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三得

祥符:即大中祥符,宋真宗的年號。 禁:宮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通衢:大路,四通八達的路。

原文

祥符中,禁中火,時丁晉公主營復宮室,患取遠土。公乃令鑿通衢(qú)取土,不日皆成巨塹(qiàn)。乃決汴水入塹中,引諸道竹木排筏及船運雜材,儘自塹中入至宮門,事畢,卻以斥棄瓦礫灰壤實於塹中,復為街衢。一舉而三役濟,計省費以億萬計。

詞語解釋

祥符:即大中祥符,宋真宗的年號。
火:失火。
禁:宮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丁晉公:即丁謂,真宗時排擠寇準而代之為相,極力迎合真宗,大興土木。曾被封為晉公,故稱丁晉公。
復:回到;返回到。
主營:主要辦理。
患:禁忌;忌諱。
通衢:大路,四通八達的路。
不日:不幾天,這裡指很快。
巨塹:大而深的壕溝。
決:疏通水道;開口子引導水流。
汴水:汴河。
道:宋朝行政區域名,這裡指地方、地區。
斥棄:拋棄無用的。
實:填。
三役:三件事。
濟:完成。

譯文

祥符年中,皇宮中失火。當時由丁晉公負責建設恢復宮室,怕從遠處取土,丁晉公於是下令就在大街上挖地取土,沒有幾日便挖出好多土地,地下也形成很寬很深的溝。接著決開汴水,引水入溝中,成為水渠,將從各地運來的木材等建築物,通過竹排木筏由此水渠運至宮門處,用於建造宮室。完工後,又把廢棄的瓦礫石灰土壤及各種雜物填入溝中,又變成原來的街道。這樣做了一件事,而成就三件事,鑿地成渠,即有了土的來源,又可運送建材,又方便建造宮室,一舉三得,總共節省的費用超過億萬。

情景

大意是:貞宗年間,內宮失火,樓榭亭台,付之一炬。貞宗命晉國公丁渭修葺宮廷。丁采取了“挖溝取土,解決土源;引水入溝,運輸建材;廢土建溝,處理垃圾”的施工方案,不僅一舉三得,還省了很多錢。

作者簡介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漢族。北宋科學家、政治家。1歲時南遷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陽一代,後隱居於福建的尤溪一帶。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提舉司天監,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遼國,駁斥遼的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元豐五年(1082年)以宋軍於永樂城之戰中為西夏所敗,連累被貶。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
沈括的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曆法,與今天的陽曆相似。在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在數學方面,他創立「隙積術」(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會圓術」(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長的方法)。在地質學方面,他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都有研究,並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醫學方面,對於有效的方藥,多有記錄,並有多部醫學著作。此外,他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金屬冶煉的方法等,皆詳為記錄。
沈括自幼對天文、地理等有著濃厚的興趣,勤學好問,刻苦鑽研。少年時代他隨做泉州州官的父親在福建泉州居住多年,當時的一些見聞,均收入《夢溪筆談》。在天文學方面,沈括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曾經製造過我國古代觀測天文的主要儀器——渾天儀;表示太陽影子的景表等。為了測得北極星準確位置,他連續三個月,每天用渾天儀觀測北極星位置,把初夜、中夜、後夜所見到的北極星方位,分別畫於圖上,經過精心研究,最後得出北極星與北極距三度。這一科學根據在《夢溪筆談》中有詳細的記載。《夢溪筆談》中還記載了沈括在數學方面的貢獻,他發展了《九章算術》以來的等差級數,創造了新的高等級數求和法——隙級數。幾何學中,他發明了會圓術,即從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高度來求弓形底和弓形弧的方法。為此日本數學家三上義夫曾給予沈括以極高的評價。(節選自《套用寫作》學術月刊1987年第2期,《沈括和<夢溪筆談>》

出處簡介

《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筆談》二十六卷,分為十七門,依次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機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容中十一門。《續筆談》一卷,不分門。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容涉及天文、曆法、氣象、地質、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農業、水利、建築、醫藥、歷史、文學、藝術、人事、軍事、法律等諸多領域。在這些條目中,屬於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占全部條目的18%;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約占總數的36%,其餘的則為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占全書的4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