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鳥賦》

作品背景

《鵬鳥賦》文字

賈誼任長沙王太傅第三年的一天,有一隻鳥(貓頭鷹)飛入他的住宅。長沙民間認為貓頭鷹是不祥之鳥,它飛到哪家,哪家的主人不久將會死去。賈誼謫居長沙本已鬱郁不得志,又湊巧碰上此等不祥之兆,更是觸景傷情,悲痛萬分,便寫下又一漢賦名篇《鵩鳥賦》。此賦借與鵩鳥的問答,抒發懷才不遇之情,並用老莊“齊生死、等禍福”的思想來自我寬慰。《鵩鳥賦》依據道家關於一切事物都處於對立狀態中反覆變化的觀點,對禍福、死生作了極為通達的評述,企圖以此求得自己精神上的解脫。“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凶吉同域。”人們通過這些豁達的辭語,可以感覺到賈誼曠達的精神世界中,其實隱藏著深沉的悲哀。

作品簡介

單閼之歲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於坐隅兮,貌甚閒暇。異物來萃兮,私怪其故。發書占之兮,讖言其度,曰:“野鳥入室兮,主人將去。”請問於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災。淹速之度兮,語予其期。”鵩乃嘆息,舉首奮翼;口不能言,請對以臆:
“萬物變化兮,固無休息。斡流而遷兮,或推而還。形氣轉續兮,變化而蟺。沕穆無窮兮,胡可勝言!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彼吳強大兮,夫差以敗;越棲會稽兮,勾踐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說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禍之與福兮,何異糾;命不可說兮,孰知其極!水激則旱兮,矢激則遠;萬物回薄兮,振盪相轉。雲蒸雨降兮,糾錯相紛;大鈞播物兮,坱圠無垠。天不可預慮兮,道不可預謀;遲速有命兮,焉識其時。
且夫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訊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摶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賤彼貴我;達人大觀兮,物無不可。貪夫殉財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權兮,品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趨西東;大人不曲兮,意變齊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遺物兮,獨與道俱。眾人惑惑兮,好惡積億;真人恬漠兮,獨與道息。釋智遺形兮,超然自喪;寥廓忽荒兮,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兮,得坻則止;縱軀委命兮,不私與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淵止之靜,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寶兮,養空而浮;德人無累兮,知命不憂。細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作者簡介

 賈誼,又稱賈太傅、賈長沙、賈生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人,西漢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年輕時由河南郡守吳公推薦,被文帝召為博士。不到一年被破格提為太中大夫。但是在二十三歲時,因遭群臣忌恨,被貶為長沙王的太博。後被召回長安,為梁懷王太博。梁懷王墜馬而死後,賈誼深自歉疚,直至憂傷而死。其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辭賦兩類。散文如《過秦論》、《論積貯疏》、《陳政事疏》(一稱《治安策》)等都很有名;辭賦以《吊屈原賦》、《鵩鳥賦》最著。

作品賞析

 某年月日,傍晚時候,有隻貓頭鷹飛到我家裡來了,我感到很詫異,就占卜了一下,結果說‘野鳥飛進家,主人要開拔’,於是我問貓頭鷹:‘說我要走,我將走到哪裡去?你來告訴我是凶是吉吧,也好讓我有個準備。’
萬物的變化誰敢說已經了解了?禍是福的根由,福是禍的誘因,憂喜總是在一起,吉凶總是不分離。”後面舉了幾個福禍轉化的例子,然後總結說:“福和禍,就象纏在一起的亂線團,(是分不開的。)命運不可以預知,因為引起變化的原因是數不清的。”又舉了幾個例子後說:“天運不可以思量,天道不可以把握,就算明知早晚都會發生的事,又怎么能確定究竟什麼時候發生?”
“把天地比做大熔爐,造化就是爐匠,陰陽二氣生起炭火,萬物都在裡頭熔煉,(就象翻騰的銅水無法控制一樣,)或聚首、或離散、或消亡、或休息,那裡有一定的規則呢?千變萬化,沒有終結。有一天生而為人,也沒什麼可得意的,變成其它的東西,也沒什麼好哀嘆的。”後面是談了些超脫自然的態度,又說:“活著仿佛隨波逐流,死去好象休憩長眠。深邃得好象深淵潭水般幽然,漂浮得好象沒有羈絆的小舟般自在。不受到生活的拖累,在虛無中遨遊。道高德隆就沒什麼可以勞累,通曉生死就沒什麼可以憂慮。(有貓頭鷹飛進家裡,這樣的)區區小事,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這篇賦引用了很多道家思想,比如第二段中的物相轉化、福禍無常等,而第三段中熔爐的比喻,則來自於莊子,莊子在《大宗師》中引述了一則寓言:“有個銅匠在冶煉銅汁,銅汁突然跳起來說‘我將要成為干將、莫邪那樣的寶劍!’銅匠一定認為是不祥的金屬,將把它棄去不用。現在天地就象個大熔爐,萬物都在裡頭熔煉,偶爾幻化人形,就跳起來大叫‘我是人!我是人!’天地也會認為是不祥的人,將棄去不用。”其中的思想可以用一句大家都熟知的話來概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際上,整個第三段都是在渲染一種無欲無求、悠逸寧靜的生活態度,表現的是樂觀而豁達的精神世界。

作品成就

 《鵩鳥賦》是賈誼的代表作之一,是漢賦的傑出代表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