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漢字]

不[漢字]

不,bù/fǒu,象形。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從一,一猶天也。凡雲不然者。皆於此義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讀如德韻之北。

基本信息

漢字

基本信息

只有一個“不”字或“不”字後面緊接著的字為非第四聲時,讀音為四聲bù;
例如:不(bù)法(fǎ)之徒
但是如果後面的字也是四聲,需要變調,變成bú。
例如:不(bú)是;不(bú)對

基本字義

1.副詞。
2.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學無術、~速之客。
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在身體好~?

詳細字義

〈副〉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義:萼足。《詩·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鄭箋:“承華者曰鄂。”②副詞。不。《荀子》:“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2)用在動詞、形容詞或個別副詞前,表示否定。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韓非子·喻老》;老婦不聞也。——西漢·劉向《戰國策·趙策》
(3)又如:不會;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樸。意指社會風氣衰落、敗壞);不勾(不消;不夠;不到);不才(沒有才能。自稱的謙詞;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
(4)兩者中既非這個也非那個。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覺
(5)無須前面的先決條件而出現後面的行為和狀態。如:不問而知;不寒而慄;不翼而飛
(6)作為虛詞,表示缺乏或忽視某種行動。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7)用在疊用的相同的詞之間,前面常加“什麼”,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如:道理不道理,他一點都不往心裡去。
(8)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不以纍臣釁鼓。——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9)又如:不客氣,不客氣;不謝,不謝。
(10)用在動詞後,表示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結果或目的,有失敗的意思。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辦不到
(11)單用,表示否定對方的話或提問。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別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用在句末,構成問句。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說的對不?
〈古〉
同“否”(fǒu)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唐·韓愈《師說》
秦王以十五城請易寡人之璧,可與不?——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南朝·劉峻《世說新語·方正》
〈助〉1.用來加強語氣。如:好不嚇人;不幾(豈不是)
2.用來調整音節
徒御不驚,大庖不盈。——《詩·小雅》。毛傳:“不驚,驚也;不盈,盈也。”
〈形〉
1.通“丕”(pī)。大
2.注意:“不”字在第四聲(去聲)字前念第二聲(陽平),如“不必”(búbì);“不是”(búshì)。本詞典為方便起見,條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聲。

辨析

“不”的變調
“不”在同去聲(第四聲)字搭配時聲調發生變化,凡用在去聲字前,一律讀第二聲(陽平);其他情況下,聲調不變,均讀去聲。“不”讀陽平的常用詞有:不必、不變、不錯、不大、不但、不到、不定、不動、不斷、不對、不夠、不顧、不過、不見、不盡、不快、不愧、不利、不料、不論、不妙、不配、不日、不善、不是、不外、不像、不要、不用、不在、不正、不致、不至、不做、不作。
用法提示:不及和不如
“不及”只比較不同的人或事物,前後只能是名詞。示例:寫字我不及他:“不如”既可比較人或事物,也可以比較動作行為,因此除名詞外,前後可以是動詞或主謂結構。示例:走路不如騎車或者走路不如跑步。
用法提示:不必和未必
兩個詞詞形相近,詞義不同。“不必”是“必須”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著,如“你不必來”,意思是你不用來。“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如“他未必來”,意思是他不一定來。

常用詞組

1.不礙búài無妨礙;沒關係
行,行,不礙!我是又冷又餓,一陣兒發暈,不要緊!——老舍《駱駝祥子》
2.不安bùān(1)不安寧的。世界局勢動盪不安。(2)感到煩惱、不寧或不祥之兆的。坐立不安。
(3)客套話。表達歉意和感激。老來麻煩您,真是不安。
3.不安分bùānfèn不守本分,不老實。這個人不安分。
4.不白之冤bùbáizhīyuān白:弄清楚。指遭受不明不白、無中生有的冤枉,不獲得昭雪的屈就蒙受不白之冤。
5.不搬陪bùbānpéi(1)不相稱。既做親也罷了,只是有些不搬陪些!——《金瓶梅詞話》(2)現多作“不般配”。
6.不卑不亢bùbēibúkàng不卑下也不高傲,態度言語有分寸。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老舍《四世同堂》
7.不備búbèi(1)不完備,不詳實。(2)沒有準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8.不悖búbèi不相違背;不相牴觸。並行不悖。
9.不比bùbǐ不同於,有差異,不可相比。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劉半農《擬擬曲》
10.不必búbì無須,不一定,沒有必要。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唐·韓愈《師說》
11.不避búbì(1)不迴避,藐視困難和艱險。不避艱險(2)不讓,不亞於,不差於。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漢·晁錯《論貴粟疏》
12.不變búbiàn(1)常用於詩或古文,可以意味不變的恆常性或穩定性。爾不變,余亦不變(2)使…不發生不合心意的改變。(3)使(某物)不再改變。使一切未解決的問題…十年不變,在此期間將共同努力尋求永久的和平解決的辦法。
13.不便búbiàn(1)不方便,會引起麻煩和問題的。在場的人太多,不便與他細談。(2)不適宜,與日程或事先的安排不合。如果你沒有什麼不便的話,我想把時間提早一點。(3)手頭緊、缺錢用。你如果一時手頭不便,我可以先墊上。
14.不辨菽麥búbiànshūmài(1)辨不清大豆和麥子。比喻愚昧沒有識別能力(2)形容愚昧,缺乏實際知識。
15.不…不…bù…bù…(1)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或詞素的前面,表示否定(稍強調)不乾不淨。不明不白(2)用在同類而意思相對的詞或詞素的前面,表示“既不…也不…”(3)表示適中,恰到好處。不多不少(4)表示尷尬的中間狀態。(5)用在同類而意思相對的詞或詞素的前面,表示“如果不…就不…”。
16.不才bùcái(1)沒有才能。某雖不才,願替馬幼常回。——《三國演義》(2)不成才,無能力或一技之長今有不才之才,父母怒之弗為改。——《韓非子·五蠹》(3)喪失體面、榮譽的,帶來恥辱或使丟臉的如此看來,倒怕將來難免不才之事。——《紅樓夢》
17.不才bùcái沒有才能的人。對自己的謙稱。
18.不測búcè料想不到的事情,多指禍患;意外。
19.不曾bùcéng(1)沒有,從來就沒有。一生不曾見過這種人(2)亦作“未曾”。
20.不差bùchā(1)全對,無差錯(2)不錯,不壞。

字典解釋

【子集上】【一字部】不:康熙筆畫:4;部外筆畫:3
〔古文〕僘《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於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注》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從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彌。亦作鳺鴀。《爾雅·釋鳥》癌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又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又姓。《晉書》汲郡人不準。
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
《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又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於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茲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葉。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葉夫愚,非是。 又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鹹。
《秦·和鍾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雲丕顯丕承也。又《韻補》葉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為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說文解字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二】【不部】
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從一,一猶天也。象形。凡不之屬皆從不。方久切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凡雲不然者。皆於此義引申叚借。其音古在一部。讀如德韻之北。音轉入尤、有韻讀甫鳩、甫九切。與弗字音義皆殊。音之殊、則弗在十五部也。義之殊。則不輕弗重。如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之類可見。公羊傳曰。弗者、不之深也。俗韻書謂不同弗。非是。又詩鄂不擟箋雲。不當作柎。柎、鄂足也。古聲不柎同。從一。一猶天也。他處雲一地也。此以在上。知為天。象形。謂也。象鳥飛去而見其翅尾形。音見上。凡不之屬皆從不。
『反義』是
『逆序』毫~|好~|何~|絕~|莫~|無~|要~|再~|愛~釋手|兵~血刃|兵~厭詐|慘~忍睹|路~拾遺|得~償失|罰~當罪|枚~勝數|奮~顧身|高~可攀|供~應求|寡~敵眾|悔~當初

音韻

[上古音]:之部幫母,p
[廣韻]:甫鳩切,下平18尤,fōu,流開三平尤幫
[平水韻]:下平十一尤·入聲五物
[唐音]:*bit,bit
[國語]:bù,fǒu,fōu
[客家語]:but1
[粵語]:bat1,fau2
[閩南語]:hm7,put4,m3,m7
[潮汕話]:糞4

名言

無論什麼時候,不(bù)管遇到什麼情況,我絕不(bù)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灰心喪氣。——愛迪生
做學問,要耐得住寂寞和清貧,要有平和的心態;不(bú)要急於求成,更不(bú)要為名利所累。——周海中
為了追求光和熱,人寧願捨去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愛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卻不(bù)如轟轟烈烈的死。——巴金
生活是一場艱苦的鬥爭,永遠不(bù)能休息一下,要不(bù)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掙來的,就可能在一剎那間前功盡棄。——羅曼·羅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