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瓷器

三國兩晉南北朝瓷器

三國、兩晉、南北朝從公元200年至581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動盪時期。期間又夾著一段五胡十六國,致使戰亂頻頻。總體上來說,此時的瓷業發展處於一個相對停頓的狀態,卻是我國瓷器成熟後的第一個重要發展階段。這期間,制瓷工匠們對胎釉原料的選用、成型、施釉方法,窯爐結構和裝燒技術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和革新,使瓷器的生產由初級階段發展到了高級階段。此時,每出現一種新事物,都會把瓷器的生產推向一個新的高峰,並對以後的陶瓷生產產生重大的影響。

正文

中國三國至南北朝時代(3世紀初~6世紀末)燒制的瓷器。當時瓷器生產曾擴大到浙江、江蘇、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河北、山東、河南等廣大地區。現已發現了多處窯址,如浙江杭嘉平原的德清窯,戴家山、陳山、丁山和焦山的晉窯,江蘇宜興縣鼎蜀鎮均山和南山一帶的均山窯,以及晉代龍丫窯、六十頭窯、馬臀窯、碗窯、墩窯和大松園一號、二號窯。福建閩侯的洪塘懷安村也發現了南朝窯址。當時青瓷生產已形成一個巨大的瓷窯體系,以浙江、江蘇生產的青瓷數量為最多,工藝水平也最高。同時,各地瓷業不僅發展快,而且流通也相當廣泛,如南京趙士崗吳墓出土的一件青瓷虎子,上刻“赤烏十四年上虞師袁宜作”銘款。金壇縣1970年出土的一件青瓷扁壺,一面刻:“紫(此)魚浦七也”,另一面刻:“紫(此)是會稽上虞范休可作押者也”。說明三國時期浙江上虞已經有燒青瓷的專業工匠隊伍,產品從浙江上虞已銷售到江蘇的南京、鎮江等地。
在當時的成型工藝上,如碗、盤、盞、缽、壺、罐等均用陶車拉坯成型。由於陶車上配置了堅硬光滑的軸頂碗,軸承上的輪盤轉速快,成型效率提高,造型規整,胎壁厚薄均勻一致。扁壺、方壺、雞頭壺、羊頭壺、虎頭壺、槅、俑等器物是將胎泥拍打成片後或用模製,或拼對貼上,或輪制主體。各類獸頭、鋪首和柄等零件是用模製、捏塑成型之後粘接成型的。獅形蠟台或辟邪水注一類作品則是模壓成左右兩半,然後粘合成器。三國、西晉流行的穀倉罐結構複雜,口部和腹部系分段拉坯,然後粘接而成。底和屋檐則用拍片、捏塑拼對,各式人物、禽獸和細部用模印、捏塑、刻劃和鏤雕等方法製作。瓷釉都是石灰釉,系用石灰石和瓷土配製而成。以浙江越州地區為例,瓷釉 CaO 的含量在 16.09~19.69%左右,金華地區青瓷釉CaO為18.14%,宜興均山為 17.92%。這種石灰釉光澤好,透明度高。胎色對釉色影響很大,如果氧化鈣含量過大,則會失透而缺乏光澤。施釉方法一般為浸釉法,釉層厚而均勻。胎釉配製注意了膨脹係數的一致,燒成溫度控制恰當,很少有剝釉現象。湖南、四川、江西等地都用本地瓷土,這些瓷土含鋁量較高,含鐵量較低,胎體要求溫度較高,而釉料則相反,要求燒成的溫度較低,所以一些作品釉已成熟,而胎並未燒結,形成釉的玻璃質很強,光澤很亮,但胎釉結合不好,出現龜裂或剝釉現象。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南方以龍窯燒瓷,其結構比漢代龍窯合理、完善。長度約為 13.32 米左右,寬2.1~2.4 米左右。它把東漢龍窯前段斜度大、後段平緩、窯室中間有橫向凸起棱脊的結構加以改進,作出獨自的燃燒室、窯床和煙道3個有機組成部分。火膛為半圓形,比窯床低,火膛與窯床之間有垂直的粘土牆。窯床似斜長的甬道,前段略寬,後段逐漸變窄,斜度為 13~23 度。這些設計加大了抽力,有利於火焰的流通和增溫,使瓷器燒結良好。
常見的器形有碗、盤、缽、盆、耳杯、盤口壺、雞頭壺、羊頭壺、獅頭頭壺、虎頭壺、扁壺、方壺、槅、辟邪水注、蛙形水盂、硯台、香薰、穀倉罐、虎子等。造型設計考慮到實用,如盤口壺,三國時期的盤口和底都很小,上腹特別鼓出,重心在上,不平穩,傾倒食物也不方便。西晉以後則頸部加長,上腹鼓出比較緩慢,下腹適當加長,平底也比較寬,重心向下,使用省力。唾盂和罐類也均有這個趨勢。碗類凡三國西晉時的多寬腹平底,腹體很淺,東晉南朝的則腹體加高,弧度變緩,底安圓餅狀足。槅,三國西晉多作方形方格,東晉南朝的變成圓形。蛙形水盂,東晉以後減少以至消失。雞頭壺由缽形變成加曲柄而瘦長的盤口壺形。穀倉罐,西晉以後中罐作成大口,四小罐被樓台、亭闕和各種堆塑形象所掩沒,只占很次要的地位。蓋和罐體結合塑出層層樓台亭闕、守衛、佛像、樂隊、雜耍人物、飛禽走獸、水生動物,象徵豪強地主的權勢和財富。
北方燒瓷較晚,已發現的窯址都是北朝時期的,如山東淄博、棗莊,河北臨城和內丘均有窯址發現。以青瓷為主,黑瓷次之,並發明了白瓷。主要器形有碗、盤、杯、罐、壺、瓶、盒、蓮花尊等,多為生活用具,供器很少。北朝瓷器胎體厚重堅硬,釉層凝厚。在裝飾和造型上反映佛教思想的內容比較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