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涅槃》

《鳳凰涅槃》

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升華,稱為“鳳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著精神 ,每個經受過疼苦的人都有可能成為鳳凰。

目錄:釋義
背景
相關記載
有關詩詞

釋義

鳳凰經歷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驗,獲得重生,並在重生中達到升華,稱為“鳳凰涅磐”,以此典故寓意不畏痛苦、義無返顧、不斷追求、提升自我的執著精神

背景

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載:保護神毗濕奴點燃熊熊烈焰,垂死的鳳凰投入火中,燃為灰燼,再從灰燼重生,成為美麗輝煌永生的火鳳凰。人們把這稱作——鳳凰涅磐。涅磐是佛教教義,是梵文Nirvana的音譯,意思是“滅、滅度、寂滅、安樂、無為、不生、解脫、圓寂”,即“重生”。

鳳凰涅槃鳳凰涅槃

涅盤原意是火的熄滅或風的吹散狀態。佛家認為:"涅磐"這兩個字的意思,從淺來講,就是除盡了煩惱,到了不生不滅,永久安全和平、快樂寧靜的境界去了。佛為了教化世人,所以才出現世間,同世人一樣的生活。等到教化的事辦完了,佛就離開肉身,回到原來的境界中去。 傳說中,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樣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輪迴後它們才能得以更美好的重生。

相關記載

涅盤無名論》中的記載如下:“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何則?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人不異理也。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求,亦不離於色中求。又曰:見緣起為見法,見法為見,斯則物我不異之效也。所以至人戢玄機於未兆,藏冥運於即化,總六合以鏡心,一去來以成體。古今通,始終通,窮本極末,莫之與二。浩然大均,乃曰涅磐。經曰:不離諸法而得涅磐。又曰:諸法無邊,故菩提無邊,以知涅磐之道,存乎妙契。妙契之致,本乎冥一,然則物不異我,我不異物,物我玄會,歸乎無極,進之弗先,退之弗後,豈容終始於其間哉!天女曰:耆年解脫,亦如何久。” 

鳳凰涅槃鳳凰涅槃

 

翻譯成我們現在的語言:無名者說,達到一定境界的人必有空寂靈昧的體驗,體驗到空境,就不會在意世界萬象的事物,萬物由我心流出,執萬物與我合一,只有聖人能做到!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不掌握這個真理就不能成為聖人,反之,不是聖人也不能知道這個真理,正因為掌握了這個真理才成為聖人,所以聖人與真理契合無間,凡是聖人都不能離開這個真理!這正如般若觀照所說的色心不二,相即相離,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不二之理。從緣起法的角度來看,萬法為空,空為萬法,見佛即見法,見法即見空,諸法性空,即成見佛,物我兩忘,不一不異。所以通達空境的聖人總是勘玄機先兆,隱未來於變化,將東南西北上下六合統攝一心,過去未來同成一體。古來今往都是一樣,窮本極末,沒有二致。將浩浩然物我一心,就是涅磐。這就是佛經里說的“不離諸法而得涅磐”。又因為諸法無邊,故求得解脫也無盡,由是推知,涅磐之道在於保持契會妙理之“妙契”,有了“妙契”,乃知萬法冥然一體的真理。萬物與我沒有本質的差別,我與萬物實質一樣,物與我玄妙會通,無極是它們最後歸宿。涅磐就是進而不前,退而不後,無始無終,終始不在其間!天女說:耆年(舍利弗——引者注)的解脫也無終始。

有關詩詞

郭沫若《鳳凰涅磐》
序曲
除夕將近的空中,
飛來飛去的一對鳳凰
唱著哀哀的歌聲飛去,
鳳凰涅槃鳳凰涅槃

銜著枝枝的香木飛來,
飛來在丹穴山上。
山右有枯槁了的梧桐
鳳凰涅槃鳳凰涅槃

山左有消歇了的醴泉
山前有浩茫茫的大海
山後有陰莽莽的平原,
山上是寒風凜冽的冰天
天色昏黃了,
香木集高了,
鳳已飛倦了,
凰已飛倦了,
他們的死期將近了。
鳳啄香木,
一星星的火點迸飛。
凰扇火星,
一縷縷的香菸上騰。
鳳又啄,
凰又扇,
山上的香菸彌散,
山上的火光彌滿。
夜色已深了,
香木已燃了,
鳳已啄倦了,
凰已扇倦了,
他們的死期已近了。

鳳凰涅槃鳳凰涅槃

啊啊!
哀哀的鳳凰!
鳳起舞,低昂!
凰唱歌,悲壯!
鳳又舞,
凰又唱,
一群的凡鳥,
自天外飛來觀葬。
鳳歌
即即!即即!即即!
即即!即即!即即!
茫茫的宇宙,冷酷如鐵!
茫茫的宇宙,黑暗如漆!
茫茫的宇宙,腥穢如血!
宇宙呀,宇宙,
你為什麼存在?
你自從哪裡來?
你坐在哪裡在?
你是個有限大的空球?
你是個無限大的整塊?
你若是有限大的空球,
那擁抱著你的空間
他從哪裡來?
你的當中為什麼又有生命存在?
你到底還是個有生命的交流?
你到底還是個無生命的機械
昂頭我問天,
天徒矜高,莫有點兒知識
低頭我問地,
地已死了,莫有點兒呼吸。
伸頭我問海,
海正揚聲而鳴。

郭沫若的鳳凰涅槃郭沫若的鳳凰涅槃

啊啊!
生在這樣個陰穢世界當中,
便是把金剛石的寶刀也會生鏽!
宇宙呀,宇宙,
我要努力地把你詛咒
你膿血污穢著的屠場呀!
莫悲哀充塞著的囚牢呀!
你群鬼叫號著的墳墓呀!
你群魔跳梁著的地獄呀!
你到底為什麼存在?
我們飛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場。
我們飛向東方,
東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們飛向南方,
南方同是一座墳墓。
我們飛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獄。
我們生在這樣個世界當中,
只好學著海洋哀哭。
凰歌
足足!足足!足足!
足足!足足!足足!
五百年來的眼淚傾瀉如瀑。
五百年來的眼淚淋漓如燭。
流不盡的眼淚
洗不淨的污濁,
澆不熄的情炎,
盪不去的羞辱,
我們這飄渺的浮生,
到底要向哪兒安宿?
啊啊!
我們這飄渺的浮生,
好像那大海里的孤舟
左也是漶漫,
右也是漶漫,
前不見燈台
後不見海岸

鳳凰涅槃鳳凰涅槃

帆已破,
檣已斷,
楫已漂流,
柁已腐爛,
倦了的舟子只是在舟中呻喚
怒了的海濤還是在海中泛濫,
啊啊!
我們這飄渺的浮生,
好像這黑夜裡的酣夢
前也是睡眠,
後也是睡眠
來得如飄風,
去得如輕煙,
來如風,
去如煙,
眠在後,
睡在前,
我們只是這睡眠當中得
一剎那的風煙。
啊啊!
有什麼意思?
有什麼意思?
痴!痴!痴!
只剩些悲哀,煩惱,寂寥,衰敗,
環繞著我們活動著的死屍,
貫串著我們活動著的死屍
啊啊!
我們年輕時候的新鮮哪兒去了?
我們年輕時候的甘美哪兒去了?
我們年輕時候的光華哪兒去了?
我們年輕時候的歡哀哪兒去了?
去了!去了!去了!
一切都已去了,
一切都要去了。
我們也要去了,
你們也要去了。
悲哀呀!煩惱呀!寂寥呀!衰敗呀!
鳳凰同歌
啊啊!
火光熊熊了。
香氣蓬蓬了。
時期已到了。
死期已到了。
身外的一切!
身內的一切!
一切的一切!
請了!請了!
群鳥歌
岩鷹: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後該我為空界的霸王!
孔雀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後請看我花翎上的威光!
(氐鳥)梟: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喔!是哪兒來的鼠肉的馨香?
家鴿: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後請看我們馴良百姓的安康!
鸚鵡
哈哈,鳳凰!鳳凰!

鳳凰涅槃鳳凰涅槃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後請聽我們雄辯家的主張!
白鶴
哈哈,鳳凰!鳳凰!
你們枉為這禽中的靈長!
你們死了嗎?你們死了嗎?
從今後請看我們高蹈派的徜徉!
鳳凰更生歌
雞鳴
聽潮漲了,
聽潮漲了,
死了的光明更生了。
春潮漲了,
春潮漲了,
死了的宇宙更生了。
生潮漲了,
生潮漲了,
死了的鳳凰更生了。
鳳凰和鳴

鳳凰涅槃鳳凰涅槃

我們更生了,
我們更生了。
一切的一,更生了。
一的一切,更生了。
我們便是他,他們便是我,
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
我便是你,
你便是我。
火便是凰。
鳳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新鮮,我們淨朗,
我們華美,我們芬芳,
一切的一,芬芳。
一的一切,芬芳。
芬芳便是你,芬芳便是我。
芬芳便是他,芬芳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熱誠,我們摯愛。
我們歡樂,我們和諧。
一切的一,和諧。
一的一切,和諧。
和諧便是你,和諧便是我。
和諧便是他,和諧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鳳凰涅槃鳳凰涅槃

我們生動,我們自由。
我們雄渾,我們悠久。
一切的一,悠久。
一的一切,悠久。
悠久便是你,悠久便是我。
悠久便是他,悠久便是火。
火便是你。
火便是我。
火便是他。
火便是火。
翱翔!翱翔!
歡唱!歡唱!
我們歡唱,我們翱翔。
我們翱翔,我們歡唱。
一切的一,常在歡唱。
一的一切,常在歡唱。
是你在歡唱?是我在歡唱?
是他在歡唱?是火在歡唱?
歡唱在歡唱!
歡唱在歡唱!
只有歡唱!
只有歡唱!
歡唱!
歡唱!
歡唱!

民間故事:鳳凰涅槃

在中國的廣東省清遠市御金街,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叫作《鳳凰涅槃》。

現在廣東省清遠市“御金街”的右邊有一座小土山。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座山上有一個少林禪院,禪院裡面住著一個老禪師;這座山的南麓長著一棵有十個人張開雙臂都抱不住的梧桐樹,樹枝上棲息著一窩金鳳凰樹;這座山的北邊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長河叫北江,江的南岸有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小鎮叫橫荷鎮。鳳凰、禪師、不同民族的人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著和諧寧靜的幸福生活。

有一年,北江突然泛濫,頓時波濤洶湧,浪花翻滾,馬上就要把整個清遠地區給淹沒了,人們不約而同的扶老攜幼奔向地勢較高的御金街小土山上。洪水緊著跟這群逃亡的人群,很快就包圍了小土山和山下的梧桐樹。

高漲的洪水眼看很快就要把山下梧桐樹上的金鳳凰巢穴淹沒了,剛出卵殼不久的鳳凰雛在焦急的不停鳴叫,希望父母趕快回來救助自己。可是,兩隻金鳳凰已經飛到很遠的地方,為他們的子女們尋找可口宜吃的食物去了,對於兒女們所面臨的的危險處境而根本就不知情。因為鳳凰是非梧桐不棲,非寶地不落,非泉眼不喝,非新芽不吃;所以要飛到好遠的地方,才能找到食物。

小土山上少林禪院的老禪師在這危急時刻,帶著禪院裡面洗衣服用的大木盆子,冒著生命危險,奮不顧身的跳入水中,順著南下的水流,努力游到鳳凰巢穴。然後,一手抓住樹枝,一手抓住大木盆子,用嘴把鳳雛一個一個叼住放到大木盆子裡。鳳雛在大木盆里順流而下得救了。可是,禪師再也難以逆流回到禪院了,最終被無情的浪花捲入水底。

洪水還在高漲,惡浪還在不斷地沖刷著小土山周圍的泥土。逃難在小土山上的人們的生存空間,被高漲的洪水和沖刷泥土的惡浪壓縮的越來越小,所有的人都在面臨著生與死的抉擇。起初,人們都虔誠的跪在禪院的佛菩薩面前,祈求保佑。後來,當洪水已經侵入到禪院人們腳下的時候,很多失去理智的人都爭先恐後的搶占制高點,於是禪院的房頂和院牆都爬滿了強橫霸道的人;善良的人們仍舊跪在淺水中,祈求佛祖保佑。

禪院的房子和院牆,一方面因為因為遭受洪水浸泡而地基鬆動,另一方面因為不堪躲避在其上面的人們的擠壓而傾斜失重,突然倒塌。頓時,站立在房頂或騎爬在院牆人首先遭遇不測,慘叫和哀嚎聲充斥了整個小土山頂,血水染紅了周圍的洪水,恐怖籠罩在每一個人的心頭。

小土山在洪水浪峰的沖刷下,四周原本平緩的山坡已經全都變成了絕壁,積壓在山頂邊沿的人們稍有不慎就會墜入萬丈深淵。但是,必須要有人墜入不斷地水中,其他的人才有可能獲得生存的立足空間,這是無奈的選擇;因此,人們都拚命地向山頂的中央部分擁擠;於是,人群秩序大亂,有的人剛低頭鑽到人群的中央,還沒有來得及抬頭,就被別人揪住腦袋摁在地上被踩踏致死;有人原本就在中央又被擠到了邊沿,最終滑入水中;有的人在滑入水中之前拚命地揪住別人的手腳,結果是兩個人在推拽掙扎中一塊墜入深淵.....總之,因為秩序混亂,造成了人們不停的騷動,最終混亂踩踏所導致的死亡不次於墜入洪水濤浪的人數,洪水似乎不是在折磨這群難民,而是在考驗人們的道德底線和生存智慧。最後人們商議,決定主動應對死亡的威脅,不再被動的遭受折磨。於是人們決定讓孤寡無依的人站在最外圍,其次是老年人站在最外圍,然後是婦女和兒童站在最核心的位置。這樣一來,首先減少了無秩序的踩踏死亡;其次是讓每一個墜入深淵的人都感到很快樂和自豪,因為自己的犧牲可以換來有可能存活下來的人永久尊敬和紀念。

咆哮奔騰的洪水終於來到了金鳳凰覓食的地方,金鳳凰夫妻趕快逆流而上急速飛行救助自己的子女。可是,當他們飛到半途的時候,忽然聽到鳳凰雛的呼救聲,然後尋聲找到了自己的子女。鳳凰雛把自己獲救的經歷用鳥語告訴了父母,它們的母親金鳳聽完鳳凰雛的講述之後,為了報答禪師的救子之恩,就把小鳳凰雛交給丈夫金凰保護,自己繼續逆流飛行,直到御金街的小土山上。正好看到小土山上僅剩下幾個懷抱嬰兒的母親和一群已經完全失去父母的兒童,只見年齡大的孩子們站在最外圍毫無恐懼的依次按序跳入水中這悲壯的一幕,覺得人們可以為救一窩小金鳳凰而奮不顧身的犧牲自己生命,為什麼自己就不能為人類做一點貢獻呢?於是,金鳳降落到人群中間,讓所有剩餘的母親和兒童都爬伏在自己的脊背上抓住自己金色的羽毛,然後飛到有高山的地方,降落之後,因為體力耗盡而累死在高山上。

洪水退卻後,人們為了紀念金鳳舍己救人的功績,就在那座高山上鳳凰飛落涅槃的地方建了一座寺院,名字叫飛來寺;人們捨不得金鳳救助他們起飛的地方,就在那裡定居下來,地名就叫作御金街,意思是駕御金鳳獲得重生的地方;人們為了報答老禪師的救命之恩,就在御金街重新建起了少林禪院。

也有人傳說,金鳳的屍體最後化成了這個小城,所以清遠看上去就像一隻鳳凰,三碼頭是鳳頭,原本是弧形,只是現在建護堤弄平了,上,下廓就是清遠的鳳翅,而鳳背就是新世紀廣場所在地,(舊區府)鳳尾呢。一直從松崗路延伸到北架山了,而就在鳳凰犧牲的地方,我們稱之為起鳳里(是希望鳳凰再次起來的意思)所以清遠就叫做鳳城了。大家又知不知道廣東一共是有兩個鳳城的,除了清遠之外,順德大良也稱為鳳城,為什麼呢?據說,就是清遠的公鳳凰回來了,見到自己的妻子犧牲了,很傷心,就帶著小鳳凰飛離了這塊傷心之地,一飛就飛到了順德,所以廣東省就了了兩個鳳城,我們這個是母鳳城,順德呢,是個公鳳城來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