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中華文明

上古中華文明

《上古中華文明》 是2006年7月1日由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王大有。本書主要講述了上古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與發展成果。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二萬八千年中華文明發生史通覽,上古中華文明時代定位考古學實證,上古中華文明三大支柱曆法·文字·法天敬祖祭祀禮制演進歷程,上古中華曆法文字一體化全息系統解讀,上古中華文字隸定識讀暨區域族屬考辨,上古中華文明成就面面觀,世界性圖騰文化肇始於上古中華,天地人全息文化模式程式系統發微,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傳承二元三相結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集成。

作者簡介

王大有(韶華子),綜合型學者,集美術家,圖騰文化學者,文化人類學者,歷史學家,天人合一全息生命學者於一身,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文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大學國情研究中心太極文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華夏紐帶工程組委會專家委員,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理事,中華名人協會會員。

1978年以來已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已出版學術專著二十四部.主要有《適合紋樣集》、《龍鳳圖集》、《龍鳳文化源流》、《龍鳳傳人》、《中華祖先拓荒美洲》、《厚黑學漫畫本》、《掌紋診病實用圖譜》(第二版)、《圖說中國圖騰》、《圖說美洲圖騰》、《圖說太極宇宙》、《佛教名山、名寺、名窟、名塔》(文學腳本)、《三皇五帝時代》、《上古中華文明》、《中華龍種文化》、《宇宙全息自律》,《天人合一養生》、《生命密碼解讀》,《人類理想家園》等。主要成果13項,尤以古代中華文明及其與古代美洲文明的親緣關係研究,深為社會各階層關注;對中華傳統文化基因的研究,對萬年中華民族史三皇五帝時代的斷代研究,皆為填補學術的開創性成果;元氣統一場全息生命學研究,以其獨特的學術體系和科學的嚴密性與可操作復驗性,在國內外享有盛譽與權威性。

目錄

卷首語/宋健:超越疑古,走出迷芒

總序/天人合一文化宣言

修訂版序/中華文明基因根脈解讀

導言

前言

導讀/中華大道與天地準

一、人類文化的層次差

(一)人類文化的層次差

(二)神秘的東方:兩種思維模式的文化觀照

(三)四種思維形態與宇宙自律的把握

(四)人類文化的二性相與研究誤區

二、文明與文明時代界說

(一)文明界定

(二)文明的漸進性

(三)文明的層次差

(四)文明時代的層次差

三、萬年中華文明

(一)概說

(二)中華上古文明時代的基本特徵

四、中華上古文明的主要成就(一)——宇宙萬象全息模式的文獻傳播系統中國文字的創生與解讀

(一)中國文字的本質:天人全息的文化符號

(二)中國文字的起源與區域體系

(三)族團遷徙與文字型系的交融

(四)中國文字西化失敗的謎底

(五)中華祖選遷徙美洲的文字遺存考察

(六)黑西哥.秘魯.中國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

(七)古代美洲文明與中國文明關係研究之世界人類學意義

五、中華上古文明的主要成就(二)——天文地理協同暨時間空間一體歷的創生系統

(八)上古中華曆法的創生

(九)河圖洛書宇宙模式

(十)太極萬象模式

(十一)璇璣玉衡與天文觀測

(十二)以神設教與祭祀中心:墠·壇·圜丘·四泰昭·泰折四坎壇·郊天·臘八祭

(十三)具茨山大隗氏帝都天文觀測中心

六、中華上古文明的主要成就(三)——天地人同一回歸文化的整合系統

(十四)農業文明

(十七)手工業文明

七、中華上古文明的主要成就(四)——“天道退行,人道順行”規律的認知把握系統

八、中華上古文明的主要成就(五)——遠古圖騰徽銘文化與陰陽合和文化解秘

九、中華文明的二元三相結構

附論

資料 古文獻論玉輯送

後記/只問耕耘 不問收穫

主要參考書目

王大有學術年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