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古城

三姓古城

三姓古城,全名“三姓五國城”,是滿清的發祥地,位於黑龍江省佳木斯市西部地區依蘭縣,屬哈爾濱市。目前,該地區以漢族為主,有滿、朝鮮、回、蒙古、鄂倫春 、錫伯 、維吾爾 、鄂溫克等11個少數民族。

發展歷史

“三姓”由滿語“依蘭哈喇”所譯。依蘭譯為“三”,哈喇譯為“姓”, 以後金天命元年(1616——1621)遷入赫哲族三大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性)、盧業勒(盧姓)——而得名。康熙三年(1664)年,於今依蘭鎮五國城村祥龍屯初設三姓城,康熙三十一年編為鑲黃旗、正黃旗、正白旗上三旗 。

後幾經歷史沿革、文化積澱、反覆修建,直至清朝三姓副都統衙門設立,使三姓古城逐漸成為“東北亞絲綢之路”的東北邊韁的政治、軍事、經貿、文化中心,被譽為清時著名的“邊外七鎮”之一,是時占地面積4平方公里,人煙稠密,商賈雲集,廟宇恢宏,聲名遠播。就廟宇而言,除“關岳廟、慈雲寺、清真寺、文廟、關帝廟、地藏寺、城皇廟、財神廟、神樹寺、平安寺、火神廟”等較大廟宇外,尚有附屬廟宇、祠、閣、庵、寺等四十餘處。如今幾經滄桑變化,保存完好的僅十之一二,余者殘垣斷瓦依稀可見。三姓古城的各式建築風格質樸,獨具地方特色,加之古城選址“三江飄素帶、兩山列錦屏”的自然風光,以及“聲聞塞北三千里,名貫江南十六州”的美譽,還有北宋亡國之君徽欽二帝“坐井觀天”囚禁之地,清六世祖猛哥鐵木爾出生髮祥之地的兩段歷史遺事,更使三姓古城充滿了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紫氣環繞、神冥永估的神秘色彩。

主要景點

除古代景觀,今之依蘭鎮襄括無遺外,更於小興安嶺、張廣才嶺、完達山脈三山相逢對峙,牡丹江、倭肯河、巴蘭河入松花江四水交匯合流之處,興建了“彩虹連三橋、環城公園、望江亭、東山怪坡、珠山大佛、依蘭博物館”等人文景觀。再加之中國北方第一漂“巴蘭河漂流”丹清河八景、四塊石風景區、小興安嶺風情谷等許多景區觀瞻均由此城出發,連綿往返趣味無窮,更使得三姓古城風采婀娜多姿、蜚聲中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