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頌堂識小錄

體仁字公勇,諸書或作公>甬戈

古籍簡介

《七頌堂識小錄》·一卷〔浙江巡撫采進本〕

四庫提要

劉體仁撰。體仁字公勇,諸書或作公<甬戈>。<甬戈>即古勇字也。河南棣川衛人。順治乙未進士,官至吏部郎中王士禎《居易錄》記體仁喜作畫而不工,恆蓄一人代筆,有宣州兔毛褐,真不如假之戲,至今以為口實。然其賞鑒則特精,所撰《七頌堂集》中有與張實《水尺牘》,稱近日仿《煙雲過眼錄》,為《識小錄》一冊,即是書也。所記書畫古器凡七十四條,多稱孫承澤、梁清標諸舊家物。蓋體仁當時與汪琬、王士禎為同榜進士,以詩文相倡和,而與承澤等又以博古相高,每條必詳其所藏之人與其授受所自,皆可以資考證。王宏撰《山志》曰:近劉公勇撰《識小錄》,中有雲王《山史》亦有五字未損蘭亭本,宋拓豫章本也。有米元暉跋與宋仲溫跋若出一手為蛇足耳。汪苕文大不然之。予嘗馳簡公勇雲,米元暉跋固疑其贗,然與宋仲溫跋用筆迥異,足下謂如出一手何也?今遂望足下刪改此稿?不然失言矣云云。其跋今未之見。然恐亦好事之家,自矜所有,未足為定論也。惟蘇軾所書《醉翁亭記》,《因樹屋書影》以為出中州士人白麟之手,高拱誤為真跡,勒之於石,體仁亦稱人疑其贗,或指為鍾生所摹,而謂定州有軾草書中山松醪賦殘碑,筆與此同。軾一書每為一體,忽作顛張醉素,何可謂其必無?殆以鄉曲之私,回護其詞耶。末二條一為陸竺僧遇魔事,一為韋際飛池河驛見雌雄猿事,皆與賞鑒無關,疑偶記冊末,而其子凡據以入梓,未及刊除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