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紅樓夢》

《題紅樓夢》

三尺玉羅為手帕,無端擲去又拋來。 可奈金殘玉正愁,淚痕無盡笑何由。 忽然妙想傳奇語,博得多情一轉眸。

題紅樓夢

富察明義的詩,收在《綠煙瑣窗集》中。寫定的時間約在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府。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惜其書未傳,世鮮知者。余見其鈔本焉。

題紅樓夢二十首 (清)富察明義

其一
佳園結構類天成,快綠怡紅別樣名。
長檻曲欄隨處有,春風秋月總關情。

大觀園,快綠怡紅是指寶玉的寓所“怡紅院”,本來寶玉起名是“紅香綠玉”,因為“一入門,兩邊都是遊廊相接。院中點襯幾塊山石,一邊種著數本芭蕉;那一邊乃是一顆西府海棠,其勢若傘,絲垂翠縷,葩吐丹砂。”後元春遊幸大觀園,“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寶釵語)。

其二
怡紅院裡斗嬌娥,娣娣姨姨笑語和。
天氣不寒還不暖,曈曨日影入簾多。

這個就是寫寶玉的怡紅院,丫頭們一片嬉笑玩鬧的景象。這寫的是七十回春日的早晨,晴雯和麝月按住芳官撓痒痒,寶玉也跟她們鬧著玩,李紈的丫頭碧月說,“倒是這裡熱鬧,大清早起就咭咭呱呱玩到一處”。

其三
瀟湘別院晚沉沉,聞道多情復病心。
悄向花陰尋侍女,問他曾否淚沾襟。

《題紅樓夢》瀟湘院

瀟湘院是黛玉的寓所,黛玉最愛“那幾竿竹子隱著一道曲欄,比別處更覺幽靜”,連賈政都覺得“若能月下坐此窗下讀書,不枉虛生一世”。
後面說“悄向花陰尋侍女”大約是指“慧紫娟情辭試忙玉”的情節。

其四
追隨小蝶過牆來,忽見叢花無數開。
盡力一頭還兩把,扇紈遺卻在蒼苔。

《題紅樓夢》寶釵撲蝶
寶釵撲蝶,具體是“滴翠亭楊妃戲彩蝶”一節。“寶釵撲蝶”對應的是“黛玉葬花”,都是寫美人兒的風流姿態的。不過我看現在的書里竟然沒有多少筆墨,只有短短的一段,就轉到小紅和墜兒的對話去了。記得張愛玲說是刪去了,具體的說法等我找找再寫上來。
其五
侍兒枉自費疑猜,淚未全收笑又開。
三尺玉羅為手帕,無端擲去又拋來。
《題紅樓夢》題帕三絕

寶玉挨打後遣晴雯給黛玉送羅帕的情節,也就是“情中情因情感妹妹”一節。寶玉挨打後黛玉去看他,“眼睛腫得桃兒一般,滿面淚光”,“無聲之泣,氣噎喉堵”,收到晴雯拿來的“兩條半新不舊的兩條手帕子”,明白過來之後,一時間“神魂馳盪”,寫下了《題帕三絕》。
其實,古時候男女之間私相傳遞物品是很可怖的一件事,有關風化、落人把柄。紅樓夢寫得算大膽了。
其六
晚歸薄醉帽顏欹,錯認兒嗔玉狸。
忽向內房聞語笑,強來燈下一回嬉。

《題紅樓夢》寶玉醉酒
攲:
1、讀音qī,傾斜:“~帆側柁入波濤。”
2、讀音yǐ,古通“倚”,斜靠著:“~枕聽鳴蛙。”
3、讀音jī,持箸取物。
我選第2個解釋,因為我猜那個“帽顏”可能指“帽檐”,說寶玉喝醉了,帽子有點歪了。

猧兒:
讀音wō,小狗:“鸚鵡飢亂鳴,嬌~睡猶怒。”

玉狸:
應該是指“玉面狸”:狸的一種,又稱牛尾狸,果子狸;面白色,尾似牛,喜吃果實,捕鼠勝於貓。
開始我以為是指《西遊記》里那種玉面狐狸精。。。汗!

寶玉喝醉的情節好像就有三次,一次是和黛玉一起在薛姨媽家喝酒,“探寶釵黛玉半含酸”一節;一次是呆霸王薛蟠找寶玉過生日,“蜂腰橋設言傳心事”一節;還有一次就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也是薛蟠找寶玉喝酒。
我覺得應該指“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一節。因為這一節里有寶玉喝醉了回到怡紅院,錯將乘涼枕塌上的晴雯認作襲人的情節描寫。

後面“強來燈下一回嬉”,好像現在的版本里沒有寫。我不夠純潔,並學張愛玲一樣猜想,是不是指“強襲人同領警幻所訓雲雨之事”。這一節在明義看到的版本里是接著“撕扇子作千金一笑”的,後來在修改中才挪到前面去的。

其七
紅樓春夢好模糊,不記金釵正幅圖。
往事風流真一瞬,題詩贏得靜工夫。

《題紅樓夢》寶玉游太虛幻境

寶玉游太虛幻境,與警幻仙姑的妹子同領風流兒女之事;後來在大觀園題詩的時候,看到玉石牌坊,忽然心有所動。
有道理。

其八
簾櫳悄悄控金鉤,不識多人何處游。
留得小紅獨坐在,笑教開鏡與梳頭。

在今天的紅樓夢中,我們看到的是寶玉給麝月梳頭,而周汝昌對這首詩的解釋是:小紅指丫頭,是個通稱;張愛玲不這么看,她覺得這一節是最初有的,後來刪了,把梳頭一情節給了麝月。
我認可張愛玲的分析,周汝昌有時候固執得可恨。

其九
紅羅繡纈束纖腰,一夜春眠魂夢嬌。
曉起自驚還自笑,被他偷換綠雲綃。

《題紅樓夢》蔣玉菡情贈茜香羅
這個當然是襲人,“蔣玉菡情贈茜香羅”一節。馮紫英請客寶玉、薛蟠,小旦蔣玉菡、妓女雲兒作陪。寶玉與蔣玉菡惺惺相惜,互贈信物,寶玉取下玉玦扇墜贈蔣,蔣把北靜王贈與的茜香國女國王的貢物大紅色汗巾子(腰帶)送與寶玉。寶玉回家,襲人問起來,寶玉才想起那松花巾子是襲人的,就趁著襲人睡覺之時,把那茜香羅大紅汗巾子繫於襲人腰間。後來襲人嫁與蔣玉菡,看到自己那條松花汗巾子才知道原來寶玉當初是把汗巾子給了此人。

松花:漢典里解釋為“嫩綠色”或“松花般的嫩黃色”。(反正顏色是夠俏的。)

後來寶玉央鶯兒給打絡子,專門問汗巾子打什麼顏色絡子好看,就問了大紅色的和松花色的。鶯兒說,大紅的須黑絡子或石青的才壓得住,松花配桃紅。當時松花的汗巾子是已經送給蔣玉菡了,而寶玉剛剛因為忠順王長史官來賈家向寶玉問琪官蔣玉菡的下落而被暴怒的賈政狠揍了一頓,差點打死。寶玉竟然傷口未愈,就已經琢磨打絡子送蔣玉菡了,真是本性難改啊!
(這一段是根據現在的版本而發的感慨,也許早本未必如此。)

其十
入戶愁驚座上人,悄來階下慢逡巡。
分明窗紙兩璫影,笑語紛絮聽不真。

這首沒看懂是指什麼情節。好像有人擔心進門後會驚到屋裡人,自己在院內徘徊,屋內笑語連連,卻聽不清在說什麼。
記得寧府的尤氏一次從榮府回到家,賈珍聚集宗族子弟喝酒尋歡,尤氏在床下聽了半晌。可是當時尤氏並未有什麼愁心事啊,情緒和詩中不符。
以後看看別人是如何理解的吧。

又,看天涯說這一段是寫元宵節,鴛鴦來找襲人說話,寶玉回到怡紅院怕驚動鴛鴦-----此時的鴛鴦已經立下不嫁人的誓言,所以總遠著寶玉,因此寶玉就沒進屋;可是鴛鴦和襲人的話寶玉卻都聽得真真的,而且她們倆都是新近喪母,所以談不上“笑語紛絮聽不真”。

其 十一
可奈金殘玉正愁,淚痕無盡笑何由。
忽然妙想傳奇語,博得多情一轉眸。

可奈:可恨、怎奈。

金殘玉正愁,不解,也許是金玉之說;淚痕無盡,也許是指黛玉,她總是多淚。妙想傳奇語,也許是寶玉苦思冥想出什麼故典來給黛玉開心。書里好像就是“意綿綿靜日玉生香”一節里,寶玉想出“揚州黛山林子洞”的故事來給黛玉解午睡能稱得上“妙想奇語”吧。其他沒想出來。

其 十二
小葉荷羹玉手將,詒他無味要他嘗。
碗邊誤落唇紅印,便覺新添異樣香。

《題紅樓夢》白玉釧親嘗荷葉羹
自然是“白玉釧親嘗荷葉羹”一節了。有玉釧自然有金釧,看來這兩個人物是早本就有的了。
寶玉跟金釧調笑,被王夫人看到,逐金釧,金釧羞憤投井,後王夫人把金釧的月銀讓玉釧拿了,“吃個雙份兒”算作補償。寶玉也很內疚,所以玉釧來送荷葉羹時候,寶玉一定要玉釧先嘗嘗;不小心粥燙了寶玉的手,寶玉卻還問玉釧燙疼了沒有,結果被來提親的傅家的僕人嘲笑呆氣。

詒:讀音dài, 欺詐:骨肉相~。~騙。
寶玉想要玉釧嘗粥,就騙她說“一點味兒也沒有,你不信,嘗一嘗就知道了”。“玉釧真就賭氣嘗了一嘗”。所以說“詒他無味要他嘗”。
而“碗邊誤落唇紅印”,應該是詩人的猜想。

其 十三
拔取金釵當酒籌,大家今夜極綢繆。
醉倚公子懷中睡,明日相看笑不休。

《題紅樓夢》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這是“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節。不過今本並不是金釵來作酒籌的,而是用象牙籤子占花名。那個在公子懷中睡的丫頭,應該是正旦芳官,而且是本來沒有在寶玉身邊睡,是襲人給搬過去的 ---- 好陰險的怡紅院頭牌!

其 十四
病容愈覺勝桃花,午汗潮回熱轉加。
猶恐意中人看出,慰言今日較差些。

在今本里,面勝桃花一節是在寶玉挨打贈帕後,黛玉作了《題帕三絕》,然後“覺得渾身火熱,面上作燒。。。只見腮上通紅,自羨壓倒桃花,卻不知病由此萌”。
後三句倒不記得哪裡有寫,只知道題帕後一章節的末尾寫道:“只聽得黛玉在院內說話,寶玉忙叫‘快請’。 ”然後就是“要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再後一章也沒提了。也許是這個地方的情節有寶玉問黛玉身體狀況的細節?

其 十五
威儀棣棣若山河,還把風流奪綺羅。
不似小家拘束態,笑時偏少默時多。

棣棣:讀音dì dì,雍容閒雅貌。《詩·邶風·柏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毛 傳:“棣棣,富而閒習也。”
(我上來還以為讀音是li,bs自己先)

綺羅:讀音qǐ luó,1.泛指華貴的絲織品或絲綢衣服。2.指穿著綺羅的人。多為貴婦﹑美女之代稱。3.形容詩風華麗柔靡。4.指華美的帷帳。5.指繁華的生活。
不過我覺得是指富貴中人。

這首詩大概的意思是此人儀態雍容,比富貴的人還風流倜儻,沒有小家子的那種扭捏拘束,但是不愛笑,沉默居多。
看來此人身份不是貴族,只是一平民,但儀態雍容大度、風流倜儻,現在說來那就是一個大帥哥,像西藏活佛那樣帥呆了酷斃了!
還能有誰呢?琪官蔣玉菡是也!
也許現在我們可以理解寶玉冒著被父親打死的危險,也要與他相交了。真是要色不要命啊!

有朋友關於此詩提出疑問,說為什麼是琪官而非柳湘蓮。
我當時也想到柳湘蓮了,因為柳湘蓮有冷郎君的雅號。不過仔細對照書中此二人的情節,他們差別還是挺大的。

二十八回《蔣玉菡情贈茜香羅》一段,“寶玉見他嫵媚溫柔,心中十分留戀”,寶玉還問“。。。有一個叫琪官的。。。如今名馳天下,我獨無緣一見”。

蔣玉菡在贈寶玉大紅汗巾子的時候提到,“這汗巾子是茜香國女國王所貢之物,夏天繫著,肌膚生香,不生汗漬.昨日北靜王給我的,今日才上身.若是別人,我斷不肯相贈. ”

這裡可見,琪官雖是一個戲子,但是為北靜王、賈寶玉等貴族子弟青睞並與之交往;而北靜王和賈寶玉又是什麼樣的人物呢?且看第十五回的描寫,北靜王是“面如美玉,目似明星,真好秀麗人物”,寶玉呢,是“面若春花,目如點漆”,他們都是龍駒鳳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說琪官“不似小家拘束態”是比較恰當的。

說到柳湘蓮,四十七回有段文字,“世家子弟,讀書不成,父母早喪,素性爽俠,不拘細事,酷好耍槍舞劍,賭博吃酒,以至眠花臥柳,吹笛彈箏,無所不為。因他年紀又輕,生得又美,不知他身分的人,卻誤認作優伶一類。”活脫脫一個放浪形骸的美少年,所以說他“笑時偏少默時多”未必合適。

再看他交往的人,“那賴大之子賴尚榮與他素習交好”,“且賈珍等也慕他的名”。寶玉與他也好,但是和琪官又有些不同。和湘蓮的兄弟情分多些,和琪官的斷臂情分多些。

其實從薛蟠與此二人的關係也可以一窺端倪。
薛蟠可以在酒席中大喊大嚷“誰放了小柳兒走了”,但是看見琪官和寶玉那裡交換汗巾子,也只能抓住兩個人一起叫嚷,並不敢輕薄琪官。薛蟠自己也說,“那琪官,我們見過十來次的,我並未和他說過一句親熱話”。所以琪官和湘蓮雖類似,卻仍有不同。

其 十六
生小金閨性自嬌,可堪磨折幾多宵。
芙蓉吹斷秋風狠,新誄空成何處招。

《題紅樓夢》芙蓉女兒誄

這是寫晴雯,後兩句話是指寶玉為她寫的《芙蓉女兒誄》,前兩句話按照張愛玲的理解是早本的晴雯原是賈府的家生奴才,家是在府內的,就像金釧那樣。晴雯打小就跟著寶玉,所以“性自嬌”。
多說一句,晴雯和金釧是後來分開的兩個角色,原來是一個人物。對這個感興趣的tx請看《紅樓夢魘》的四詳、五詳。當然這只是張愛玲的個人分析。
其 十七
錦衣公子茁蘭芽,紅粉佳人未破瓜。
少小不妨同室榻,夢魂多個帳兒紗。

蘭芽:蘭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
破瓜:1.舊稱女子十六歲為"破瓜"。"瓜"字拆開為兩個八字即二八之年故稱。2.瓜字分開為"八八"兩字舊又因用作六十四歲的代稱。3.喻女子破身。

這首詩在《紅樓夢魘》中也分析到了,見五詳。我不過是轉述一下。
周汝昌認為這是寫寶玉娶了寶釵後,兩人始終未同房。(《紅樓夢新證》)張愛玲當然不同意,她認為仍是寫晴雯。我信張愛玲。
張愛玲的論據包括:
1、《芙蓉誄》有“紅綃帳里,公子多情”;又寫晴雯去後,“蓉帳香殘,嬌喘共細言皆息”。“嬌喘”是指病中呼吸困難。
2、“夢魂多個帳兒紗”,是睡夢中都多嫌隔著帳子,聯繫“少小不妨同室榻”,只有晴雯有時候同榻,也有時候同室不同榻。
3、上首詩寫晴雯屈死,此詩接著替晴雯剖白,雖“同室榻”,並無沾染。稱十六歲少女為“紅粉佳人”並無不合,尤其是個“妖妖趫”的婢女(王善保家的語)。如果是寫寶釵婚後,夫婦當然“同室榻”,為什麼“不妨同室榻”。

其 十八
傷心一首葬花詞,似讖成真自不知。
安得返魂香一縷,起卿沉痼續紅絲?

沒什麼異議,當然是黛玉。 這樣看來黛玉在早本里應該是病逝的。

其 十九
莫問金姻與玉緣,聚如春夢散如煙。
石歸山下無靈氣,縱使能言亦枉然。

金玉姻緣破滅,通靈寶玉也無奈。
“能言”是指開篇說的青埂峰下一塊補天石“便口吐人言”。
大概這是對紅樓夢結局的感慨吧。

其 二十
饌玉炊金未幾春,王孫瘦損骨嶙峋。
青娥紅粉歸何處,慚愧當年石季倫

石季倫:晉石崇字季倫以生活豪奢著稱。後世詩文中每用以喻指富豪。不過這裡用的卻是綠珠跳樓自殺,“效死於君前”的行為。
石崇因綠珠而被孫秀假傳皇帝詔令逮捕,石崇對綠珠說“我因你而獲罪”,綠珠流淚說“願效死於君前”,然後跳樓自殺身亡,石崇也被處死。
石崇雖死,綠珠作為侍妾卻能忠心效死;對比之下,寶玉的襲人卻在賈府敗落後離去。所以說“慚愧當年石季倫”。

前兩句是說,富貴的日子沒有幾年,當年的紈絝公子就破落到吃不飽穿不暖的地步了
(《綠煙瑣窗集》七言絕句,據1955年文學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明義資料

清人明義,著有詩集《綠煙瑣窗集》。其中有《題紅樓夢》絕句二十首,歷來為紅學家們所重視。明義姓富察氏,字我齋,滿洲鑲黃旗人,生卒年不詳。

據吳恩裕考證大概生於乾隆五年左右。他是傅恆之兄傅清的兒子,傅恆一家在乾隆時出將入相,烜赫一時,而明義本人則終身擔任上駟院侍衛一職。

關於富察氏

滿清八大姓氏之一。
見於《皇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又作"傅察","富爾察".女真最古老的姓氏,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蒲察.金舊姓"蒲察",以部為氏.蒲察,乃遼代女真舊部,勢力強大.金朝時期,為女真黑號之姓第二姓,與皇室世代姻親.金元時,曾冠漢字姓李.
該族世居沙濟(遼寧省新賓),界凡,葉赫,蜚優城,額宜湖(待考),扎庫塔,長白山,訥殷等地.所冠漢字姓富,傅,禮,石,譚,馬,沙,付,慶,寧,李等.其中,世居沙濟的漢字姓"沙";世居訥殷的漢字姓"傅".
金朝著名人物有:金肅宗靖宣皇后,睿宗欽慈皇后,蘭陵郡王,東京留守,太祖駙馬蒲察石家奴,平章政事蒲察通,參知政事兼左副元帥蒲察官奴.
清朝著名人物有:太祖繼妃,乾隆孝賢純皇后,乾隆哲憫皇貴妃,乾隆太妃,同治淑慎皇貴妃,孝賢純皇后之父總管李榮保,傅恆,福靈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長安,都為一時炙手可熱的人物."龍翰福先生"傅敏家族,大學士阿蘭泰家族,都極有名望.
此外,舊巴爾虎,錫伯族亦有此姓.應為女真後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