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中國報告:鼓勵負責任的商業行為》

《2008年度中國報告:鼓勵負責任的商業行為》

本書是第三次中國投資政策回顧,是經合組織與中國在投資政策方面持續合作項目的組成部分,始於1995年的該項目受益於經合組織投資委員會與中國的政策對話。項目著重於發展互惠,以最佳化公開透明的投資政策框架。基於規則的框架可以刺激經濟成長和發展,推動中國進一步融入全球經濟,從而鼓勵更多更好的外商對華投資和海外中國企業可持續的對外投資。 自《·00·回顧》以來,中國的投資法律和監管框架發生了重大變化,對外直接投資的統計方法也有所改進,《·00·回顧》對這兩方面帶來的影響進行了評估。《回顧》描述了近年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和發展,包括中國最近在非洲的投資·繼而概括介紹了在海內外中國企業中鼓勵負責任商業行為的情況,主要強調企業在加強環保及遵從核心勞工標準方面付出的努力。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鼓勵負責任的商業行為:經合組織(OECD)投資政策評估》一書的主要內容包括了中國投資監管框架自2006年以來已取得進一步發展:經合組織回顧了自發布《2006經合組織中國投資政策回顧》以來中國已經頒布的五項重大法律及配套法規,這些變化一方面使得在華經營企業(包括外商獨資企業)所處規範管理環境中的稅收和競爭要素得以改善,另一方面卻對包括跨國併購在內的外商直接投資加強限制。《回顧》還對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人量及流出量統計方法的發展進行了評估。持續增加的中國對外投資呼籲負責任的行為:近年來中國已迅速成為對外直接投資(OFDI)的重要來源。最初,對外直接投資的主要決定因素是政府政策,如今卻越來越受商業動機驅動。中國作為投資者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別是對非洲的投資,在此背景下,中國的投資行為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中國企業要成為更負責的全球參與者,正面臨與日俱增的壓力。中國正採取政策鼓勵負責任的商業行為(RBC):中國政府努力促進高標準的企業行為,並進一步發展有利於負責任商業行為的結構環境,經合組織對此表示支持。中國政府正努力確保公司遵守負責任商業行為的相關法律,並在中國企業的海外經營中也推行負責任的商業行為。中國已簽署並批准促進負責任商業行為的有關國際協定。中國公司正尋求了解負責任商業行為的標準。鼓勵負責任商業行為仍大有可為:儘管中國政府已就鼓勵負責任商業行為做出努力,但許多中國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明了負責任商業行為需要企業承擔什麼,也沒有自組織地予以推動。政府機構的協調缺位阻礙了政府有效傳達其對企業的期望。經合組織提供了政策選擇以幫助在當地法律法規中為負責任商業行為設立框架條件。中國在鼓勵對環境負責的企業行為方面已經取得進展.但仍面臨挑戰: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一直伴隨著對環境的負面影響。中國政府已經加快努力為環保制定法律框架和標準。為幫助中國政府應對在這些法律與標準的施行過程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經合組織提供了政策選擇。

媒體評論

一個企業家身上應該流著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見的企業技術、產品和管理,以及背後引導他們並受他們影響的理念、道德和責任,兩者加在一起才能構成經濟和企業的DNA。——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隨著世界經濟快速發展,氣候、生態、資源等方面的壓力日益加大,可持續發展問題日益突出,這要求企業必須共同應對經濟發展中的新挑戰,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榮融企業腐敗不僅屬於倫理範疇或者道德範疇,還屬於商業範疇,如果企業想讓其他人公平競爭,首先企業要讓自己乾乾淨淨的,企業之間互相監督才是防範腐敗最有效的方法。——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秘書長AngelGurria

目錄

內容提要序言前言出版說明第一章中國投資政策最新進展概述1.對外直接投資流入量的當前趨勢2.《關於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的規定》(2006年9月8日生效)3.2008年1月1日生效的《企業所得稅法》4.2007年10月1日生效的《物權法》5.2008年8月1日生效的《反壟斷法》6.2007年12月1日生效的修訂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附錄1《2003年暫行規定》與《2006年規定》的差別參考文獻第二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第三章中國的對外直接投資概述1.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概述2.政府的對外直接投資政策3.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4.中國在非洲的直接投資參考文獻第四章在中國鼓勵負責任的商業行為概述1.背景2.在中國鼓勵負責任商業行為的案例3.中國促進負責任商業行為的政策4.現存挑戰附錄4.1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跨國企業準則附錄4.2關於中央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指導意見附錄4.3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指引附錄4.4經合組織秘書長唐納德·J.詹森在“中國·全球企業社會責任論壇”的演講附錄4.5經合組織在廣東參觀紡織廠附錄4.6多方人士研討會討論概要參考文獻第五章對環境負責的公司行為在中國概述1.中國的環境監管框架2.商業部門在環境保護方面的作用附錄5.1中國環保法律法規和政策列表參考文獻英文辭彙表中文辭彙表專欄2.1經合組織外國直接投資基準定義(第四版)專欄3.1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測度專欄3.2中國最大的跨國公司專欄3.3中國企業重大OFDI交易(2004~2007年)專欄3.4尋求資源的跨國企業——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石油)專欄3.5尋求新市場的跨國公司——中興通訊公司專欄3.6尋求戰略資產的跨國企業——中國藍星(集團)總公司專欄3.7中非貿易關係專欄3.8在非洲尋求資源的中國0FDI項目專欄3.9案例研究:非洲建築業中的中國國有企業——中國成套設備進出口總公司專欄4.1《經合組織跨國企業準則》專欄4.2經合組織成員國與中國在鼓勵負責任商業行為方面面臨類似挑戰專欄4.3《經合組織準則》如何套用於中國境內的公司及中國企業專欄4.4重大挑戰:如何兼顧增長與公平專欄4.5中國公司的全球責任:一個中國人的觀點專欄4.6公司捐贈專欄4.7中國學術界對負責任商業行為的看法專欄4.8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增長戰略的重新定位專欄4.9中國進出口銀行借貸政策的環保條件專欄4.10中國已通過的聯合國公約專欄4.11中國石油公司在秘魯的活動

前言

2008年對中國和世界都具有標誌性意義,它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同時也目睹了全球次貸危機導致的金融海嘯和經濟衰退。前者讓世界關注一個巨大經濟體的迅速崛起,後者則讓人們反思資本主義市場制度的重大轉折。經合組織(OECD)第三次專門出版了對中國政策的回顧報告,力圖把握全球資本與中國資本流動的基本格局和變化趨勢。在經合組織資深經濟學家戴維思的直接推動下,這個報告再次被通篇譯成中文,旨在為中國讀者提供一個全新視角.了解經合組織代表的西方市場經濟主流商業觀念的變化,以及他們如何看待中國經濟和政策的變遷。在2009年這樣一個特殊節點上,研讀此報告的確非常有益,特別是中國投資界和企業界的專業人士。我本人有機會多次參與經合組織相關研討會和檔案論證會,體察來自不同文化和理念背景的經濟學家們在把握中國經濟和政策變化上的種種困惑.諸如“公司治理”、“公司責任”、“經濟安全”等話題,不同立場不同角度就有全然不同的解釋,即便是中國本土專業人士也常有莫名其妙之感。本報告的出版也適時搭建了一個理解和溝通的平台。

精彩書摘

政府不妨考慮把重點放在為所有中國投資者提供有用信息上,如東道國外來直接投資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以及中國(和所有其他)投資者必須遵守的東道國在社會和環境方面的規章和做法。商務部已經著手建立資料庫並在其網站上提供相關信息,從而朝此發展方向邁出了第一步。三個政府管理部門之間的政策協調對外直接投資可以進一步改善。目前三方審批機構各自需要一套不同的檔案和證書,其實可以統一要求,方便中國對外投資者更加容易和高效地準備檔案。雖然商務部通過在其網站上公示行政程式及所需檔案已大大提高了工作透明度,但其他政府機構似乎尚未實現同等水平的透明度。另外一個可能的改進是建立“一站式服務”,如開通專門網站供中國對外投資者查找所有三個政府部門的全套要求。FIAS/IFC/MIGA關於對外直接投資項目阻礙因素的調查結果顯示,多數(58%)被調查企業認為限制使用外匯是主要障礙,其次是冗長的申請程式(44%)、有限的財政資源(35%)、為符合程式和法規要求付出的高昂成本(24%)以及對資金來源的嚴格審查(17%)。政府利用各種激勵措施鼓勵和引導對外直接投資優先項目對於扶持對外直接投資,政府的干預範圍包括:優先使用貸款形式的金融激勵、財政激勵、通過官方發展援助(ODA)計畫和外交使團為中國企業的海外活動提供間接援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