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舍鎮

縱橫,交通便利,水路有杭、申、蘇、湖航線,陸路南接09省道,北連德新公路。 1990年,鎮村企業大發展,共有15家鎮辦企業,19家村辦企業,全鎮形成繭、絲、綢、印染一條龍生產;聯合國無息貸款40萬元,建成自來水廠,農村基本普及自來水。 1995年6月,鎮人民政府投入40萬元,建成有線電視站,輸出23套電視節目。

概述

下舍鎮位於德清東南部,距縣城武康25公里,東靠京杭大運河,西與城關相連。境內河流
縱橫,交通便利,水路有杭、申、蘇、湖航線,陸路南接09省道,北連德新公路。

建置沿革

鎮域在民國前期為安國鄉,1949年前藺村鄉和大海鄉的大部分併入下舍鄉。1950年建下舍、舍南兩鄉,1956年舍南鄉併入下舍鄉,1958年10月與勾里鄉合併建立下舍公社,1961年原勾里鄉劃出,另立公社,1988年撤鄉建立下舍鎮。

大事記

1990年,鎮村企業大發展,共有15家鎮辦企業,19家村辦企業,全鎮形成繭、絲、綢、印染一條龍生產;聯合國無息貸款40萬元,建成自來水廠,農村基本普及自來水。1993年全鎮開通程控電話,以後相繼建成139、130行動電話網路基站,1991~1998年先後投入500萬元建成全鎮公路網,公路總長30公里,村村
通公路,其中黑色柏油路8公里,公路橋樑17座。1995年6月,鎮人民政府投入40萬元,建成有線電視站,輸出23套電視節目。1997年,新安公路橋竣工,溝通與杭州的陸上交通。
【建立現代農業園區】群益1500畝農業園區共投入120萬元,首期工程已完工。基本形成田成方、渠成網、林成行、機耕路貫通全區,農業機械配套的農業示範園區格局。
【荷葉蒲養殖示範基地】荷葉蒲養魚場有1005畝養殖水面,自1998年建場以來,從年產商品魚15000公斤發展到1998年的18萬公斤。1994年開始引進圍網精養和外盪網箱養殖靠科技獲得高產,1995年在全省水產養殖大會上受到表彰,1998年網箱養殖進一步發展,現有網箱200隻,面積50畝,養殖加州鱸魚、黑魚、鯿魚、銀鯽、善魚等名特優水產品,為縣水產養殖示範基地。
【一方特產——酥糖】下舍酥糖在解放前早有名氣,四鄉各地農民把下舍酥糖作為節日和看望病人的送禮佳品。它的特點是重麻酥軟、不沾嘴、做工細巧、每年冬至以後至第二年清明前,是生產酥糖的黃金季節,產品供不應求。
【一方名村——徐家橋村】是德清首批小康村,也是湖州市文明村。村集體企業產值4000萬元,個私企業48家,農民人均年收入4600元,家家有機車,有小洋樓,50%農戶裝上程控電話,戶戶安裝有線電視。村黨支部書記沈子松也多次被評為市、縣級優秀黨員和五好村支書。

習俗

提籃會,每年農曆八月十一日,臨近四方鄉鎮的農民都把編制的各種竹籃拿到下舍集鎮交流,這時各地玩把戲的、打拳的、賣膏藥的、唱戲的都匯集到這裡,村民們還把廟裡的菩薩抬出來,沿著各村進行抬神活動,附近鄉民蜂湧前往觀看。當地居民盡地主之誼,熱情招待,歷時3天。1958年公社建立後,由物資交流會替代了這一盛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