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洲村

三洲村

三洲村為一地名,在我國浙江等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同名村莊,由於受自然條件影響,以及當地政策規劃不同,在發展建設方面,各個村莊存在差別。

基本信息

1、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三洲村

三洲村位於淳安縣西北部山區,距縣城47.5公里,是六都源的下游。全村轄原侯川口、湖邊、梓洲三個行政村,總面積3.079平方公里,分為1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91戶,總人口1467人,其中黨員48名。近年來,該村還先後被評為市級文明村、縣級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

鳥瞰圖鳥瞰圖

通過今年的換屆後,村兩委成員共有7名,其中支委里有女性1名,民兵、治安調解、共青團、婦代、計生、老齡等配套組織一一配足配強。換屆以來,兩委班子成員團結共處,和諧幹事,戰鬥力強。在實施村級的各項重大決定和重大工程上都嚴格按照村級組織工作規則來開展[1]。

2、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下滸鎮三洲村

三洲村系寧德市霞浦縣下滸鎮,位於霞浦縣南部,在官井洋、東吾洋東側的海面上,北嶂雙獅戲球,山脈起伏連著仙腳印,這裡的蒼松、什木一派蔥綠濃蔭的風景林,長寬300多畝。東面龍崗,旗山直下龍潭,深溪碧水曲澆流經村口,長2公里,接入海潮是石龜石蛇相會之處(古曰:蛇接東溪水,龜迎西海潮),南面後屏嶺上鰲頭山墩留有清代乾隆年間建築的飛爐廟,又名鰲頭宮,於公元2005年秋季民眾捐款集資重建新廟,廟貌巍峨壯嚴,神象氣宇雅觀,廟門對視著石岩上野生自然盆景千年花榕樹,鰲頭山連線佛塔崗,象頭鼻,旋環三七塘堤繞抱蝦山……西海有土石積的三個小洲,所以得名三洲,海上養殖生產海帶500畝,龍鬚菜300畝,鮑魚,海參,海蠣300畝,蟶200畝,捕魚網等。村落面積平方公里,現全村672戶,人口2781多人。

村內留有清代古民居,都是泥木結構,真工細作,玲瓏花草,人物鳥獸,畫梁雕木,華表錦頭,題寫著名人詩書,雄偉壯觀,格外引人注目,還有清代古老王氏宗祠,此外,在村東、村南、村北的山坎上在清末時期為防禦盜匪的炮台三間尚存遺址,現重建新貌的宮廟,佛塔、城門、橋樑、學校等。

三洲始祖世泰公,於宋元豐三年由霞浦赤岸分遷三洲為肇基始祖,至明末屢遭倭亂,清初兵災之餘,又值奉遷霞浦松城西門外,至清代康熙二十一年復返這三洲恢復山海,康熙庚午年福寧州官海警發來山海執照交以王氏子孫永遠管產權。[2]

3、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蘆洲鎮三洲村

基本概況

本村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業,促進經濟發展,“三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增加了民眾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受到該村民眾的一致好評。[3]

領導班子

書記主任:聞友遠副書記:邱春財副主任:邱立忠治保主任:聞惠璋婦女主任:邱愛群文書:聞錦平[4]

4、浙江省諸暨市嶺北鎮三洲村

基本概況

三洲村坐落於物華天寶的諸暨嶺北鎮。它依山傍水,環境優美,物產豐富。

三洲村區域面積6.72平方公里,人口1460人,由原三洲村和北腰坑村合併而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的春風給這塊土地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三洲村人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開創了改革和建設的新局面。特別是近幾年來,三洲村的經濟建設日新月異,各項事業蓬勃發展。農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主導產業初具規模,按照"主攻紡織業,調優農業,激活三產"的發展思路,一個大開放、大發展的嶺北三洲村正在崛起。

三洲村簡介

【摘自《三洲史話》】

三洲村位於嶺北鎮中部。隸屬諸暨市南部丘陵地帶。東接東陽市羅山廣東塢、裘家嶺,南鄰本鎮西南嶺北周;西連塘嶺璜山及義烏雪頂村;北屏下田畈、北腰坑及璜山鎮的半丘黃家店。村東南及西北地形較高,東及東北地勢較低。東有上尖岩十五炮山脈的虬坑水;南有惡坑和靈岩山山脈的嶺北江;西北有三塔岩楊家坑山脈的白坑水。三水從三個不同的方向聚江於三洲村地域。由於千萬年雨水沖刷各方江水帶來的大量泥沙沉積在此,形成南北狹長,東西較寬的山中盆地。其形酷似一葉小舟。三洲吳姓先祖始稱此地為“山舟”,後改稱為“三洲”。境內青山逶迤重疊、綠水淌流。嶺北江自南向北傍村而下;白坑水西北向東穿村而過;諸東公路聯通村內各徑道。青山、小橋、流水、樓舍如織如畫,風景獨好。有打油詩曰“杭州錢塘江,不及三洲前山江”。

三洲村歷史悠久。隋唐五代時期之前就有楊姓、陳姓居住在村白坑一帶、至宋淳佑年間三洲吳姓先祖從暨陽吳家橋遷居此地。生息繁衍,開創並鼎盛全村。三洲是多姓氏村,吳、周、駱、陳、方並存。以吳姓為主族,各氏族和睦相處。

三洲人淳樸,剛直又勤勞,經濟頭腦靈活,創業精神極佳。千年前,楊姓、陳姓就在白坑一帶植桑養蠶,楊家坑曾有十八部巢車之譽。明清時期在保留種桑養蠶同時,致力開發茶葉、油桐、火腿加工等,遠銷紹興和杭州。三洲村又是革命老區,一九三七年就有吳其水燈七位同志加入了共產黨,後有二十多人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金肖支隊,抗美援朝運動中有十七人光榮的參加志願軍,赴朝作戰。三洲村現有農戶400戶,人口1300多(占全鎮人口的十分之一)。旱地面積800多畝(現已基本退耕還林);水田210畝(部分水田已做建設用地);山林面積8000畝,盛產松木,杉木和毛竹。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小麥和薯類;油料作物有油菜、大豆和花生;經濟作物有茶葉、水果與棉花。三洲村人多地少,改革開放前主要的經濟來源為出售林木和茶葉。特別是毛竹、茶葉,量多質優,譽揚周邊縣市。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三洲人民思想觀念有了較大轉變,認識到舊的傳統的農業模式已不適應現今市場經濟的發展,逐步樹立了“無工不富”的新觀念。從九十年代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全村家庭作坊式紡織工業蓬勃崛起,發展迅猛。現全村有紡織機600多台(其中無梭織機30多台),牽經車及配套機械齊全。產品有滌紡綢、棉布等,日產坯布五萬餘米,銷往紹興柯橋、義烏、廣州等市場。由於輕紡業的發展,解決了全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而且帶來了全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至二〇〇〇年,人均純收入伍仟元,全村步入小康。物阜民安,三洲村一片欣欣向榮景象。

三洲村行政沿革

【摘自《三洲史話》,最後一條新增】

一、唐宋元明清時期

l、唐代實行鄉、里、坊、村制,百戶為里,五里為鄉。垂拱二年,峴(xiàn小而險峻的山)北鄉為太平鄉。

2、宋初承唐制,鹹豐四年(公元一零一一年)太平鄉併入甘泉鄉(新堂里、亭塘、錦坊、嶺北)。

3、熙寧四年(公元一零七一年),推行保甲制,十家為保,五十家為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峴北為六十七都保。

4、元承宋制。

5、明承宋制,都保改稱為都。峴北為六十七都(自浪坑口至界頭。隸屬甘泉鄉。三洲為甘泉鄉太平里善保村。

6、清承明制,宣統二年(公元一九一零年),始行城鎮鄉自治。人口五萬為鎮,不滿五萬為鄉。嶺北仍為六十七都。

二、中華民國時期

1、民國十七年(公元一九二八年),實行鄰閭制,十戶為鄰、五戶為閭:每村設村里委員會,隸屬甘泉鄉(六十七都),是年三洲、下田畈兩村合一,名為“學三村”。民國十八年改為三洲村里委員會。

2、民國二一年(公元一九三二年),推行鄉鎮自治,村里委員會改稱為村公所,三洲村里委員會改稱為三洲村公所。隸屬甘泉鄉(六十七都)。

3、民國二四年(公元一九三五年),鄉鎮以下廢鄰閭制、立保甲,鄉、鎮、公所合併,原都成為都鄉。六十七都鄉設二十一保,三洲為十三、十四兩保。

4、民國三零年(公元一九四一年),都鄉改成為鄉,六十七都鄉成為六十七鄉,設十一保,三洲為第八保。

5、民國三三年(公元一九四四年),六十七鄉改稱為峴北鄉(浪坑口至界頭)。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1、一九四九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廢除保甲制,設區、鄉、村農會,峴北鄉改稱為嶺北鄉人民政府。隸屬上盧區(錦溪、長松、金雞、吳良、大懷和嶺北)。2、一九五零年,嶺北鄉又劃分為梅戶鄉、嶺北鄉、水帶鄉。三洲村為嶺北鄉第五村。

3、一九五五年,原梅戶鄉的浪坑、金家莊、楊樹蓬、伯葉劃歸甘溪鄉。

4、一九五六年,梅戶鄉、嶺北鄉、水帶鄉合併為嶺北鄉。嶺北鄉人民政府改稱為嶺北鄉人民委員會。

5、一九五八年,撒鄉並大公社。嶺北稱為嶺北管理區,隸屬上盧星火人民公社。(嶺北、吳良、六石、上盧、湖倉、新合、羅店管理區組成上盧星火人民公社。)

行政村稱生產連隊,三洲連隊由三洲、下田畈、古塘、北腰坑和楓殿五個自然村組成,下設排、班。

6、一九六一年,上盧星火人民公社改稱為上盧區;嶺北管理區改稱為嶺北人民公社。三洲村為三洲大隊,下設操作組(相當於生產隊)。

7、一九六七年,嶺北人民公社劃歸諸暨縣管籍。

8、一九六八年,公社、村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三洲生產大隊為三洲村革命委員會,下設生產隊,至一九七九年。

9、一九八一年,革命委員會改稱為管理委員會,三洲村革命委員會稱三洲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下設生產隊。

10、一九八三年,人民公社體制結束。重建鄉(鎮)人民政府。大隊管理委員會改為村民委員會,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

11、一九八四年,嶺北鄉分為嶺北鄉、水帶鄉兩個鄉。三洲村隸屬水帶鄉。

12、一九九二年,嶺北鄉、水帶鄉合併為嶺北鄉。一九九三年撤鄉為鎮,成立嶺北鎮人民政府。三洲村稱為諸暨市嶺北鎮三洲村民委員會,下設八個村民小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