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線職工

三線職工

三線地區是指長城以南、廣東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地區,包括13個省、自治區的全部和部分地區。三線職工指的是自1964年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中國中西部地區的13個省、自治區進行的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

簡介

三線地區是指長城以南、廣東韶關以北、京廣鐵路以西、甘肅烏鞘嶺以東的地區,包括13個省、自治區的全部和部分地區。中國的三線建設,是黨中央、毛澤東主席制定的一項重要戰略決策。1964年5月國家計委李富春等向毛主席、黨中央匯報第三個五年計畫的編制情況時,毛主席就提出制訂計畫要考慮備戰,要搞攀枝花、酒泉後方基地的建設。明確提出:“第三個五年計畫,原計畫在二線打圈子,對基礎的三線注意不夠,現在要補上。”1964年8月,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按照毛主席的指示,討論研究三線建設問題,會上提出為了準備應付帝國主義可能發動侵略戰爭,首先集中力量建設三線。
在關於三線建設的戰略構想里,毛澤東將全國劃分為三類,前線、中間地帶和後方,分別稱為一線、二線和三線。三線的範圍是烏鞘嶺以東,京廣鐵路以西,雁門關以南,昭關以北地區,包括桂、粵、湘、鄂、豫、晉、青、甘、陝、滇、黔、川13個省和自治區。並為此成立西南、西北、中南三個三線建設委員會,隸屬國務院
這一地區位於我國腹地,離海岸線最近的在700公里以上,距西南國土邊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別有青藏高原、雲貴高原、太行山、大別山、賀蘭山、呂梁山作天然屏障,在準備打伏的特定形勢下,成為較理想的戰略後方。當時工廠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不利於備戰。因此,要搶時間把沿海有些工廠採取“一分為二”的方法,將其部分設備搬到三線去。而且搬遷要越快越好。會後,國家計委程子華等即去西南地區,具體部署西南大三線,特別是攀枝花鋼鐵基地和成昆、貴昆鐵路的建設。同時,薄一波主持國家經委和有關各部具體研究需要搬遷的企業。1964年底,又成立了以余秋里為首的小計委,具體研究以三線建設為特點的第三個五年計畫的編制工作。
三線企業的職工就是三線職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