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謙

丁志謙

丁志謙(1889-1965),乳名奶奶,生於1889年2月,浙江省縉雲縣靖岳人。從小受父親革命思想薰陶,反對纏腳,提倡女子就學,人們稱她為“大腳奶奶”。 1911年冬,她在杭州女校讀書。當時由於張勛復辟把持南京。全國人民一致反對張勛復辟,希望光復南京,各省聯合組成北伐聯軍,開赴南京參加光復戰鬥。丁志謙聽說上海組織北伐女子敢死隊,她毅然投筆從戎,去上海參加女子敢死隊。當時青田人杜偉是敢死隊教官。經過短期訓練,丁志謙成為女子敢死隊骨幹之一,由敢死隊隊長葉仰高、教官杜偉率領,開赴南京參加戰鬥,她們跟男子一道積極參戰。在天堡山戰鬥中,有不少敢死隊隊員犧牲,隊長葉仰高就是在這次戰役中犧牲的。 南京光復後,丁志謙返回杭州,積極從事婦女解放運動和慈善事業。她是縉雲縣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之一。 丁志謙的丈夫名叫蔣梅先,縉雲橫塘岸人,也參加過辛亥革命。夫婦感情很好,但沒有生育,她一再動員丈夫再娶,丈夫不答應。直到1934年,為了斷絕丈夫不再娶的念頭,她毅然去杭州某寺落髮出家為尼,法名“達道”,並自己出資為丈夫娶壺鎮白毛村一女子為妻。蔣的後妻曾住麗水廈河新村,八十多歲了,尚健在。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11年冬,她在杭州女校讀書。當時由於張勛復辟把持南京。全國人民一致反對張勛復辟,希望光復南京,各省聯合組成北伐聯軍,開赴南京參加光復戰鬥。丁志謙聽說上海組織北伐女子敢死隊,她毅然投筆從戎,去上海參加女子敢死隊。當時青田人杜偉是敢死隊教官。經過短期訓練,丁志謙成為女子敢死隊骨幹之一,由敢死隊隊長葉仰高、教官杜偉率領,開赴南京參加戰鬥,她們跟男子一道積極參戰。在天堡山戰鬥中,有不少敢死隊隊員犧牲,隊長葉仰高就是在這次戰役中犧牲的。

曲折的一生

南京光復後,丁志謙返回杭州,積極從事婦女解放運動和慈善事業。她是縉雲縣婦女解放運動的先驅之一。

丁志謙的丈夫名叫蔣梅先,縉雲橫塘岸人,也參加過辛亥革命。夫婦感情很好,但沒有生育,她一再動員丈夫再娶,丈夫不答應。直到1934年,為了斷絕丈夫不再娶的念頭,她毅然去杭州某寺落髮出家為尼,法名“達道”,並自己出資為丈夫娶壺鎮白毛村一女子為妻。蔣的後妻曾住麗水廈河新村,八十多歲了,尚健在。

丁志謙遁入空門後,人們都稱她達道師太。她潛心學佛,但也不是完全不問世事,對地方公益事業很是熱心,而且待人誠懇。如靖岳“響亭”就是在她倡議樂助下修建起來的。她先後曾在麗水碧湖悟空寺、麗水四果庵和杭州祗園任住持。1935年達道師太在靖岳親屬及捐助者資助下,親屬丁嘉康等自帶了糧食,從黃村鄉各地請人背杉木到麗水,在廈河門外重建了四果庵。

1936年7月,13歲的丁文瑞在父親陪同下到四果庵參觀,大殿及東西兩廂各三間已建好,但未建外牆和樓板。當時達道師太及徒弟悟真、悟園等在碧湖悟空寺,不久都遷居四果庵。師徒不怕艱苦,興建了悟空寺後又繼續艱苦建造四果庵樓板。

1937年抗戰爆發,杭州淪陷之後,省政府機關陸續南遷麗水。浙江省地方銀行和麗水抗日救亡衛生隊就遷到四果庵辦公,樓上是職員宿舍。日機不斷轟炸麗水,地方銀行、省郵電局、省輯私所的職工及其家屬常來四果庵休息,飛機來時逃到溪邊竹林躲避,最多時有50多人。師徒還參加了省衛生隊救護傷病員,努力減輕百姓的痛苦。

1942年日軍占領麗水期間,日軍尚未侵占四果庵,達道師太以自己的特殊身份盡力保護傷員和逃難民眾,深受民眾的稱讚。戰後菜販和民眾被警察局抓去後,達道師太短腳步行到警察局說情,大多得到寬大處理放回。她還幫助調解鄰里糾紛。總之民眾都感激她。廈河村民民眾至今還傳頌她慈悲為懷、勸人為善的件件事跡。

1946年縉雲地下黨員鈄炳榮同志被反動政府抓去,關在杭州,鈄妻丁保愛去杭州懇求丁志謙設法營救,並按同宗行輩呼志謙為姐。志謙義不容辭,利用辛亥革命的老關係,四處奔波營救,最後經浙江省警備司令竺鳴濤宣布“無罪釋放”,平安出獄。

1961年浙江省舉行辛亥革命50周年紀念活動,時任省委書記江華、省長李豐平點名邀請丁志謙,以辛亥革命老人身份與杜偉先生等一起到杭州參加紀念活動,並與江華、李豐平等省領導同志一起合影留念

1963年,由原籍的侄兒提出請求,經省宗教事務處批准,丁志謙從杭州遷回家鄉安度晚年。回到縉雲後曾多次得到縣民政部門的關懷和幫助。1965年4月達道師太病逝在縉雲東川西岩頭普覺庵,享年77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