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鷺

三色鷺

三色鷺(學名:Egretta tricolor):是一種中型涉禽,體長60-70厘米,翼展95-105厘米,體重200-415克。頭部、頸部、背部和翅膀上覆羽藍灰色。自喉頦處沿脖子有一條粗白線達前胸,側翼和下翼和腹部白色。藍色和白色羽毛的分界線十分清晰。體形呈紡錘形,胸前有飾羽,頭頂有的有羽冠,在繁殖期均是重要的炫耀特徵。具有“三長”的特點,即喙長、頸長、腿長。腿部被羽,脛部裸露,腳三趾在前一趾在後。沒有明顯的嗉囊,食道中部膨大,整個食道都能儲存食物。飛時頭頸彎曲。 棲息於江湖濱岸及沼澤地帶,白晝或展昏活動,食性以魚類為主,兼食蛙類、蛇類、昆蟲、軟體動物及小型嚙齒類,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用嘴飛快地攫食。屬遷徙種類,繁殖期多為群居,在樹上、灌叢上或地面上用枝條築造淺巢。分布於美洲地區,美國東部和南部、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北部。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三色鷺 三色鷺

三色鷺是一種中型涉禽,體長60-70厘米,翼展95-105厘米,體重200-415克。頭部、頸部、背部和翅膀上覆羽藍灰色。自喉頦處沿脖子有一條粗白線達前胸,側翼和下翼和腹部白色。藍色和白色羽毛的分界線十分清晰。在南方有一亞種,背部是栗色,在前頸處有不同的條紋。

雌雄相似。它們有一張長而尖的灰色鳥喙,喙尖黑色。有一雙淡黃色長的腿,長而能收縮的的黑尾巴。在繁殖期頭部和頸部羽毛呈藍色絲狀披到身後面,這些羽毛比脖子和胸部的羽毛更長更細,顏色更灰。冬季,後頸的白色羽毛消失。有細長的脖子。腿短而強壯,冬季呈黃綠色,繁殖季節呈粉紅色。在此期間,喙也會變成更為明亮的藍色。

亞成鳥的棕紅色脖子的看起來像一隻巨大的蒼鷺,這種羽毛可以保存了一年。

棲息環境

三色鷺棲息在鹹水或半鹹水附近,活動於沼澤、瀉湖、紅樹林、泥灘、海岸、淺水湖、潮間帶、河口和淡水沼澤。

生活習性

除南美洲的種群外,大多數三色鷺類遷徙,美國東部的鳥類向南遷徙到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三色鷺飛行時會將腿部伸展並將頭部拉到肩膀上,通過強壯而穩定的翅膀扇動。通過部分摺疊自己的翅膀並從一邊搖擺到另一邊,從飛行中迅速下降,類似於落葉。通常會單獨飛行,但偶爾也會成群飛行。像許多鷺類物種一樣,花很多時間洗滌和梳理羽毛。

三色鷺在它的覓食的區域非常具有領地性。它們在淺水中尋找食物,在狩獵區緩慢走動,有時會弄濕自己的腹部。尋找到獵物可以跑步追啄。常站在水邊或淺水中,用嘴飛快地攫食。在開放或半開放的鹹水或半鹹水濕地中覓食,三色鷺比其他鷺類更容易在更深的水域中捕食,它採用各種狩獵策略,包括站立不動,耐心等待獵物接近驚人的距離,以及將頭部低於水面的跑步追逐。

以水中生物為食,包括魚類、蝦、甲殼類、兩棲類、小型爬行動物、腹足類和水生昆蟲。

分布範圍

原產地: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巴哈馬、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巴西、加拿大、開曼群島、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島、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波多黎各、聖巴泰勒米、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馬丁島(荷蘭部分)、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美國、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維京群島。

遊蕩:智利、葡萄牙、聖皮埃爾和密克隆。

三色鷺分布圖 三色鷺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多為群居,從2-5月下旬,雄性三色鷺在混合物種群中或與同一物種的集群中開始建巢。選擇在陰涼的樹木或灌木叢中用枝條築造一個鬆散的大型淺巢,高出地面或水面三米半以上。一旦形成一夫一妻的配偶,雌性用雄性收集的樹枝完善巢穴,內部擺放著草葉。雌鷺以每天一枚的速度在巢中產生3-7枚卵,卵呈藍色無斑點。雌雄共同孵卵,輪流孵化約三周。雛鳥先後間隔幾天孵出。雛鳥為晚成性,將由這對夫婦帶回反芻的食物餵食35天,大約20天后,幼鳥開始探索巢外,可以在母巢的旁邊棲息17天,並在51-60天左右離巢起飛。

亞種分布

三色鷺(2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三色鷺棕頸亞種Egretta tricolor ruficollisGosse, 1847
2三色鷺指名亞種Egretta tricolor tricolorStatius Müller, 1776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