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暴十寒與專心致志

孟子曰:“無或①乎王之不智也。 孟子說:“大王的不明智,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的。 這裡所說的王,趙歧注為齊王,指當時有人怪齊王不明智而孟子不曾輔佐,孟子因此而作解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一暴十寒與專心致志》
【作品出處】《孟子》
【作品年代】春秋戰國
【文學體裁】古代散文

原文

孟子曰:“無或①乎王之不智也。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②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奔③之為數④,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奔秋,通國之善奕者也。使奔秋誨二人奔,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奔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⑤將至,思援弓繳(6)而射之,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注釋

①或:同“惑”。②暴(pu):同“曝”,曬。③奔:圍棋。(4)數:技術,技巧。⑤鴻鵠(hu):天鵝。(6)繳(zhuo):系在箭上的繩,代指箭。

譯文

孟子說:“大王的不明智,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的。即使有一種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又凍它十天,沒有能夠生長的。我和大王相見的時候也太少了。我一離開大王,那些‘凍’他的奸邪之人就去了,他即使有一點善良之心的萌芽也被他們凍殺了,我有什麼辦法呢?比如下棋作為一種技藝,只是一種小技藝;但如果不專心致志地學習,也是學不會的。奔秋是全國聞名的下棋能手,叫奔秋同時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個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話;另一個雖然也在聽,但心裏面卻老是覺得有天鵝要飛來,一心想著如何張弓搭箭去射擊它。這個人雖然與專心致志的那個人一起學習,卻比不上那個人。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那個人嗎?回答很明確:當然不是。”

讀解

這裡所說的王,趙歧注為齊王,指當時有人怪齊王不明智而孟子不曾輔佐,孟子因此而作解釋。
一暴十寒,或者如俗語所說“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努力少,荒廢多,很難奏效。因此,貴在堅持,責在有恆心。
世間萬事莫不如此。即以生活小事而論,無論是練習寫毛筆字,寫日記還是練習晨跑,堅持冬泳,真正能夠持之以恆的有多少人呢?
至於孟子所舉到的圍棋,在他的那個時代也許的確只是雕蟲小技,但在我們今天,可已是了不得的盛事了。所謂“曠代棋王”,所謂“棋聖”,其桂冠已大有與聖人比肩之勢。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題內的話就很簡單了。學習要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這在今天,已是小學生都能明白的道理。古令通則,放之四海而皆準。
不過,孟子這段話說得非常生動形象,理應入選國小語文教材。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
孟子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 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作品出處

《一暴十寒與專心致志》選自《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
《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
《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