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蒼鷹

上蔡蒼鷹是一個漢語辭彙,屬於漢語典故成語,指不知激流勇退,以致罹禍而悔恨莫及。

基本信息

拼音

shànɡ cài cānɡ yīnɡ

解釋

指不知激流勇退,以致罹禍而悔恨莫及

典源

《史記》卷八十七〈李斯列傳〉~2539~

……奏當上,二世喜曰:「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及二世所使案三川之守至,則項梁已擊殺之。使者來,會丞相下吏,趙高皆妄為反辭。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太平御覽》卷九百二十六〈羽族部十三·鷹〉~4245~2~

《史記》曰:「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

釋義

秦李斯專權,為趙高所陷,下獄。伏誅前,顧其子曰:欲牽黃犬、臂蒼鷹,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後因以“上蔡蒼鷹”為典,指不知激流勇退,以致罹禍而悔恨莫及。

同源典故

上蔡公子 上蔡呼鷹 上蔡悲 上蔡蒼鷹 上蔡門 上蔡黃犬 呼鷹上蔡頭 嘆黃犬 悲東門 憶黃犬 李斯拘秦桎 李斯犬 李斯追悔 東門犬(狗) 黃犬嘆 黃犬回頭 黃犬悲 

示例

李白《行路難》詩之三:“ 陸機 雄才豈自保? 李斯 稅駕苦不早。 華亭 鶴唳詎可聞? 上蔡蒼鷹何足道!” 王琦 注引《太平御覽》曰:“《史記》曰:‘ 李斯 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 上蔡 東門,不可得矣。’考今本《史記·李斯傳》中無‘臂蒼鷹’字,而 李白 詩中屢用其事,當另有所本。”


作者

詩題

詩句

儲嗣宗

長安懷古

赤龍已赴東方暗,黃犬徒懷上蔡悲。

李德裕

到惡溪夜泊蘆島

青蠅豈獨悲虞氏,黃犬應聞笑李斯。

李白

悲歌行

秦家李斯早追悔,虛名撥向身之外。

李白

留別於十一兄逖裴十三游塞垣

太公渭川水,李斯上蔡門。

李白

留別王司馬嵩

魚游滄海深,呼鷹過上蔡。

李白

行路難三首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李白

襄陽歌

鹹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

杜甫

八哀詩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

范曄顧其兒,李斯憶黃犬。

白居易

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感事而作

顧索素琴應不暇,憶牽黃犬定難追。

駱賓王

疇昔篇

鄒衍銜悲系燕獄,李斯抱怨拘秦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