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歌會

三月三歌會

農曆“三月三”是中國許多民族傳統的慶賀節日之一。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分布廣泛如雲南白族的三月街、廣西壯族的三月歌墟、海南黎族的三月節等,都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各自的文體習俗和民族風采,成為人類文化中的重要遺產。

基本信息

概述

"三月三"歌會

農曆“三月三”是中國許多民族傳統的慶賀節日之一。如雲南白族的三月街、廣西壯族的三月歌墟、海南黎族的三月節等,都從不同角度展現了各自的文體習俗和民族風采。

畲族“三月三”歌節

畲族三月三對歌畲族三月三對歌
畲族“三月三”歌節,有著它不同的歷史內容。民間流傳,初唐時期,聚居在閩、粵、贛三省交界一帶的畲民,因不堪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壓迫,而暴發了以雷萬興為首的大規模畲民起義。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669年),唐王朝以“靖邊方”為名,命陳政為主帥,率官軍赴泉、潮間進行血腥鎮壓。一次,起義軍被圍困於山頭陣地而斷糧,敵人以為剿滅在即。此時適值深秋,起義軍將士在山上採得野生的烏飯果充飢,精神大振,雷萬興即率軍奪圍,連戰連捷,反而把官軍打得落花流水。至昱年三月大獲全勝。軍民即於三月初三集會慶祝勝利,大家載歌載舞,群情激昂。自此,在通常情況下每年縫“三月三”畲民都要吃烏飯,並集會對歌,盡興而散,以紀念這一勝利的日子和起義軍首領雷萬興。以後各朝,畲民屢次起義都被鎮壓,封建壓迫尤甚,畲民被迫大批向閩東、浙南乃至浙中、皖南遷徙,漂泊不定,直至清代中時才完全定居下來。是故集會乃不以為常。由此,畲族“三月三”歌節也與“食烏飯”之俗並行。
畲民遷散後,入鄉隨俗,介入了許多漢族的社會活動,如“正月十五”睇燈(鬧元宵)、“二月二”鄉遠遊(走親戚)、“五月十六”睇太保(趕廟會)等,以示對以往節日盛會的回憶。建國後,尤其是結束文革十年動亂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得到進一步貫徹,許多畲民較集中的市縣恢復了“三月三”畲鄉對歌會這一的傳統活動,畲族民族優良傳統和民間文化得到進一步的弘揚和繼承。由於各市縣自辦歌會交流面不廣,又受財力所限,時斷時續,未能形成一定規模的節日文化景觀。1991年,松陽縣第二次畲鄉歌會後,麗水市有關部門的民族幹部首先倡議,建議麗、松、武三市縣毗鄰的老竹、柳城、麗新近 、板橋等四畲族鎮、鄉在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這一天輪流聯辦畲鄉歌會。這一建議得到大家一致同意。使畲族“三月三”這一傳統節日注入新的生命力。

壯族三月三歌墟

壯族三月三歌墟壯族三月三歌墟

農曆三月三廣西壯鄉,到處都是歌的海洋。人們如過節一般精心打扮,男女青年心懷喜悅向歌墟涌去,河邊、山谷、林室都是天然的舞台。春天的大地,萬木復甦,嫩草茸茸,初綻的野花,或白、或紫、或紅,爭芳鬥豔。這美麗的春色喚起人們的美好情感,歡樂的歌聲在空中迴響。
歌墟,是壯族人民在特定的時間、地點舉行的節目性聚會,它是以對歌為主體的民俗活動。三月三歌墟是在農曆三月三舉行的節日歌會。為了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滿足廣大壯族民眾的熱切願望, 1983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定:每年農曆三月三為壯族歌節,並在南寧、柳州、桂林等地舉行歌節盛會。
三月三歌墟的民俗活動甚為隆重。節前家家戶戶準備五色糯飯和彩蛋。人們摘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留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他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彩蛋則是歌墟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際傳達情感的物品。 對歌前,劉三姐的神像由眾人抬著遊行一周,人們祈求她賜予歌才,保佑三月三歌墟人人對歌如意。人們敬完了歌仙劉三姐,爭相亮開歌喉,相互對唱,歌聲此起彼落。歌詞內容包括天文、地理、民族歷史、現實生活、生產知識等等。男女老少在這歌墟中度過一個個不眠之夜,歌墟也成為傳授知識的好場所。歌墟的文娛活動也很活躍、豐富,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舞彩鳳、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於節日的氣氛中。
三月三歌墟是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逢歌墟,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墟點。小伙子在歌師的指點下與中意的姑娘對歌。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對象,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男青年再唱詢問歌,彼此有了情誼,唱愛慕歌、交情歌。歌詞皆即興發揮,脫口而出,貼情貼景。歌聲是條紅線,牽引著兩顆愛心,若姑娘覺得眼前的小伙子人才、歌才都滿意,便趁旁人不注意,悄悄將懷中的繡球贈與意中人,“他”則報之以手帕、毛巾之類的物品,然後歌聲更加甜蜜,遂訂秦晉之好。
有些地方的三月三歌墟,搭起五彩繽紛的繡棚,男女青年各在一邊,繡球在空中飛舞,柔軟的絲穗隨風飄拂,帶著姑娘的心意飛翔。
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製的,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段預告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歌墟中的拋繡球活動早在南宋文人朱輔的《溪蠻叢笑》中就有描述:“土俗節數日,野外男女分兩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來拋接,名為飛抵。”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也說:“土已日(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匕先。男女目成,則女受,‘已而男婚已定。”飛浪則為今天的繡球。歌墟的繡球連起了男女愛情,成為壯族青年男女交際的一種習俗。
三月三歌墟中還有一種男女青年的交際習俗: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雞蛋染成彩色用以傳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墟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願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意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後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壯族歌墟,是壯族傳統文化的結晶,它是在長期歷史過程中形成的。關於它的來歷,有許多動人的傳說。其中以“賽歌擇婿”的故事流傳最廣。傳說在很久以前,一位壯族歌師的女兒,品貌端莊、美麗,歌聲婉轉清脆。歌師一心想為女兒選一個歌才、人品都出眾的青年做女婿。訊息傳開,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來賽歌,負者自然離去,歌才最好的一個小伙子留下來與歌師的女兒成了親,他們的結合被傳為佳話。從此,男女青年借歌傳情擇偶,就形成了歌墟。

黎族三月節

·海南黎族三月三·海南黎族三月三

簡述

黎族三月三節(農曆三月初三)是海南省黎族人民最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也是黎族青年的美好日子,又稱愛情節、談愛日,黎語稱"孚念孚",每年農曆三月初三舉行,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勞勇敢的祖先、表達對愛情幸福嚮往之情的傳統節日。

由來

"三月三"歷史悠久,宋代史籍中就有與"三月三"相關的記載。范成大《桂海虞衡志》云:"春則鞦韆會,鄰峒男女裝束來游,攜手並肩,互歌互答,名曰作劇。"自古以來,每年農曆三月初三,黎族人民都會身著節日盛裝,挑著山蘭米酒,帶上竹筒香飯,從四面八方匯集一起,或祭拜始祖,或三五成群相會、對歌、跳舞、吹奏樂器來歡慶佳節,青年男女更是借節狂歡,直到天將破曉。三月三節的來歷有多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 上古洪水時期,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災,人畜死亡,只剩下一對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兄妹二人長大成人以後,決定分頭尋找伴侶,相約每年三月三再回到燕窩嶺下相會。結果幾年過去兩人無功而返。妹妹見找不到別人,就忍痛用竹籤將自己的臉刺上花紋,又用植物染上了顏色,不讓哥哥認出自己,以結夫妻,從而使種族得以延續。於是,在一年的三月三日,他們就在燕窩嶺下結為夫妻,他們在燕窩嶺上紡紗織布,生兒育女,開荒種田,挖塘養魚,為黎族人民繁衍了後代。這也是黎族"三月三"節和紋面來歷的傳說。以後每年三月三,南音和天妃娘子跟子孫們便回到這裡迎接春天。許多年過去後,天妃和南音沉睡在山洞裡,化成一對石頭。黎族後代為了紀念這兩兄妹傳宗接代的勞績,把石洞取名為娘母洞。
每年三月三日,黎族男女老少都要帶著糯米、糕餅、粽子和山蘭米酒,從四面八方趕來娘母洞前紀念祖先,以對歌和舞蹈祈求本民族繁衍幸福。後來,每逢三月三,黎族勞動人民都以各種方式來紀念這個吉祥盛日。三月三也就自然成了黎家的盛大節日。
第二種說法 相傳在很久以前,石洞有一隻作惡多端的烏鴉精,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樂業。一天烏鴉精抓到了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這年三月三,俄娘的心上人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被烏鴉精害死。俄娘聞訊悲痛萬分,終於趁烏鴉精熟睡之機殺死了它,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族百姓除了大害。俄娘終生未嫁,每年農曆三月三這一天她都會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的情歌。後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她,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昌江)。每年三月三這一天,附近的未婚黎族青年男女都會在俄賢嶺集會,唱著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項活動逐年擴大並傳播至海南各個黎胞居住區,在海南黎胞中形成盛大的傳統節日。
還有一種說法 據說三月三是為了紀念黎族的遠古祖先"黎母"誕生、慶祝黎族人民幸福吉祥、繁衍昌盛而舉行的節日。

特色內容

每年農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匯集一起,參加"三月三"盛會,載歌載舞、談情說愛。在節日期間,人們要舉行歌舞盛會。
節日這天,黎族村寨的男女老少帶著粽子和糕點,從四面八方來到五指山一帶。白天,小伙子們打魚,姑娘們煮飯烤魚,然後將祭品放到有天妃和南音化石的岩洞口,祭拜祖先。同時,青年男子背槍荷箭到深山密林去找獵物,把獵物獻給心愛的姑娘。
當夜晚來臨,山坡上、河岸邊,青年男女燃起熊熊篝火,姑娘們身著艷麗的七彩衣裙,手戴各式鐲頭,小伙子腰扎紅巾、手執花傘,開始歡慶活動,在節奏明快的樂曲聲中,跳起了古老獨特的竹竿舞、銀鈴雙刀舞、檳榔舞、打柴舞、打獵舞等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舞蹈。
歌聲此起彼伏,通宵達旦,男女青年各坐一邊,互相傾訴愛慕之情,如果雙方感情融洽,就相互贈送信物。姑娘們將親手編織的七彩腰帶系在小伙子腰間,小伙子則把耳鈴穿在姑娘的耳朵上,或把鹿骨做的髮釵插在阿妹的髮髻上,相約來年的三月三再相會。
在這一天,黎族人民對歌、摔跤、拔河、射擊、盪鞦韆,盡情地歡慶著,用歌聲用舞蹈表達對生活的讚美,對勞動的熱愛,對愛情的執著追求,整個節日,氣氛歡快熱烈,令人陶醉。
黎族三月三有著非常廣泛的民眾基礎。隨著時代的變遷,慶祝內容也日益多樣,但對歌、民間體育競技、民族歌舞、婚俗表演仍是最基本的內容。

傳承價值

三月三節是黎族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文化資源,是黎族文化最具體最典型的表現,也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愛情和幸福的傳統佳節。其民俗主要特色與價值是黎族生產、生活、娛樂等整體民俗風貌的集中體現,是世人了解黎族文化和歷史的視窗。
1984年,根據黎族人民的意願和要求,廣東省人大和廣東省人民政府決定三月三確定為黎族的傳統節日。
現在每年三月三節,海南黎族各聚居區都要舉行規模盛大、內容豐富的慶祝活動,有賽歌會、簧火晚會、彩車比賽、花燈展覽、民族傳統體育比賽、男女青年對歌、民族歌舞表演及經貿活動等。如今黎族三月三節成了豐富旅遊產品、傳播民族文化、促進民族經濟發展的盛會,每年都吸引數萬國內外遊客。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