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參蜂口服液

三七參蜂口服液

三七參蜂口服液,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滋補肝腎。用於病後及老年體虛屬氣血不足、肝腎虧損證,症見頭昏耳鳴,頭痛失眠,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基本信息

基本說明

【功能與主治】
三七參蜂口服液,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滋補肝腎。用於病後及老年體虛屬氣血不足、肝腎虧損證,症見頭昏耳鳴,頭痛失眠,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補中益氣,養血生津,滋補肝腎。用於病後及老年體虛屬氣血不足、肝腎虧損證,症見頭昏耳鳴,頭痛失眠,食欲不振,神疲乏力。
【劑量/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服時搖勻。
【注意事項】
1.忌辛辣、生冷、油膩食物。2.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3.本品宜飯前服用。4.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5.服藥2周症狀無緩解,應去醫院就診。6.兒童、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7.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8.藥品性狀發生改變時禁止服用。9.兒童必須在成人監護下使用。10.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1.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製劑/規格】
每支裝10毫升
【類別】
內科虛證類非處方藥
【生產企業】
相關生產廠家序號 藥品名稱 批准文號 生產廠家 批准日期

三七三七

【批准文號】

WS-5834(B-0834)-2002

【貯藏】

密封
【關聯疾病】

肝腎綜合徵B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炎肝腎綜合徵無先兆的偏頭痛烹調綜合徵小兒偏頭痛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失眠症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神經性厭食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介紹三七

《中國藥典》三七
【拼音名】SānQī
【來源】本品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的乾燥根。秋季花開前採挖,洗淨,分開主根、支根及莖基,乾燥。支根習稱“筋條”,莖基習稱“剪口”。

【性狀】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及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面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筋條呈圓柱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及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白色,邊緣灰色。

【鑑別】(1)本品粉末灰黃色。澱粉粒甚多,單粒圓形、半圓形或圓多角形,直徑4~30μm;復粒由2~10餘分粒組成。樹脂道碎片含黃色分泌物。梯紋、網紋及螺紋導管直徑15~55μm。草酸鈣簇晶少見,直徑50~80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15ml,溫浸30分鐘(或冷浸振搖1小時),濾過。取濾液1ml,蒸乾,加醋酐1ml與硫酸1~2滴,顯黃色,漸變為紅色、紫色、青色、污綠色;另取濾液數滴,點於濾紙上,乾後,置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顯淡藍色螢光,滴加硼酸飽和的丙酮溶液與10%枸櫞酸溶液各1滴,乾後,置紫外光燈下觀察,有強烈的黃綠色螢光。
(3)取本品粉末0.5g,加水約5滴,攪勻,再加以水飽和的正丁醇5ml,密塞,振搖約10分鐘,放置2小時,離心,取上清液,加3倍量以正丁醇飽和的水,搖勻,放置使分層(必要時離心),取正丁醇層,置蒸發皿中,蒸乾,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苷Rb<[1]>、人參皂苷Re、人參皂苷Rg<[1]>及三七皂苷R<[1]>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涼乾,噴以硫酸溶液(1→10),於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顯相同的螢光斑點。
【炮製】三七粉:取三七,洗淨,乾燥,碾細粉。
【性味】甘、微苦,溫。
【歸經】歸肝、胃經。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於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腫痛。
【用法用量】3~9g;研粉吞服,一次1~3g。外用適量。
【注意】孕婦慎用。
【貯藏】置陰涼乾燥處,防蛀。

三七三七

【摘錄】《中國藥典》
《全國中草藥彙編》三七
【拼音名】SānQī
【別名】田七、滇七、參三七、漢三七
【來源】為五加科人參屬植物三七PanaxpseudoginsengWall.var.notoginseng(Burk.)HooetTseng[P.sanchiHoo]的塊根,其花亦入藥。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狀莖(蘆頭)短,具有老莖殘留痕跡;主根粗壯肉質,倒圓錐形或短圓柱形,長約2~5厘米,直徑約1~3厘米,有分枝和多數支根,表面棕黃色或暗褐色,具疣狀凸起及橫向皮孔。莖直立,單生,不分枝,近於圓柱形,有縱條文。掌狀複葉3~6片輪生莖頂,具長柄;小葉通常5~7片,膜質,基部一對較小,橢圓倒卵形或長圓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5厘米,先端長漸尖或漸尖,基部近圓形而偏斜或寬楔形,下延,邊緣具細密鋸齒,兩面脈上有剛毛。夏季開淡黃綠色花,傘形花序單生於莖頂葉叢中,總花梗長達30厘米;花5數,花瓣長圓狀卵形,先端尖;子房下位,2室,花柱2,基部合生,花盤平坦或微凹。果扁球形,熟時紅色。種子扁球形,1~3粒。
【生境分布】生於山坡叢林下。分布於廣西西南部、雲南東南部,一般為栽培;江西、湖北及其它省近年也有栽培。
【栽培】喜冬暖、夏涼的環境,不耐嚴寒,忌強光。宜選陰涼通風,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植質壤土栽培。種子繁殖,播種前2~3個月整地、作畦。為了消滅害蟲、病害,可在翻地時撒1~2次石灰(60斤/畝)或六六六粉(5~10斤/畝),但必須在種植前20~30天進行。當果實成熟後,可隨采隨播,產區也多用冬播。播時於畦面開溝,溝寬1~2寸,深2~5分,粒距1.5~2寸,覆細土2~3分,再蓋稻草防畦面板結,保持土壤濕潤,約3~4個月出苗。幼苗生長1年,於12~1月,休眠芽萌動前,按苗大小,挖出栽種,開溝,以5×5或5×6和6×6寸行株距栽種,栽深0.5~1寸。栽時,芽頭向下傾斜成約20度角,然後覆土蓋草。播種1月後,搭蔭棚,四周圍以籬笆;透光度按季節調整,光度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春季透光度60%左右,夏季40~50%,冬季逐漸調大透光到50%~80%。生長期間應注意防病、防蟲,施肥、摘蕾。
【化學成份】塊根含三七皂甙A(arasaponinA,C30H52O10)、三七皂甙B(arasaponinB,C23H38O10),二者水解後分別生成皂甙元A,皂甙元B及一分子葡萄糖。又近舉報導,含有五種三萜皂甙,其甙元為人參二醇及人參三醇等。三七塊根除含有皂甙外,尚含有生物鹼和黃酮甙。三七葉含皂甙,水解後其皂甙元以人參二醇較多,可明顯檢出有齊墩果酸,但人參三醇含量極少。
【藥理作用】1、三七塊根流浸膏能縮短家兔血液凝固時間,有止血作用。
2、三七有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慢心率,減少心肌氧消耗的作用。並能對抗因腦垂體後葉素所致的血壓升高、冠狀動脈收縮的作用。
3、三七塊根對動物實驗性“關節炎”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4、三七灌胃能促進小白鼠肝糖元的積累。
5、毒性:三七皂甙給猴等等物靜注,有溶血作用,對小鼠靜注其半數致死量為460毫克/公斤。對金魚毒性極輕。
【炮製】開花前採收3年以上的鮮三七,去莖葉泥土,摘下蘆頭、側根、鬚根,分開大小,曬至六、七成乾時,用穀殼摻和,邊曬邊搓揉,使其體質結實,再曬至足乾。
夏季採花,陰乾或熏蒸曬乾。
【性味】塊根:甘、味苦,溫。
花:甘,涼。
【功能主治】塊根:活血祛淤,止血,消腫止痛。用於衄血,吐血,咯血,便血,功能性子宮出血,產後血瘀腹痛,跌打損傷。
花:清熱,平肝,降壓。用於急性咽喉炎,頭昏,目眩,耳鳴。
【用法用量】塊根:1~3錢,研末用白開水送服。不宜入煎劑。
花:適量,開水沖泡當茶飲。
【附方】1、吐血,衄血,大、小便出血:三七1錢,花蕊石、血餘炭各0.5錢,研末分4次吞服,每日2次。
2、跌打損傷:三七1~2錢,磨甜酒內服,或研末內服。
3、急性壞死性節段性小腸炎:三七研末,每服3分,每日3次。一般服2日後腹痛減輕,4~5日後腸蠕動恢復,7日左右腸梗阻解除,10日基本痊癒。繼續服至15日以鞏固療效。
4、消化性潰瘍(瘀痛型):三七0.5~1錢,研粉吞服,當歸、桃仁、延胡索、赤芍、失笑散各3錢,乳香、沒藥各1錢。(此型可能為穿透性潰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