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

《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

《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作者斯溫霍,近期由中西書局出版發行。內容簡介:在描述不同事件時,作者斯溫霍常常在《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穿插一些奇聞軼事,儘量使描述更加生動。

基本信息

內容介紹

《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

《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是《圓明園劫難記憶譯叢》其中分冊。在描述不同事件時,作者斯溫霍常常在《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穿插一些奇聞軼事,儘量使描述更加生動。這些軼事奇聞有的是從遠征參與者那裡聽來的,有的是通過與途經之地的居民聊天聽到的。

作者介紹

鄒文華,女,1980年出生。上海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已出版譯著《城堡》、《大路條條》和《小公主》,譯介體育科技論文數十篇。

寫作特點

在描述不同事件時,作者斯溫霍常常在《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穿插一些奇聞軼事,儘量使描述更加生動。這些軼事奇聞有的是從遠……我獲得三個月的假期,便離開廈門,徜徉在廣州狹窄的街道上,欣賞雕樑畫棟的古老衙門、寺廟和寶塔,盡情享受在那裡的時光。

目錄

目錄出版前言
序一 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
序二 伯納·布立賽
序三 王道成
序四 陳名傑
作者序
第1章
遠征準備——廣東苦力——華人中間流傳的荒誕謠言——苦力隊的衣著——維多利亞不宜居住的原因——九龍半島——聯軍占據舟山島——獲取運輸船的困難——英法運輸船事故——自港啟程——南日群島——抵大連灣
第2章
大連灣——桑普森頂峰——遊歷當地村莊——勘察隊——堅固的中國城——遼東方言——英軍登入——中國人弔喪——旁遮普士兵和苦力隊的掠奪——當地村莊之特徵——尋找失蹤軍官——米切爾少將和他的參謀部——額爾金勳爵的到來
第3章
參觀奧丁灣——中國的野味——巴斯達小灣——露宿奧丁灣——軍需站——精明的一伙食供應商——中國的牲口商——一天的交易——參觀錦州城——當地人的敵意——在奧丁灣檢閱騎兵隊——中國人的貪婪——再次登船——離開大連灣——武力分配——謠傳——發給士兵的備忘錄
第4章
水龍捲——第2旅登入——有如阿可拉劇院的北塘地形——沉悶的露營之夜——第2師登入——北塘村的景象——劫掠——聯軍軍營——奢華的中國住宅——當地人的悲慘境況——幾個要塞的方位——法國軍需站——武力偵察——與清兵交鋒——一個中國男人的冒險經歷
第5章
進軍北塘——與敵軍相遇——戰鬥命令——阿姆斯特朗大炮的威力——清軍騎兵的猛攻——攻打頑固的敵營——清兵的勇猛——傷員——敵營一瞥——新河——夜間警報——間諜——塘沽事件——敵軍逃散——清軍炮兵——軍營——大沽要塞——當地代表團——會見恆福——交換俘虜——中國人對這場戰爭的看法
第6章
攻打大沽要塞計畫——英法將軍的分歧——搭建浮橋——接近要塞——進攻前夜——進軍要塞——進攻之描述——無條件投降——傷亡人數——清軍勇士——大沽要塞之描述——中國傷員——人種差異——受傷的賣餅夥計
第7章
白河入海口——抵達天津——指派人員視察奪取的要塞——僧格林沁總部——滑稽的一幕——沼澤地的居住者——趕集——饒舌的中國男人——中國的交通工具——大部隊前進——駐營地——中國的村莊
第8章
僧格林沁的策略——天津之描述——科學代表團——“自己的通訊記者”——中國人的狡詐——聯軍行進——地形勘察部——俄國公使——鄉村之描述——楊村——免戰白旗
第9章
中國供給委員會——掠奪——露營河西務——談判——通州會議——設定圈套——中國逃亡者——清廷間諜——不祥的探險——喇嘛之墓——中國式獵狐——“黑人王子”——戰爭的喧囂——馬頭村約定——偵察通州——沃克上校的勇氣——巴夏禮先生的記述
第10章
張家灣鎮——肆意破壞財產——被拋棄的中國女人——從張家灣挺進——再遇清軍——龍騎隊的勇猛衝鋒——與敵軍的多次衝突——運糧漕河——廣東苦力的流氓習氣——皇族的紀念碑——援軍趕到
第11章
執拗的清官——旁遮普的信使——恭親王的照會——聯軍挺進——巴夏禮先生的來信——中國的伊斯蘭教徒——露營——清兵逃跑——中國人的謊言——法軍向圓明園挺進——神聖的葬禮——當地人的友好——圓明園外景——皇宮太監——圓明園之描述——罕見的掠奪——圓明園
第12章
巴夏禮和羅亨利兩位領事獲釋——圓明園大劫掠——英國人對圓明園的洗劫——發現機密檔案——準備進攻北京——安定門投降——釋放其餘人質——復仇的心情——遇害人質的葬禮——額爾金勳爵摧毀圓明園的理由——火燒圓明園——圓明園及周邊環境的總體描述
第13章
額爾金勳爵致恭親王的信——進攻北京的準備——中國叛軍的靠近——城牆周圍的偵察——簽訂條約——通州——奇怪的捕魚方式——北京之描述——“天壇和地壇”——喇嘛寺——“轉經筒”——中國的宗教——北京城的交通工具——中國的單峰駱駝——放鷹狩獵——資源與出產——耕作——北京居民的貧窮——被忽略的教育
第14章
宣布和平——劫掠者——湯普森醫生之死——公告——廣東苦力——第2師撤退——女王的公使——中國陷入混亂——寒冷季節——剩餘部隊撤離——軍隊登船——寒冷加劇——戰爭結果——中國人的自負——快速傳遞的訊息——我們與中國未來的關係——中國的現狀——結語

前言

閱讀遊記時,我總希望作者能更詳盡地描述一切小事情的細節,而不只是對那些明顯的事情大費筆墨。雖然這些小細節本身看似無足輕重,卻往往能讓人把整個事件串聯起來,弄清楚大事件發生的原委。在本書中,我儘量做到這一點。不過,有的讀者也許會覺得這些細節枯燥乏味。當然,也有讀者會感激這些真實而完整的描寫。
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能結合自己的經驗寫一部著作,完整地記述這次戰役。我認為,最好的方式是按時間順序來敘述每件事。因為無論刪掉哪部分,都會有損記敘的流暢性。
在描述不同事件時,我常常穿插一些奇聞軼事,儘量使描述更加生動。這些軼事奇聞有的是從遠征參與者那裡聽來的,有的是通過與途經之地的居民聊天聽到的。
每寫完一章書稿,我都原樣寄回家。這是最後一章了,但因工作需要,我不能離開中國,因此無法回國親自將作品交給出版社。有關文字上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敬請讀者原諒。不過,我相信這樣的錯誤和不足並不多,而且無足輕重。
有一點需要聲明,在本書中我引用了一些印刷的官方檔案或公開出版的報刊上登載過的有關景色和環境的描寫。不過,在所有引用部分我都標明了出處。
1861年6月17日於廈門

精彩書摘

我獲得三個月的假期,便離開廈門,徜徉在廣州狹窄的街道上,欣賞雕樑畫棟的古老衙門、寺廟和寶塔,盡情享受在那裡的時光。一天早上,我接到通知,普魯斯先生任命我暫時擔任霍普·格蘭特爵士的翻譯官。因此,我乘坐第一班船前往香港。在那裡,華北遠征的準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大量船隻被租用。軍隊幾乎每天隨船到來,士兵擠滿了街道,弄得街上仿佛人人皆兵。大批廣東苦力被招募,組成苦力隊,負責運送部隊的軍需輜重,此事由坦普爾少校主辦。這些廣東苦力每個月能領到九美元的豐厚報酬,外加兩套衣服和口糧。儘管報酬豐厚,英勇的少校卻招不到足夠的人手,而招來的又都是一些不良之徒。原來,華人中間流傳著一個荒誕的謠言,說是一打仗英國人就會叫華人沖在前面當炮灰,而英軍則可以安穩地躲在後面朝敵人開炮,自己則毫髮不傷。無論我們怎么解釋,都無法說服這些冥頑不靈的當地人。大多數人都不相信,我們雇這些苦力只是想讓他們做腳夫。被招募來的這幫烏合之眾穿著統一的制服,由海軍各團委派的軍官掌管。他們經常會被拉出來操練,操練時每人肩膀上扛著一根竹扁擔。這些更加讓當地老百姓深信,“苦力”或“腳夫”這個詞只是一個障眼法,用來掩蓋英國人的真實目的,即被招募的苦力是去當兵打仗的。說起苦力隊的真正用途,除了其中的成員大都是一些社會渣滓之外,其他並不重要。不過,這次招募苦力讓香港居民得到的實際益處不可勝數。因為,港島較為偏僻的地區偷盜團伙猖獗,他們經常打劫居民(包括外國人和當地人),傷害無辜。經過苦力招募,島上居民立刻輕鬆地擺脫了他們。一位在殖民地定居已久的紳士告訴我,遠征部隊離港之後,偷盜事件在這個島上幾乎再沒發生過。
在英國人看來,苦力隊的制服有點滑稽。他們一律穿著長袍,套著短上衣,卻光著腳。上衣的胸前和背後都畫著大黑圈,上面印著各自的登記號和連隊番號,一條黑線將這兩個數字分開。那纏著豬尾巴似的長髮辮的腦袋上戴著錐形斗笠,斗笠的正面赫然寫著“C.C.C.”字母,即廣東苦力隊的英文縮寫。負責指揮這支怪物隊伍的軍官大都是從皇家海軍陸戰隊抽調出來的,不過也有一些是從這支隊伍中選出來的上士。只要看褲腿兩側的兩條窄長白條,就能一眼認出負責該隊伍的英國軍官。會講幾句英文、層次較高的苦力都被提升為準下士、下士和上士,負責管理他們的同鄉。這些被挑選出來的人,根據級別的高低,分別在各自松松垮垮的衣袖上戴著繡有一根、兩根、三根白條的三角形袖章。
我屬於廈門領事館,因此必須返回那裡接受任命。這個程式費時不多,沒過幾天,我又回到了香港。我去軍事秘書處報到,他立即替我訂了一張船票,讓我乘坐“閃電”號蒸汽運輸船隨行,並叫我去拜訪部隊軍需主任,說他會給我一個鐘形帳篷和一些必要的建議。鐘形帳篷我按時領到了,至於建議,似乎沒什麼必要。我登上了那艘蒸汽船,將行李安置妥當,準備即刻啟程。
不過,隨遠征部隊去華北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前幾個月發生的一些事件。
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素有世界上最不宜居住地區之一的惡名。緊貼港後巍峨聳立的石頭山,將徐徐吹來的南風死死擋在港島外。夏季,烈日當空,酷暑難耐,即使太陽落山之後,空氣中瀰漫的那股騰騰熱氣還久久滯留,數小時都不消散。倘若雷雨過後陽光重現,空氣中便很快蒸發出令人窒息的濕氣,骯髒的水蒸氣懸浮在半山腰數日,絲毫不受習習涼風的影響。因此,數年來,居住在這裡的英國人一直覬覦對面的九龍半島,認為那個地方應該成為英國領地,允許商人們去那裡建造別墅。這樣,他們在香港賬房裡度過悶熱的白天之後,就可以去九龍享受涼爽的晚風。可是,眼下軍隊快速集結香港,當局必須在岸上找個地方安置他們。北上進程必定會有延誤,讓部隊滯留在香港港口的船舶上肯定是不可取的。九龍半島上南風徐徐,大片的沙灘具有雙重功效。來自印度的騎兵隊的馬兒,經過海上長途航行後也可以在這片沙灘上舒展一下腿腳。況且,法國人非常需要這樣一個地方,對九龍垂涎已久。在這塊繁榮富饒的殖民地上,若有一位如此危險的鄰居住在一箭之遙的地方,是對大英帝國利益最大的威脅。僅憑這一事實,也足以加速英國政府攫取九龍的行動。因此,3月,廣州領事巴夏禮先生收到指令,與兩廣總督安排租借尖沙咀,即九龍半島之事宜。第44團團長麥克馬洪則受命指揮特遣部隊直接占領九龍半島。
就在此時,謠言四起,說是法國人打算占據舟山島。還有人斷言,法國人的野心不僅於此,他們甚至覬覦台灣島。不過,當我們接到英法已經共同占領舟山島的通知時,一切謠言都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占領行動於4月21日實施。軍艦和運輸船已轉移到了舟山港口。同一天的中午時分,格蘭特將軍的一個代表團和兩位海軍上將,在一支全副武裝的海軍衛隊的護衛之下進入了定海府。他們未遇任何抵抗,長驅直人中國軍事指揮官的官邸。滿清官員發覺抵抗無益,便答應了聯軍的條件,並參加了當晚在將軍乘坐的戰船——“格拉納達”號上舉行的會議。占領定海府的方式與當年占領廣州差不多。也就是說,部隊採取軍事行動的同時,外交官則協助滿清政府官員安撫當地百姓。從舟山島的中心位置來看,舟山島整體環境優越,是軍隊補給站的理想基地。這裡臨近陸地,很容易獲取大量新鮮的出產。征戰北方一旦給養不足,這裡可以給軍需處提供物質保障,沒有任何後顧之憂。

軍事2011年最新出版書籍

軍事書籍是指關於戰爭局勢、軍事戰略動態、軍事科技和武器裝備發展、軍隊活動勢態、軍事歷史研究等等相關軍事範疇的書籍。
《偷襲珍珠港》
《1860年華北戰役紀要》
《漢法軍事技術詞典》
《對決庫爾斯克》
《夢斷馬其諾》
《血拚瓜達卡納爾》
《鷹擊不列顛》
《決戰史達林格勒》
《閃擊波蘭》
《光復菲律賓》
《地獄使者——火炮》
《戰爭的文化》
《二戰之謎》
《人質營救手——反恐人員技術指南》
《美軍戰史·海軍陸戰隊》
《東方特工在行動》
《二戰時期瀋陽盟軍戰俘營研究》
《國民黨十大特種部隊》
《國家空天安全論》
《跟著美軍上戰場——零距離解碼戰地美軍》
《軍用光學遙感》
《日落東瀛》
《搏殺中途島》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廣東海防史》
《改變世界歷史的戰爭》
《黃埔軍校完全檔案》
《風中的旗幟:歐洲近世的小國與戰爭》
《網路中心戰裝備體系》
《新戰爭》
《脫胎換骨:單兵訓練大觀》
《笑傲天下:現代戰爭奇謀妙計》
《血戰阿登》
《裝備費用——效能分析》
《循環經濟與軍隊建設》
《鏖戰阿拉曼》
《血捍莫斯科》
《大角逐——國共台灣海峽戰事揭秘》
《世界野戰軍全傳》
《全球反恐手冊:特種部隊實用指南》
《戰場收割者——機槍》
《世界輕武器精選1000》
《高校國防教育新編教程》
《資訊時代美軍的轉型計畫》
《圖說中國歷代騎兵》
《現代密碼學——原理與協定》
《魂歸大西洋》
《全球海上力量》
《橫掃西西里》
《世界戰爭全紀錄》
《大學軍事理論教程》
《軍事理論教程》
《保障信息化技術及其在工程裝備中的套用》
《馬克思恩格斯軍事思想新論》
《日本海上自衛隊》
《戰爭之手》
《大學軍事學教程》
《新軍隊》
《英國情報組織揭秘》
《近代著名軍艦寫真》
《新武器》
《數字戰場可視化技術及套用》
《突襲蘇維埃》
《反潛飛機搜潛效能評估與決策建模》
《局部戰爭戰役戰局控制論》
《軍備及其影響》
《登入諾曼第》
《納粹德國潛艇史》
《1860年征戰中國記》
《血洗綠色地獄——瓜島之戰》
《宿命的敗退》
《決勝東北》
《席捲太平洋》
《烽火亞平寧——義大利之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