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人民廣播電台

1986年開始重整廣播網路,遏制了有線廣播滑坡現象。 1985年開始,各縣(市)廣播站攜手聯辦《三明市廣播新聞聯播節目》,溝通信息,交流了情況。 1998年,廣播覆蓋率達88.6%,廣播電台數10座,節目套數10套。

簡介

1951年,三元縣廣播站成立。1953年各縣相繼成立縣人民廣播站,面向城區廣播,隨後逐步架設廣播專線向鄉、村擴展。1956年,三元縣、明溪縣合併為三明縣,縣廣播站配有250瓦擴大機一台,鄉、鎮也陸續建立廣播放大站,全縣有線廣播網路初具規模。1960年開始進入困難時期,廣播終止。1963年4月,當時為專署所在地的三明市(縣級市)有線廣播復興。1965年12月,省屬4座中波廣播轉播台相繼於三明、永安、尤溪、寧化建成,開始轉播中央廣播電台一、二套節目及省廣播電台節目。1979年,上述4座省屬轉播台移交給三明地區4個縣(市),並分別更名為701台、702台、703台、704台。
1972年至1975年為有線廣播鼎盛期,市區裝有喇叭1.2萬餘只,水泥桿專線530公里,工礦企業90%通廣播,城區、岩前、中村、莘口、陳大各公社和荊西鎮均有廣播轉播站,市郊半數以上大隊通廣播。1978年以後,隨著農村生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鄉、鎮有線廣播維護經費尚無著落,有線廣播每況愈下。
1983年成立三明市(省轄)廣播電視局。1986年開始重整廣播網路,遏制了有線廣播滑坡現象。1988年,無線廣播設施也隨之發展,市區、建寧、寧化、泰寧、將樂、清流相繼採用小調頻與專線相結合傳輸廣播信號,把廣播事業推向新階段。在此期間,各縣(市)廣播站建立通聯網路,加強自辦廣播節目,一批優秀廣播節目相繼獲省級以上獎,沙縣廣播站通訊《他就是一顆良種》獲第四屆全國優秀廣播節目三等獎。1985年開始,各縣(市)廣播站攜手聯辦《三明市廣播新聞聯播節目》,溝通信息,交流了情況。
至1992年,全市廣播電視系統內共有調頻台11座,發射機20部,功率1.29千瓦,其中立體聲8部,功率0.65千瓦,轉播市級節目1部,功率0.1千瓦。當年全市廣播覆蓋率69%。1993年三明人民廣播電台結束了沿襲40年之久的早、中、晚“三段式”播音歷史,實現了全天連續不間斷播音18小時以上。1998年,廣播覆蓋率達88.6%,廣播電台數10座,節目套數10套。2000年,三明人民廣播電台與新華社福建分社供稿中心實現電腦聯網,可接收新華社實時提供的新聞稿件,提高廣播新聞的時效性。2003年底,全市廣播人口覆蓋率達93.6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