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遺址

丁公遺址

丁公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鄒平縣長山鎮丁公村東,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在遺址中發現大量龍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遺物。所採集的文物標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鏟、磨製石斧等石器,還有骨簇、骨針及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徵的蛋殼陶片。陶器中有小陶罐,為泥質灰陶,鼓腹,頸部有一弦紋,口徑5.2厘米,腹徑8厘米。還有陶瓮殘片,為泥質灰陶。細繩紋並附加堆紋。尤為珍貴的是黑陶鬼臉式鼎腿、豬嘴鼎腿等。

基本信息

簡介

丁公遺址丁公遺址
丁公遺址位於鄒平縣苑城鄉丁公村東,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約200米。在遺址中發現大量龍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遺物。所採集的文物標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鏟、磨製石斧等石器,還有骨簇、骨針及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徵的蛋殼陶片。陶器中有小陶罐,為泥質灰陶,鼓腹,頸部有一弦紋,口徑5.2厘米,腹徑8厘米。還有陶瓮殘片,為泥質灰陶。細繩紋並附加堆紋。尤為珍貴的是黑陶鬼臉式鼎腿、豬嘴鼎腿等。經考證,為典型的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遺存。以上類型的陶器在濱州地區內是首次發現,對研究古文化發展有重要意義。

歷史價值

該遺址1984年被鄒平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經山東省文物管理局批准,又被定為山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鄒平工作站。1988年山東大學投資建立了1850平方米的三層考古樓,陳列文物1000多件。丁公遺址是重要的史前遺址,被列為1991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首。近幾年,省內外各界人士到此參丁公遺址位於山東省鄒平縣苑城鎮丁公村東,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距今5500年至2000年前後。遺址內發現的龍山文化城址,城牆寬約25米左右,面積10.5萬平方米。城外有寬30~40米的濠溝,最深處低於城內地面3米以上。城內發現房屋基址近百座,其中既有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大型房屋,也有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還發現有石鏟、磨製石斧等石器,還有骨簇、骨針及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徵的蛋殼陶片。尤為珍貴的是黑陶鬼臉式鼎腿、豬嘴鼎腿等。經考證,為典型的龍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遺存。

濱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濱州市地區地處黃河下游,魯北平原。區地貌類型多樣,構成了濱州農林牧副漁五業和 農作物種類齊全的農業結構,形成了秀麗多姿的自然地理環境。
景點丈八佛石造像 | 海豐塔 | 孫子故園 | 范公祠 | 唐李庵 | 醴泉寺 | 會仙山 | 麻大湖 | 魏氏莊園 | 鄒平黃山 | 鶴伴山國家森林公園 | 雕窩峪 | 摩訶山 | 丁公遺址 | 頤園 | 蒲湖公園 | 冬棗生態旅遊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