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四友志》

鬼谷四友志又名《孫龐演義七國志全傳》,全書三卷,每卷又分上下卷,實為六卷,即六回,有清代刊本。書署作者為楊景淐,然其生平事跡無可考。本書敘寫戰國時孫臏與龐涓鬥智、蘇秦與張儀連橫合縱的故事。孫、龐、蘇、張四人乃鬼谷子之弟子,故稱“鬼谷四友”。將孫臏、龐涓事寫入小說,此前有《樂毅圖齊平話》、《列國志傳》、《孫龐鬥志演義》等書。楊景淐編撰本書,在參考前人創作的基礎上,盡刪前書荒誕離奇、有乖史實之處;同時,加入蘇秦、張儀故事。然“鬼谷四友”雖合為一書,但仍分兩段講述。小說結構嚴謹,情節驚險,人物豐滿,文字也通俗易懂

基本信息

簡介

鬼谷四友志又名《孫龐演義七國志全傳》,全書三卷,每卷又分上下卷,實為六卷,即六回,有清代刊本。書署作者為楊景,然其生平事跡無可考。本書敘寫戰國孫臏龐涓鬥智、蘇秦與張儀連橫合縱的故事。孫、龐、蘇、張四人乃鬼谷子之弟子,故稱“鬼谷四友”。將孫臏、龐涓事寫入小說,此前有《樂毅圖齊平話》、《列國志傳》、《孫龐鬥志演義》等書。楊景淐編撰本書,在參考前人創作的基礎上,盡刪前書荒誕離奇、有乖史實之處;同時,加入蘇秦張儀故事。然“鬼谷四友”雖合為一書,但仍分兩段講述。小說結構嚴謹,情節驚險,人物豐滿,文字也通俗易懂。......

內容

話說河南省在京都西南千五百四十里,開封郡為省會。東西距千二百二十里,南北距千二百九十里。東界江南場山,西界陝西潼關,南界湖北黃安,北界直隸成安,東南界江南穎州,西南湖北襄陽東北山東曹縣西北山西遼州。九府十州九十九縣,士民輻輳,商賈繹絡,太平景象,舉一可知其他。
且說河南府地面,東有汜水,西連陝州,南並南陽,北通孟縣,背河沂流左伊右瀍,居天下之中。離省城三百八十里,領管十縣,其地所出,有數種佳品,曰:
點錫,綿綢,牡丹,瓷器,酸棗,
羌桃,大戟,麝臍,花綾,旋覆花。
郡城東南隅即嵩山之麓。縣屬登封,在古七國時,乃周之陽城,有一處地面名曰鬼谷。以其山深樹密,幽不可測,似非人之所居,故云鬼谷。內中有一隱者,自號道鬼谷子。相傳姓王名栩,乃是晉平公時人,初時在雲夢山與宋人墨翟一同採藥修道。那墨翟不喜娶妻子成家立業,發誓立願雲遊天下專一濟人。利物拔其苦厄,救其危難。此乃修身養性的大題目,不比那凡人在著名利中鑽轉。
那王栩與墨翟分別之後,也不居雲夢山中,就隨意遊玩,尋山問水。一日來到這鬼谷山上,見有此天造地設的去處,便潛住其中,人但稱他為鬼谷先生。不想那鬼谷子才學淵深,通天徹地,兼及幾家學問,人不能較量。你道他那幾家學問?
一日,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古往察來,言無不驗;
二日,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在陣行兵,鬼神莫測;
三日,遊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
四日,出世學,修真養性,服食引導,祛病延年,沖舉可俟。

這先生既知仙家沖舉之術,為何屈身世間,不去獨自料理自家?只為要度幾個聰明弟子,同歸仙境。所以,他借這個鬼谷棲身。初時偶然入市,為人占卜,所言吉凶,休咎應驅如神。漸漸有人慕學其術。先生只看來學者資性,近著那一家學問,便以其事授之,一來成就些人才,為七國之用。二來就訪求仙骨,共理出世之事。他住在這谷中,也不計年數。弟子來就學者,不知多少。先生來者不拒,去者不迫。就中單說同時四個有名的弟子,你道是誰人?卻就是那:
孫臏龐涓
蘇秦張儀
那孫臏,乃齊國人,孫武之孫。張儀、龐涓俱魏國人。惟蘇秦近居洛陽。臏與涓結為兄弟,同學兵法;秦與儀,結為兄弟,同學遊說。各為一家之學。

那龐涓學兵法,三年有餘,自以為能。忽一日,為汲水故,偶然行至山下,聽見路人傳說,魏國厚幣招賢,訪求將相。龐涓心動,汲了水來放下,欲辭先生下山,往魏國應聘,又恐先生不肯放去,心下躊躇,欲言不言。先生見貌等情,早知其意,笑謂龐涓道:“你時運已至,何不下山,求取富貴。”龐涓聞了先生之言,正中其懷。向前跪而請道:“弟子正有此意,未審此去可得意否?”先生道:“你去摘取山花一枝,我為你占之。”

龐涓領命下山,尋取山花。此時正是六月炎天,百花開過,沒有山花。龐涓左盤右轉,尋毅多時,止覓得草花一莖,連根拔起,欲待呈與先生。忽又想道,此花質弱身微,不為大器,便棄擲於地。又往他處,尋覓了一回,可怪絕無他花。只得轉身將先前所取草花,藏於袖內,回復先生道:“山中沒有花枝。”先生道:“既沒有花,你袖中所藏何物?”涓不能隱諱,只得取出呈上。其花離土方久,又經日色已半萎矣。先生道:“你知此花之名乎?乃馬兒鈴也。一開十二朵,為汝榮盛之年數,采於鬼谷,見日而萎,鬼傍加委,汝之出身必於魏國。”龐涓暗暗稱奇。先生又道:“但你不合見欺,他日必以欺人之事還被人欺,不可不戒。我有八字,你牢記在心:遇羊而榮,遇馬而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