀總論》:“故齊王不明,不獲思庸於亳。”
3. 不明顯。
荀子·正名》:“是非之形不明。”
4. 猶不潔。
《史記·李斯列傳》:“陛下春秋郊祀,奉宗廟鬼神,齋戒不明,故至於此。”

笑林

不明
一官斷事不明,惟好酒怠政,貪財酷民。百姓怨恨,乃作詩以誚之云:“黑漆皮燈籠,半天螢火蟲。粉牆畫白虎,黃紙寫烏龍。茄子敲泥磬,冬瓜撞木鐘。唯知錢與酒,不管正和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