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抓楊骨蔸》

一個打罵父母,很不孝順的農村青年,在看到烏鴉反哺後良心發現,但因母親誤解而碰死。後來,他被雷電擊死,鄉鄰們說他造孽過多,被龍抓了。

基本信息

作者:郭鑫

作品類型:短篇小說

正文

這個故事是我小時候聽外祖母講的,它已在家鄉一帶流傳了上百年。而且作為反面教材,也教育著家鄉一代又一代人。楊骨蔸原名已沒人知道了。骨蔸是他的乳名,因他一出生左手食指和中指就是半截,所以他父母親就叫他骨蔸。

楊骨蔸的父母都是忠厚老實農民,中年得子,對獨生兒子嬌生慣養,使骨蔸從小就脾氣暴躁、任性,有時甚至不通人性。就在骨蔸12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母親為了撫養兒子沒有改嫁,孤兒寡母地生活著。楊骨蔸長到16歲時,母親開始張羅給他說媳婦。但每提一家,都說楊骨蔸性體不全,脾氣不好,把女兒嫁給他怕受氣,所以到了20歲也沒找到媳婦。母親天天替兒子操心,可楊骨蔸天天罵母親沒本事,沒有家產錢財,才使他找不到媳婦。還經常以母親做的飯不好了為由,對母親橫加訓斥。生性軟弱的楊母總是默默忍受,不敢吭一聲。這更加助長了兒子的惡習,有時甚至還打母親。

一晃又是幾年過去了,楊骨蔸看到與自己同齡的夥伴都幾個孩子了,他還是光桿一條,愈發憋氣。常常把怨氣歸咎到母親身上,對母親非打即罵,母親身上常常青一塊紫一塊,也不敢反抗一句。楊骨蔸說不下媳婦,整天好吃懶做,還打罵母親,在村子裡出了名,誰提起楊骨蔸都說他將來要遭報應。

楊骨蔸打罵母親十多年後,終於有一天良心發現。那是有一年夏天的一個上午,楊骨蔸在一塊田裡割麥子,累了坐在地頭一棵柿子樹下休息。這時,聽見哇哇一陣叫聲,他抬頭一看,只見一隻小烏鴉嘴裡叼著一隻蟲子在餵一隻老烏鴉,大約10分鐘內一連餵了三次。烏鴉反哺的舉動使他的心靈受到了強烈震撼,心裡一陣難過。回想母親含辛茹苦將自己撫養成人,而自己卻經常對母親打罵訓斥,找不到媳婦又怨恨母親,連一隻小鳥都不如,心中悔恨無比。發誓從今以後再不打罵母親,要好好孝敬母親。

楊骨蔸正在思悔時,忽然看見老母親手裡提個罐子來給他送午飯。一隻手拄個拐杖,一隻手提個罐子,兩隻小腳艱難地走著。為了不讓母親多跑路,他便飛快地前往接母親。母親見兒子飛快地向自己跑來,不知道是來接她,誤以為嫌她送飯晚了又要打她。不如自己碰死,免得以後再受兒子打罵。便把罐子一放,一頭撞向路邊一棵大楊樹上。楊骨兜大叫了一聲“媽”,但已經晚了,可憐楊母已撞得頭破血流,倒在樹下。楊骨蔸大步跑到樹下,抱起奄奄一息的母親,大聲哭叫。母親微微睜開眼睛看了一下痛哭流涕大叫“媽媽”的兒子,微笑著慢慢地合上了雙眼。

楊骨蔸母親死了,鄉鄰們紛紛譴責楊骨蔸不忠不孝,折磨死了母親,將來一定要遭報應的,楊骨蔸聽了一句話也不說。他知道母親是被自己嚇死的,他一連哭了三天,才在鄉鄰們的幫助下安葬了母親。又過了幾天,楊骨蔸正在割麥子。只見西邊天上烏雲滾滾,電閃雷鳴,要下大雨了,他便跑到地頭那棵柿子樹下避雨。剛到樹下,只見一道閃光,一聲震天的炸雷,把楊骨蔸嚇地跪倒在大樹下,又霎時被雷電擊死。大雨過後,在附近收麥子的鄰居們,看見楊骨蔸跪在大樹下,兩手抱頭杵在地上已經死了。赤著的背上有幾道青紅色印記,便以為是他不孝敬母親,打罵母親,作惡太多被天上的“龍”抓了。

楊骨蔸不孝敬母親,做壞事被“龍”抓了的訊息不脛而走,傳遍了家鄉方圓幾十里。再後又越傳越遠,越說越圓,越說越形象。從此後,家鄉凡是對那些不孝敬父母,做壞事的人,背地裡鄉鄰們會說不得好死,會向楊骨蔸那樣被“龍”抓的。不少父母和老年人,還拿楊骨蔸作為反面教材教育子女。據說,這個反面教材還真起作用。此後,家鄉一帶不孝敬父母,打罵父母,做壞事的人越來越少,並且逐漸形成了尊老愛幼,家庭和睦,鄉鄰和諧相處的良好風氣。龍抓楊骨蔸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仍然教育著家鄉一帶又一代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