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體式電腦

一體式電腦

一體式電腦是將主機部分、顯示器部分、甚至鍵盤滑鼠整合到一起的新形態電腦。這種產品的創新在於內部元件的高度集成。有些廠商稱之為 All In One、AIO電腦或屏式電腦。

基本信息

背景

“一體式電腦”的概念實際上由來已久,早在1998年蘋果就創造性地推出了首款一體式電腦:iMac G3。索尼、神舟等廠商也早已推出了一體機產品。但是由於技術、成本等諸多原因,這種前衛的電腦形態並沒有在市場中開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靚麗的AIO
隨著2009年CES展會的召開,聯想、華碩、惠普、方正等廠商都已經推出了新的一體式電腦,這意味著一體式電腦經過了多年的沉澱和醞釀,將在2009年厚積薄發,一體機時代的桌面潮流已經到來。再加上市場上賣的火熱的一體式電腦戴爾XPS One、惠普TouchSmart、方正心逸T300-5402等,如今一體式電腦已經登堂入室讓概念變為了現實。

定義

對於一體式電腦,不同的廠商有不同的叫法,分別有All In One、AIO電腦、或是屏式電腦。而在參與調查用戶中,多數用戶更傾向於“一體式電腦”這個叫法。而選擇All In One PC、AIO兩個英文名稱的用戶所占比例較少。

優勢

對於一體式電腦的優勢,ZDC進行了調查。數據顯示,有七成以上的用戶認為省空間,其次有20.1%的用戶認為外觀時尚。這反映出省空間、外觀時尚兩大優勢是消費者最為看重的。 一體式電腦既不同於筆記本,也不完全等同於台式機,但卻擁有二者的雙重特點:將主機與顯示屏進行一體化設計,主機安置在螢幕面板後方,I/O接口設計在顯示屏兩側及背面。這樣的涉及使其不僅機身纖薄、外觀簡約而漂亮,而且還可避免散亂的線纜帶來的不便。 其優勢主要歸納為三個方面:節省空間、擺放位置隨意;簡化連線、使用簡單方便;造型美觀、滿足家居設計。

發展前景分析

一、市場現狀

如今,在一體式電腦市場上,PC廠商蜂擁而至。蘋果是一體式電腦的歷史見證者,早在1998年就推出了首款一體式電腦iMac。此後,每年蘋果都會不斷提升機器的配置,從20英寸到24英寸iMac依然是一體式電腦的時尚教父
2008年6月10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移動技術峰會上,惠普推出了Touch Smart觸控螢幕一體式電腦,惠普也成為首家推出觸控螢幕幕一體式電腦的廠商。幾乎是在惠普發布第1代HP TouchSmart的同時,戴爾也推出了自己的一體式電腦:XPS One。
索尼已經在一體式電腦市場上拼殺了多年,在手提式L系列獲得成功之後,2008年10月又發布了JS系列一體式電腦,該系列有多種顏色可供選擇;神舟是目前推出一體式電腦最多的廠商,其低價的一體式電腦受到消費者的關注,如神舟的唐朝和賓士等系列,最低價格已經下探到1699元;華碩推出的一體式電腦也加入觸摸功能,但是價格更貼心,功能更加有針對性,新推出的Eee-Top價格為3999元;方正也發布了其“心逸”一體式電腦品牌,首款上市的產品是心逸T300。
聯想計畫在2009年3月推出一款IdeaCentre A600一體式電腦。屆時,惠普、戴爾、聯想三大巨頭全部入局,其他廠商也在紛紛跟進。
眾品牌一體式電腦的產品各有偏重:蘋果iMac走簡約路線;惠普TouchSmart主打觸摸概念;戴爾XPS One則是力量的象徵,綜合配置十分強悍;索尼以設計見長;神舟走低價路線。

二、發展前景

1、廠商蜂擁而至,進一步催熟一體式電腦市場之前,一體式電腦在市場中的認知度低

調查數據顯示,有七成以上的用戶表示略有耳聞但不太了解。僅有22.8%的用戶表示了如指掌如數家珍。還有4.9%的用戶表示從來沒聽說過。
從這一數據可以看出,一方面,在2008年之前,絕大多數國內PC廠商都沒有進軍一體式電腦市場,這導致一體式電腦這個概念沒有被多少消費者所熟知。另一方面,廠商對一體式電腦的推廣力度還不夠,導致消費者的認知度不高。
2009年一體式電腦將突破困境,認知度逐步提高
如今,一體式電腦市場已經不再蕭條,除了蘋果、惠普、索尼、神舟這些先行者,聯想、戴爾、方正、華碩、明基甚至很多準系統廠商也紛紛加入一體式電腦的行列,產品和品牌的豐富讓用戶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ZDC認為,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將進一步催熟一體式電腦市場,用戶的認知度也將提升。
2、傳統桌上型電腦發展遇困境,一體式電腦崛起
傳統桌上型電腦面臨著惡劣的生存環境。一方面,傳統桌上型電腦的銷量被筆記本超越,賠本賺吆喝的DIY市場也在步步緊逼,傳統桌上型電腦在兩面夾擊中逐漸走向末路。而恰在此時,一體式電腦成為市場的焦點。
另一方面,傳統桌上型電腦的發展出現瓶頸,其在體積上無法像筆記本電腦那樣做的小巧便攜,主機與顯示器的脫離帶來使用不便,性價比又難以與上網本比拼。在這個關鍵時刻,一體式電腦就充當了救世主,有望成為市場上的新寵。
3、一體式電腦將成為繼上網本之後,一個新的市場增長點
根據調查機構的數據顯示,目前一體電腦在全球PC市場的占有率僅在3%左右,而且絕大多數消費群體都在國外。但是預計到2015年,全球一體電腦的市場份額將增長到7%。從這一數據看出,在未來幾年內一體式電腦會拉動PC市場消費,中國市場將成為廠商競爭的焦點。
IDC研究表明,在新興市場一體式電腦尚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其市場發展在加速。譬如索尼4年前就推出了一體式電腦,但之前市場表現並不理想,而僅僅在2008年,其銷量就增長了5倍。這反映出一體式電腦將成為繼上網本之後,一個新的市場增長點。
與傳統桌上型電腦相比,一體式電腦的優勢在於節省空間、擺放位置隨意。與筆記本電腦相比,一體式電腦的優勢在與螢幕大、配置高、價格相對低廉。雖然一體式電腦在傳統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的夾縫中生存,但是這種折中的定位讓一體式電腦在筆記本與台式機之間獲得發展空間,隨著用戶和市場需求的逐漸發展,一體式電腦有望開拓出一個新的市場,成為下一個藍海
4、差異化特點擴大一體式電腦的發展空間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對於一體式電腦,消費者更看重的不是獨立顯示卡、處理器等配置,而是漂亮舒適。另外,超過八成的用戶認為一體式電腦最適合放置的位置在書房、臥室。
如今電腦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擁有第二台甚至第三台電腦的家庭越來越多。相比第一台電腦一般會追求性能,第二台電腦更多是只要能滿足日常需求就可。這時候,具有外觀時尚、方便擺放、節省空間、滿足家居設計等特點的一體式電腦便受到用戶的青睞,迎合了新潮家庭的需求。
同時,一體式電腦可以放在客廳,也可以放在臥室,能夠增加主人的品位,彰顯與眾不同的個性。它更加適合充當客廳PC的角色,也就是家電化電腦。這種區別與桌上型電腦、筆記本的差異化的特點將擴大一體式電腦的發展空間。
5、多點觸摸技術成為一體式電腦發展契機
多點觸摸式技術是一體式電腦的一大亮點。目前,惠普、華碩、微星、浩鑫等廠商都已陸續推出了多點觸摸技術的一體式電腦。依靠多點觸控技術,用戶能夠以直觀的手指操作(拖拉、撐開、合攏、鏇轉)來實現圖片的切換、移位、放大縮小和鏇轉,實現文檔、網頁的翻頁及文字縮放。
多點觸摸技術的加入增強了一體式電腦的核心競爭力,成為一體式電腦的發展契機,也為未來的一體式電腦產品指明了一個方向。
6、一體式電腦發展的關鍵要看產品的價格
一體式電腦的發展機遇大於挑戰,但是在台式機和筆記本的雙重夾擊下,一體式電腦的發展前景也並非無限廣闊,發展的關鍵要看產品價格。
ZDC認為,制約一體電腦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是產品價格。目前3000-4000元的台式機以及4000-5000元的筆記本就已經能滿足絕大多數主流套用,市場中湧現出不少低價台式機、筆記本和上網本。
但是從一體式電腦的市場價格來看,絕大多數品牌的主流機型價格在萬元左右,儘管部分廠商推出了5000-6000元的一體式電腦,但產品不夠豐富、售價其實依然偏高,這阻礙了一體式電腦的發展。
在本次參與調查的用戶中,超五成用戶希望一體式電腦有平易近人的超低價格。可以看出,各大廠商需要推出價格更符合大眾用戶的廉價機型,在配置上也應該更合理,這樣才能增強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總結

總的來看,一體式電腦有優勢也有不足,有機遇同時也有挑戰。在傳統桌上型電腦、筆記本電腦的雙重夾擊下,一體式電腦能否開創PC市場的下一個藍海?再加上今年不景氣的經濟大環境,一體式電腦在2009年的表現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觀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