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遜漂流記》[小說]

《魯賓遜漂流記》[小說]
《魯賓遜漂流記》[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魯濱遜漂流記》於1719年4月25日出版,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這部小說一問世既風靡全球又歷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擁有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小說從初版至今,已出了幾百版,幾乎譯成了世界上所有各種文字。據說,除了《聖經》之外,《魯濱遜漂流記》是再版最多的一本書。該書被譽為英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成了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部不朽的名著。該書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敘事語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好作品。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魯濱遜漂流記》於1719年4月25日出版,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這部小說一問世既風靡全球又歷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擁有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小說從初版至今,已出了幾百版,幾乎譯成了世界上所有各種文字。據說,除了《聖經》之外,《魯濱遜漂流記》是再版最多的一本書。該書被譽為英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成了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部不朽的名著。該書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敘事語言通俗易懂。是一部雅俗共賞的好作品。
《魯賓遜漂流記》封面

時代背景

《魯賓遜漂流記》魯濱遜
《魯濱遜漂流記》成書於1719年左右,是18世紀英國著名作家丹尼爾·笛福(約1660—1731)受一個名叫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的海上歷險經歷啟發而寫成的。書中主人公魯濱遜在流落荒島以後所體現出來的進取精神以及挑戰自然的信心與勇氣受到了人們的廣泛推崇,而笛福也因本書的成功而被喻為“英國小說之父”。

笛福本人的生活經歷相當豐富,年輕時在多種行業中謀過職,混跡於複雜的英國政壇,甚至為政客們充當秘密情報員。年近花甲時,他提筆創作《魯濱遜飄流記》,獲得極大的成功,並因此奠定英國小說鼻祖的地位。《魯濱遜飄流記》是笛福文學作品中最有影響的一部,在世界範圍內廣泛流傳,到20世紀初,己出版譯本或模仿本至少達700種之多。

作品簡介

《魯賓遜漂流記》《魯濱遜漂流記》插圖
《魯濱遜漂流記》取材於蘇格蘭水手亞力山大·賽爾柯克(AlexanderSelkirk)獨自在荒島生活五年的真實經歷,是一部回憶錄式的冒險小說。主人公魯濱遜不安於閒適平淡,一心想到海上冒險,19歲時不顧家人反對,私自離家當了水手。遭遇暴風雨時,他曾想到放棄,但一旦適應,他便決心繼續冒險。沒多久,他們的船受到海盜襲擊,魯濱遜被海盜擄去,淪為摩爾人的奴隸,後來獲救隨葡萄牙船隻前往巴西,在巴西經營過種植園。

在一次前往非洲販奴途中,魯濱遜所乘船隻遭遇風暴觸礁,只有魯濱遜一人幸免於難,流落在一個荒無人煙的海島上,開始了長達28年2個月零19天的荒島生活。經歷初期的沮喪之後,孤獨無依的魯濱遜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設法生存,期待將來獲得營救離開荒島。他自製木排,把觸礁後尚未沉沒的船上的食物、火藥、工具等運到島上,以備使用。他搭建窩篷、狩獵捕魚、馴養山羊、種糧制磨,還自己燒陶器、縫皮衣、做麵包、鑿制獨木舟。

魯濱遜克服種種困難,在荒島上生存下來,並且詳細記錄島上所發生的每一件事。後來,魯濱遜從食人生番手中救下一個土著人,給他取名“星期五”。星期五心甘情願作他的奴隸,成了魯濱遜忠實的僕人和相依為命的同伴。最後,一艘英國船停泊在附近,魯濱遜協助船長平息船員譁變,奪回船隻,終於得以離開荒島返回英國。完整的《魯濱遜漂流記》共有三個部分,在第三部分中魯濱遜再次離家遠行。

作者介紹

《魯賓遜漂流記》《魯濱遜漂流記》
丹尼爾·笛福(DanielDefoe,1660-1731),英國小說家,新聞記者。他在西方文學發展史上占據著一個特殊的位置,被稱為“現代小說之父”。其作品主要為個人通過努力,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戰勝困難。18世紀,長篇小說興起,笛福作為西方新興資產階級的代言人,他的創作開闢了以寫實為風格,追求逼真效果的現代長篇小說發展的道路。他的小說情節曲折,採用自述方式,可讀性強。並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鬥的社會風氣。自14至15世紀新航路開闢以來,航海成為每各青年人都抱有的一種理想,其代表作《魯濱孫漂流記》聞名於世,魯濱孫也成為與困難抗爭的典型,因此他被視作英國小說的開創者之一。

笛福只受過中等教育,父親經營屠宰業。信奉不屬於英國國教的長老會教派。二十多歲時,笛福已是倫敦一個體面的商人,經營過內衣、菸酒業等等,到過歐洲大陸。1692年經商破產,不得不以其他方式謀生。他給政府當過情報員,設計過開發事業。他還從事寫作,早年以寫政論文和諷刺詩著稱,反對封建專制,主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1698年他發表了《論開發》,建議修築公路,開辦銀行,徵收所得稅,舉辦水火保險,設立瘋人院,創辦女學等。1702年他在政論文《消滅不同教派的捷徑》中用反語諷刺政府的宗教歧視政策,由於文筆巧妙,開始未被識破,發覺後被捕入獄6個月,並受枷刑示眾。他受枷刑時散發了他的長詩《枷刑頌》,諷刺法律的不公,圍觀的倫敦市民把他奉為英雄。1704年至1713年,他為哈利主辦《評論》雜誌,製造輿論,蒐集情報。1719年笛福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魯濱孫飄流記》,大受讀者歡迎。接著出版了《魯濱孫飄流續記》。1720年他又寫了《魯濱孫的沉思集》。此後還相繼發表了《辛格爾頓船長》(1720)、《摩爾·費蘭德斯》(1722)、《傑克上校》(1722)和《羅克薩娜》(1724)等長篇小說以及《彼得大帝》(1723)等傳記

經典片段

《魯賓遜漂流記》漂流記中的費爾南德斯群島
於是我就像一個沒有頭腦的傻瓜一樣進行起造船的工作。我對於這個計畫非常滿意,再也不去研究一下它是否可以實行。其實我並不是沒想到過下水的困難,不過我對於自己的懷疑總是用這種愚蠢的答案擋回去:“讓我先把它做成了再說;做成之後,我敢保一定可以想出個什麼辦法來解決它。”

這是一個最荒謬的辦法;但是我心裡已經著了迷,便不顧一切地去進行工作。我砍倒了一棵杉樹。我相信連所羅門造耶路撒冷的聖殿時也沒有用過這樣大的木料。在靠近樹根,它的直徑是五尺一寸,在二十二尺的末端,它的直徑是四尺十一寸,然後慢慢細下去,分成一些枝子。我費了無數的勞力,才把這棵樹砍倒,我花了二十二天的工夫去砍它的根部。又花了十四天的工夫,使用了大小斧子和一言難盡的勞力,才把它的樹枝和它那四面張開的巨大樹頂砍了下來、然後,我又花了一個月的工夫把它颳得略具規模,成為船底的形狀,使它可以船底朝下浮在水裡。又花了將近三個月的工夫把它的內部挖空,把它做得完全像一隻小船。我做這一步的時候,並不用火去燒,只用槌子和鑿子把它一點一點地鑿空,一直把它造成一個很體面的獨木舟,其大可以容納二十六個人,因此可以把我和所有的東西裝進去,我完成這個工程之後,對它非常滿意……

作品評價

《魯賓遜漂流記》福笛的另一作品
《魯濱遜漂流記》是十八世紀英國四大著名小說家之一的丹尼爾·笛福(1660?-1731)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學創作的里程埤,同時也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實主義小說。作品一出版就風靡英國,特別是在水手、士兵、小商販、小工匠及其他小資產者中廣為傳閱。

當時有個批評家帶著嘲諷的口吻說:“老婆子們只要買得起書,沒有一個不買這部‘生平與遭遇’作為傳家之寶的。”甚至有人將《魯濱遜漂流記》與《聖經》相提並論。

有故事為證:一天,一場罕見的暴風雨襲擊了一個偏避的小村莊,村里唯一識字的小木匠被叫去念《聖經》,以此來安慰驚恐不安的村民們。由於慌張,小木匠錯拿了《魯濱遜漂流記》,因為當時這本書正好和《聖經》緊挨著放在同一個書架上。小木匠讀了一大段後,人群早已慢慢安靜下來了。

至十九世紀末,在英、法、德、意、荷等國家已有各種不同的版本、譯本甚至仿作達七百種之眾,至今仍是雅俗共賞的世界名著

《魯濱遜漂流記》是根據真人真事加以改編創作的。1704年9月,一個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被船長遺棄在南美洲大西洋中的安·菲南德島上,在這個荒無人煙的海島上度過了四年零四個月。當他被發現時已成了一個野人,甚至忘記了人類的語言。塞爾柯克的傳奇經歷引起公眾的關注,報紙上也刊登了一些關於塞爾柯克在荒島上的孤獨生活的情況。笛福以塞爾柯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把自已多年來的海上經歷和體驗傾注在人物身上,並充分運用自已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文學加工,在他快年屆六十時創作了這部妙趣橫生、雅俗共賞、老少鹹宜的傳記體小說,為自已博得了“英國和歐洲小說之父”的美譽。

《魯濱遜飄流記》引起許多作家競相模仿,同時代的英國作家斯威夫特著名的《格列佛遊記》就受了它的影響。盧梭在《愛彌兒》中曾將它作為愛彌兒5歲時的必讀書:此書不僅深受青少年的喜愛,許多思想家也常常從中汲取養分,馬克思恩格斯就曾多次引用魯濱遜的故事來分析資產階級的本性。《魯濱遜飄流記》的確是一部雅俗共賞的文學名著。

相關趣典

《魯賓遜漂流記》《魯濱遜漂流記》
十八世紀初,在英格蘭的大街小巷,人們到處議論著一個傳奇的人物,講述著一個離奇的故事:1704年,水手塞爾科克登上了一艘海盜船去尋找寶物,沒想到,中途與船長發生了爭吵,結果被遺棄在一個荒島上,隨身只帶了一點武器與一本《聖經》。彈藥用完之後,他只好靠快跑追捕山羊,徒手覓食,過著茹毛飲血般的原始生活,後來,他居然跑得比一般的獵狗還快。就這樣,他一個人在荒島上生活了下來,直到四年以後,航海的人們發現了他……

1711年,塞爾科克回到了倫敦,並在報刊上講述了自己的經歷,他成了聞名一時的人物。他沒想到的是,這段傳奇般的冒險經歷激發了一個作家的靈感,不久,以他的故事為原型的小說就發表了,這部小說被後人尊奉為十八世紀歐洲現實主義小說的奠基之作,進而成為文學史中的傳世之作。那位才華橫溢的作家便是丹尼爾·笛福——人稱“英國與歐洲小說之父”,那部經典之作便是膾炙人口的《魯濱遜漂流記》。

同名影片

《魯賓遜漂流記》《魯賓遜漂流記》
中文名稱:《魯賓遜漂流記》/《荒島餘生》
英文名稱:Las Aventurasde Robinson Crusoe
看點:經典小說改編,強烈生存的意志可以出現奇蹟
導演:路易斯,布紐爾
主演:丹·奧赫里奇
類型:冒險動作片
地區:墨西哥
片長:90分
語言:英語

根據著名經典小說改編而成,由西班牙大導演路易斯.布紐爾執導。十七世紀,一名英國青年因沉船而流落在南美的一個荒島,在島上獨個兒自力更生,後來又救了一名黑人奴隸星期五,教會了他文明的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