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無盤工作站與終端網路標準教程》

本書詳細介紹了Linux無盤工作站與終端網路的組建與維護,以及Linux伺服器在遠程啟動服務方面的套用。其主要內容包括Linux網路的基礎知識,遠程啟動技術的基礎知識,Linux無盤工作站的組建,Linux終端網路的組建,Linux下的遠程啟動、遠程安裝及遠程防毒,Linux無盤網路接入Internet,Linux的高級檔案系統,Linux伺服器的管理等。

LINUX無盤工作站與終端網路標準教程 內容簡介

本書詳細介紹了Linux無盤工作站與終端網路的組建與維護,以及Linux伺服器在遠程啟動服務方面的套用。其主要內容包括Linux網路的基礎知識,遠程啟動技術的基礎知識,Linux無盤工作站的組建,Linux終端網路的組建,Linux下的遠程啟動、遠程安裝及遠程防毒,Linux無盤網路接入Internet,Linux的高級檔案系統.Linux伺服器的管理等。 本書既適合大專院校、高職高專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又適合網路工程技術人員、信息系統管理人員及Linux愛好者閱讀。

LINUX無盤工作站與終端網路標準教程 本書目錄

第一章 Linux作業系統簡介 1
1.1 Linux的歷史與發展 1
1.2 Linux的特點 2
1.3 Linux的結構 2
1.4 Linux 與其他作業系統的比較 3
1.4.1 低廉的附加費用 3
1.4.2 可根據用戶的需求靈活定製 4
1.4.3 從許可證的桎梏中解脫 4
1.4.4 具有良好的穩定性 5
1.4.5 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 5
1.4.6 具有良好的兼容性 6
1.4.7 眾多的硬體支持 6
1.4.8 強大的Internet支持 6
1.4.9 能與現有的作業系統共存 7
1.5 Linux的各種發行版本 7
1.5.1 國外Linux版本的發行 8
1.5.2 國內Linux的發行版本 8
1.6 練習與思考 9
第二章 Linux區域網路的特點和功能 11
2.1 區域網路簡介 11
2.1.1 頻寬 12
2.1.2 訪問模式 12
2.1.3 拓撲結構 13
2.1.4 傳輸介質 14
2.2 Linux區域網路的組建 14
2.2.1 乙太網的配置 15
2.2.2 TCP/IP的配置 20
2.2.3 用戶賬戶的配置 26
2.3 練習與思考 34
第三章 Linux伺服器的安裝 35
3.1 RedHat 7.1的安裝 35
3.2 Linux下的網卡安裝 47
3.2.1 在Linux下安裝網卡的方法 47
3.2.2 Linux下單塊網卡的安裝方法 48
3.2.3 在Linux下安裝多塊網卡並將其捆綁為一塊網卡 51
3.3 Linux終端X Window的設定 54
3.3.1 X Window的工作方式 55
3.3.2 關於 X Window的設定 55
3.4 練習與思考 62
第四章 Linux伺服器的一般配置 63
4.1 Linux的配置檔案 63
4.1.1 了解配置檔案 63
4.1.2 更改配置檔案 67
4.2 NFS的配置與使用 70
4.2.1 NFS入門 70
4.2.2 預備使用NFS 72
4.2.3 設定導出 74
4.2.4 裝入遠程目錄 75
4.2.5 共享印表機 77
4.2.6 文本模式下的RPCINFO和SHOWMOUNT編輯工具 79
4.3 練習與思考 79
第五章 使Linux提供Windows和NetWare網路服務功能 81
5.1 Linux提供的Windows網路服務功能 81
5.1.1 SMB與Samba簡介 81
5.1.2 Samba的版本 84
5.1.3 計畫Samba策略 84
5.1.4 安裝和啟動Samba 85
5.1.5 為Windows用戶創建Linux賬戶 85
5.1.6 決定是否使用加密密碼 85
5.1.7 設定名稱解析服務 85
5.1.8 配置Windows客戶機 86
5.1.9 Samba配置入門 90
5.1.10 共享Windows資源 92
5.1.11 自動裝入共享 93
5.2 將Linux模擬為NetWare伺服器 94
5.2.1 MARS_NWE的安裝 94
5.2.2 MARS_NWE的配置 97
5.3 練習與思考 98
第六章 Linux無盤工作站伺服器的配置 99
6.1 Linux遠程啟動技術概述 99
6.1.1 UNIX下的遠程啟動技術 99
6.1.2 Linux下的PXE遠程啟動技術 100
6.2 Linux下DHCP的安裝和配置 103
6.2.1 伺服器端的安裝 103
6.2.2 伺服器端的配置 104
6.2.3 客戶端的安裝與配置 108
6.3 Windows DHCP與Linux DHCP的性能比較 109
6.3.1 Windows DHCP的特點 109
6.3.2 Linux DHCP的特點 110
6.4 TFTP的安裝和配置 111
6.4.1 TFTP的安裝 111
6.4.2 TFTP的配置 111
6.5 在Linux伺服器上安裝和配置PXE 112
6.5.1 PXE的安裝 112
6.5.2 PXE的配置 113
6.6 練習與思考 119
第七章 實現Linux無盤工作站的遠程啟動 121
7.1 DOS無盤工作站的遠程啟動 121
7.2 Windows 9x無盤工作站的遠程啟動 122
7.2.1 安裝基於NetWare的Windows 95無盤客戶機 122
7.2.2 修改有關檔案和設定 129
7.2.3 遷移到Linux伺服器 130
7.3 Linux的遠程啟動 130
7.3.1 編譯核心 131
7.3.2 製作啟動映像檔案 135
7.3.3 伺服器端的設定 135
7.4 練習與思考 137
第八章 Linux無盤工作站網路共享賬號接入Internet 139
8.1 共享Modem接入Internet 139
8.1.1 使用KPPP進行撥號連線 139
8.1.2 共享Modem接入Internet 143
8.2 共享ISDN接入Internet 145
8.2.1 所需的軟體包 146
8.2.2 同步PPP的配置 148
8.3 共享ADSL上網 150
8.4 練習與思考 152
第九章 基於Linux的Windows終端的實現 153
9.1 獲取和安裝VNC 153
9.1.1 VNC客戶端的安裝 154
9.1.2 VNC伺服器端的安裝 156
9.2 VNC的使用 157
9.3 VNC的一個套用實例 160
9.4 練習與思考 162
第十章 利用BpBatch實現Linux有盤網路的無盤管理 163
10.1 預啟動批處理器BpBatch介紹 163
10.1.1 預啟動批處理器BpBatch的特點 163
10.1.2 預啟動批處理器BpBatch的工作原理 164
10.2 預啟動批處理器BpBatch的套用 165
10.2.1 硬體及軟體需求 165
10.2.2 伺服器端的設定 165
10.2.3 客戶端的設定 166
10.2.4 Windows 95/98的遠程啟動 168
10.2.5 常見問題 170
10.2.6 BpBatch的語法 171
10.3 練習與思考 177
第十一章 Linux網路的管理和維護 179
11.1 Linux網路遠程防毒套用實例 179
11.1.1 Linux伺服器端的設定 179
11.1.2 客戶端的設定 180
11.2 作業系統遠程安裝實例 180
11.2.1 伺服器端的設定 181
11.2.2 客戶端的設定 183
11.2.3 Windows 9x的遠程安裝 184
11.3 Linux下一機多系統的實現和管理 185
11.3.1 準備工作 185
11.3.2 安裝步驟 186
11.4 Linux下的軟RAID技術 188
11.4.1 RAID原理 188
11.4.2 在RedHat 7.1下安裝軟RAID 191
11.5 練習與思考 194
第十二章 Linux的高級檔案系統 195
12.1 日誌檔案系統 195
12.1.1 元數據 195
12.1.2 日誌fsck 195
12.1.3 日誌 196
12.2 Linux的日誌檔案系統 197
12.2.1 ext3簡介 197
12.2.2 ext3的實現 199
12.2.3 reiserfs簡介 202
12.2.4 ReiserFS的實現 203
12.2.5 虛擬記憶體(virtual memory,VM)檔案系統 208
12.2.6 devfs 簡介 212
12.2.7 devfs的實現 214
12.2.8 xfs簡介 224
12.3 練習與思考 227
第十三章 Linux伺服器的管理 229
13.1 Linux的檔案系統與檔案管理 229
13.2 用戶管理 234
13.2.1 增加用戶賬號 234
13.2.2 /etc/passwd檔案 234
13.2.3 建立新組 235
13.2.4 /etc/group檔案 235
13.2.5 用戶管理 235
13.3 進程管理 236
13.3.1 進程與作業 236
13.3.2 啟動進程 237
13.3.3 進程調度 241
13.4 磁碟配額管理 241
13.5 防範病毒 244
13.6 日誌管理 245
13.6.1 日誌簡介 245
13.6.2 與日誌管理相關的命令 246
13.6.3 進程統計 248
13.6.4 Syslog設備 250
13.6.5 程式日誌 251
13.7 檔案備份 252
13.7.1 什麼是Linux網路中的備份 252
13.7.2 應該選擇哪一種備份設備 252
13.7.3 Linux下的設備訪問 253
13.7.4 完全備份、增量備份和差分備份 255
13.7.5 系統備份和用戶備份 257
13.7.6 Tar備份實例 259
13.8 練習與思考 260
附錄A PXE無盤工作站錯誤代碼錶速查 261
A.1 PXE無盤工作站錯誤代碼表的分類和特點 261
A.2 常見的錯誤代碼及含義和解決方法 262
A.2.1 安裝/啟動/裝載器錯誤代碼 262
A.2.2 ARP錯誤代碼 262
A.2.3 BIOS和BIS錯誤代碼 262
A.2.4 TFTP/MTFTP錯誤代碼 263
A.2.5 BOOTP/DHCP錯誤代碼 264
A.2.6 UNDI錯誤代碼 264
A.2.7 Bootstrap和DISCOVERY錯誤代碼 264
A.2.8 BaseCode/UNDI裝載器錯誤編碼 265
A.2.9 其他錯誤代碼 265
附錄B PXE代碼寫入主機板BIOS的方法 267
B.1 準備工作 267
B.2 寫入步驟 267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