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評西湖十景

三評西湖十景

2007年2月,杭州市秉承先人對西湖美景品評的做法,舉行以“和諧西湖、品質杭州”為主題的“我最喜愛的西湖新景點”評選活動(“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不再列入評選範圍),旨在進一步打響西湖品牌,弘揚“生活品質之城”的杭州城市品牌,提升西湖和杭州城市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吸引力。最終評選出的10個景點分別是:靈隱禪蹤、六和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總名稱是三評西湖十景。

2007年10月20日西博會開幕式晚會上,宣布了“三評西湖十景”的結果。靈隱禪宗、六合聽濤、岳墓棲霞、湖濱晴雨、錢祠表忠、萬松書緣、楊堤景行、三台雲水、梅塢春早、北街夢尋這些景點成為新一代西湖十景 .
【靈隱禪蹤
杭州素有東南佛國之稱,靈隱寺創建於東晉鹹和元年(326年),是為杭州禪寺的最早蹤跡。靈隱“春淙亭”有楹聯稱:“山水多奇蹤,二澗春淙一靈鷲;天地無凋換,百頃西湖十里源”;唐代白居易又有詩云:“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從一寺分”,“前台花發後台見,上界鐘聲下界聞”,一字一句,隱含禪之大義。
靈隱寺前有飛來峰,崖壁精雕五代、宋、元石刻造像,蔚為大觀。又有冷泉之水,時而清流潺潺,時而湍急奔流。靈隱周邊,更有上天竺、蓮花峰等名山,佛音莊嚴,禪意隱現。
縱覽靈隱佛地,晨鐘暮鼓,悠悠揚揚,梵跡耐人尋味,禪寺源遠流長,諸多勝景不勝枚舉,卻又有章可循,有蹤可探。禪蹤乃是靈隱山水的境界所在,靈隱景象可以“禪蹤”兩字蔽之。景名“靈隱禪蹤”,再現此意,而意境全出。
【六和聽濤】
六和塔原有塔院開化寺,其中有一楹聯寫道:“燈傳慧業三摩地,鼓應潮聲八月天”。上聯意思是,傳揚佛法需要專心致志,梵語“三摩地”是“定”的意思,即心神專注。下聯指塔院的鼓聲與錢塘江的八月大潮相應和,意味深長。
聽濤似乎比觀潮更需專一用心,而在“群峰可俯拾”的六和塔上,聽濤或許更易啟發遐思,心領神會,從而在對濤聲的品味之中,體會到萬千意象。六和塔還有一副楹聯中有“潮聲自演大乘法,塔影常圓無住身”之說,便是由聽濤而來的感悟。
六和塔地處月輪山上,每當大潮橫秋之日,人在高樓之時,中秋圓月似乎也可聽聞:那皎皎月輪乘潮轔轔而行,天籟聲中,隱隱裹挾著千軍萬馬之勢,“十萬軍聲半夜潮”(唐代李廓),別有一番波瀾壯闊的盛況。至於秋高氣爽季節,登塔聽濤更生滄海觀日之意,那份併吞八荒之豪情,也足以讓人心曠神怡。題名“六和聽濤”,深得箇中三昧。 
【岳墓棲霞】 
“莫須有”三字,鑄成中國史上的千古奇冤。然而,“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岳墓楹聯)。北山棲霞嶺上,每當仲春時節,山花爛漫;入秋以後,紅楓似火,望之如霞,久留不去。岳飛忠骨葬於棲霞嶺下,多少年來,杭州人民感念他的精忠偉烈,“踏青爭上岳王墳”(清代黃莘田)。岳飛墓廟這一人文景觀由此也成為了西湖美麗山水的一個靈魂。
“岳墓棲霞”景名中的“棲霞”貼切而有內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棲霞嶺的地名,借景棲霞嶺,同時又以此借喻岳飛的碧血丹心,盡忠報國,心昭天日。岳墓棲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觀,而且,“棲霞”二字還摹寫了這位民族英雄在其《滿江紅》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雲和月”的意境。離離墓草映棲霞,“岳墓棲霞”這一景名也給西湖增添了幾分歷史的滄桑感。
【湖濱晴雨】
杭州有句名諺:“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意為西湖景致的四時皆宜。而長久以來,從南宋的“西湖十景”,到1985年的“新西湖十景”,講到了晴湖、月湖和雪湖,卻唯獨沒有說雨湖。所以,這次的“湖濱晴雨”景名既是對蘇軾描寫西湖名詩“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一個再現,也是對西湖四時美景的一種補寫。
湖濱位於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覽西湖的三面雲山,更是品鑑陰晴雨霧的好地方。西湖風景最宜慢慢細品,尤其是多雨時節,漫步湖濱,但見煙雨濛濛,水天一色,西子湖如美人風鬟霧鬢,若隱若現,有一種特別迷人的“朦朧美”。有時即使一日之內,晴雨不定,由湖濱遠眺“黑雲翻墨未遮山”(宋代蘇軾),再觀“湖邊多少游觀客,半在斷橋煙雨中”(宋代范景文),“望湖樓下水如天”(宋代蘇軾),回望“一湖新雨後,萬樹欲煙時”(清代黃仲則),西湖“淡妝濃抹總相宜”的韻味,讓人傾倒。由晴及雨,由雨看晴,在湖濱領略晴雨西湖,最是壯觀,也最耐回味。
【錢祠表忠】
錢王祠倚城面湖,借景“柳浪聞鶯”,風景極佳。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觀”,清代後通稱為錢王祠。康熙、乾隆二帝在此留有“保障江山”和“忠順遺庥”等御題,又因祠前建有石坊“功德坊”,因此清代“西湖十八景”中有“功德崇坊”之景。
祠內有蘇軾撰書的《表忠觀碑記》,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名碑。碑記敘了吳越國三代錢王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五代時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節,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終納土歸宋的事跡,褒揚了歷代錢王的功績,認為“有德於斯民甚厚”,“有功於朝廷甚大”。而從書法藝術上看,碑記用筆有力,溫厚沉著,煥發出一種遒勁氣勢,堪稱錢王祠中的大觀。景名“錢祠表忠”,既寫出了杭州百姓對於錢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現出西湖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萬松書緣】
“獨有幽禽解相信,雙飛時下讀書台”,明代著名思想家王守仁的這兩句詩,寫出了西子湖畔書香之地的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其中那份超乎尋常的美好情緣
萬松書院初創於明代弘治年間,取白居易“萬株松樹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的詩意,稱“萬松書院”。清代又更名為“敷文書院”。明清以來,萬松書院成為浙江的最高學府,同時也是杭州規模最大、歷時最久、影響最廣的書院。王守仁、齊召南、秦瀛、袁枚……這些當年著名的思想家、學者和才子,由此同西湖結下了不解之緣。
“萬株松樹青山上”的美景,讓杭州百姓將傳說中的梁祝故事,拈來此地演繹。所以,民間很早就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結伴就讀萬松嶺上的傳說,萬松書院也被稱作“梁祝書院”。由書成緣,因緣成書,梁祝故事深入人心,以至今天的萬松書院,又演變成人們尋覓良緣的好地方,四時假日,遊人如織。陌上花開之時,踏青履痕之間,那一個個人間美好姻緣,因西湖山水的薰陶,成為難以忘懷的景致。“萬松書緣”由此成為現代西湖佳話
【楊堤景行】
“景行”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典出《詩經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比喻崇高德行使人敬慕,值得仿效。楊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橋,遙對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後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賢祠,所以橋名題作“景行”,這也是楊公堤上至今唯一尚存橋拱圈舊構的古橋。楊公堤景名題作“景行”,形神兼備,既表達了今人對於先賢楊孟瑛浚湖築堤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點出了楊公堤景致的特點,人行景移,移步換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三台雲水】
雲自無心水自閒,三台山景區兼有江南山地和水鄉之勝,不僅山色蒼翠,映照長空,也多港灣溪潭,碧水清流。而山環水繞之間,更多人文景觀,其中最具分量的景點是于謙墓(祠)。“雲水”一詞點出這裡景觀的多樣性和立體化,在此也借用了宋代范仲淹《嚴先生祠堂記》中的名句:“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以頌揚明代民族英雄于謙的熱血千秋,清白一生。
如果說,“岳墓棲霞”是對岳飛盡忠報國事跡的一種明喻,那么,“三台雲水”則是對於謙愛國之心的一種隱喻。“賴有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三台雲水”這一景名的脫穎而出,也表明了清代杭州籍才子袁枚的這一謳歌西湖的著名詩句,終於在三評西湖十景中得到了體現。
【梅塢春早】
“青山四面合,綠樹幾坡斜”(現代陳毅)。梅家塢溪谷深廣,常年草木繁盛,峰巒疊翠,即使數九寒冬,不掩如春氣象。
梅家塢盛產茶葉,為西湖龍井中的珍品。每年採茶分作四次,清明之前的頭茶稱“明前茶”,也叫“蓮心”;穀雨之前是“雨前茶”,又稱“旗槍”、“二春茶”;立夏之際為“三春茶”,也稱“雀舌”;一個月後最晚採摘的稱“四春茶”,也名“梗片”。
“春”在梅塢便是茶香之意。春茶四摘,又以最早的“明前茶”最為名貴。“嘉賓鹹喜悅,細看摘新茶”(現代陳毅),每當清明時節,雲霧繚繞的山坡上,採茶女的身影隱現在碧綠如茵的茶園之間,鳥鳴茶歌,婉轉相應,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靈氣,也是春天西湖的獨特美景。
【北街夢尋】
風光綺麗、蜿蜒漫長的北山街,是人們晨昏之時迤邐而行的最愛。而在綠蔭之下,庭院之間,又蘊涵著許許多多的理想與情懷,光榮與夢想,讓人尋尋覓覓。
纜船石上,維繫著一條車同軌書同文的夢跡;慕才亭下,埋葬著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之夢;武松墓道,刻寫了一個除暴安良的英雄夢想;首屆西湖博覽會工業館,寄託了富民強國、興盛國貨的凌雲壯志;秋水山莊,承載過一個追求民主自由的憧憬;菩提精舍,靜逸別墅,穗廬,海鹽館…… 杭州大約半數以上的近代中西式著名建築薈萃這條街上,那一磚一瓦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交織中,修成了一個圓夢——在西湖“詩意地棲居”。一條北山街,串起了西湖無數個縈繞人心的夢魂。而那一個個夢懷,又讓西湖成為了後人的一個夢寐以求。景名“北街夢尋”由此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