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劉賁

簡介

七絕
劉賁
作者:毛澤東
一九五八年
千載長天起大雲,中唐俊偉有劉賁。孤鴻鎩羽悲鳴鏑,萬馬齊喑叫一聲。
這首詩根據作者審定的抄件刊印。

注釋

劉賁(ben 笨)(?——一八四二)字去華,幽州昌平(今北京市昌平)人。中唐大和二年(八二八年,舉賢良方正,劉賁對策稱:「宮闈將變,社稷將危」,「閽寺持廢立之權」,「四凶在朝,雖強必誅」。痛論宦官專權,能廢立君主,危害國家,勸皇帝誅滅他們。考官讚賞劉賁的文章,但懼怕宦官的專橫,不敢錄取他。令狐楚、牛僧孺都徵召他為幕府從事,後授秘書郎。終因宦官誣陷,貶為柳州司戶參軍,客死他鄉。作者在讀《舊唐書·劉賁傳》時,對劉賁的策論很讚賞,旁批:「起特奇。」
(孤鴻鎩sha 殺)羽悲鳴鏑)孤鴻,孤單失群的大雁,喻指劉賁。鎩羽,羽毛摧落,這裡比喻受挫、失意。鳴鏑,也叫響箭,這裡比喻宦官對劉賁的中傷和打擊。
(萬馬齊喑(yin陰)叫一聲)萬馬齊喑,亦作「萬馬皆喑」。喑,啞。蘇軾《三馬圖贊引》:「振鬣長鳴,萬馬皆喑。」謂駿馬抖動頸上的鬃毛嘶叫時,其它的馬都鴉雀無聲。後用來比喻一種沉悶的局面,叫一聲,喻指劉賁冒死大膽攻擊宦官,名動一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