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青山》

《非洲的青山》

1933年11月至1934年2月,海明威攜第二任妻子波琳·菲佛和好友卡爾等一同前往東非的肯亞去打獵。回來後,海明威表示要寫一部“絕對真實的書”,與“虛構的作品媲美”,於是就有了這部《非洲的青山》。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海明威以驚人的記憶,精湛的筆法,再現了非洲深山老林里的打獵經過,讓讀者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到作者與動物鬥智鬥勇的驚險場面,聆聽到非洲獨有的猩吼;同時,海明威生動地描述了自己與卡爾競爭的過程中表現出的好勝心和妒忌心,毫不留情地“解剖”了自己,表現了男子漢的坦誠。書中一段關於評論界對作家捧殺與棒殺的論述,今天讀來倍感親切。

作者簡介

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

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1961),美國小說家。中學畢業後開始在《星報》做新聞記者工作。代表作有《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1954年獲得第五十四屆諾貝爾文學獎。海明威被譽為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並且是“新聞體”小說的創始人,他的筆鋒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

圖書目錄

譯本序

卷首語

第一部追獵與對話

第二部記憶中的追獵

第三部追獵與失敗

第四部以追獵為幸福

海明威的作品

海明威,美國小說家。代表作有《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1954年獲得第五十四屆諾貝爾文學獎。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