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時代里》

《在我們的時代里》

《在我們的時代里》是海明威的成名作 ,表現了海明威的文學革新思想。本文試圖闡釋《在我們的時代里》的主題、人物形象、對女性的態度及其藝術表現諸方面 ,從而論證該小說集預示了海明威此後創作的美學思想、文體風格和寫作技巧。它是海明威成功的基石。

簡介

圖書封面圖書封面

在我們的時代里》是海明威的第一部主要作品。他將隨筆插入短篇小說中間是精心的安排,其目的是突出整體性。雖然短篇小說的結構互不連貫,但是主題是一致的。這部短篇小說集預示海明威存在主義的基本語調和其創作的規律性發展。作品中海明威塑造了一個叫做尼克·亞當斯的孩子,他一直在成長著並學習人生。海明威不動聲色極其冷靜地傳達了這樣一句話:在我們的時代里,沒有和平和幸福,只有暴力和死亡。

作者介紹

海明威海明威

歐內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l899~1961)美國小說家。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豐碑,1954年度(第五十四屆)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新聞體”小說的創始人。早期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著稱。他風格獨特,文體簡潔,在歐美很有影響。

海明威於1899年7月21日生於伊利諾斯州芝加哥附近的奧克帕克村。他的父親是醫生,有時帶他一起出診,培養他對於釣魚、打獵等戶外活動的興趣。他的母親愛好藝術,因而他從小也愛好音樂繪畫。1917年中學畢業前夕,美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他因患眼病未能入伍。同年10月,他進堪薩斯市《星報》擔任見習記者,報社提出“用短句”、“用生動活潑的語言”等要求,使他受到初步的文字訓練,對日後形成他簡練的文體產生了影響。

1918年5月,海明威參加志願救護隊,擔任紅十字會車隊的司機,在義大利前線身受重傷。1919年初回到家鄉,練習寫作。1921年去多倫多,擔任特寫記者。數月後去歐洲擔任《星報》駐歐記者,撰寫關於日內瓦與洛桑國際會議的報導以及希土戰爭的電訊。1924至1927年擔任赫斯特報系的駐歐記者。

海明威駐歐期間,一直堅持寫作。他通過作家舍伍德·安德森的介紹結識了僑居巴黎的美國女作家格特魯德·斯泰因和詩人埃茲拉·龐德。斯泰因鼓勵他寫作,並開導他如何寫得精練和集中。1922年,他開始在報刊上發表作品,包括寓言、詩歌和短篇小說。1923年出版第一個集子《三個短篇和十首詩》。1924年在巴黎出版另一個集子《在我們的時代里》,包括18個短篇,發行量甚少,影響不大。次年同名的集子於美國出版,包括13篇短篇小說和夾在各篇故事之間的16篇插章。這部小說集和模仿安德森的作品寫成的長篇小說《春潮》(1926)雖然銷路不大,卻以其獨特的風格引起批評界的重視。當時已經成名的小說家司各特·菲茨傑拉爾德稱海明威“具有新的氣質”,形成了一種“不會敗壞的風格”。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大家都喝醉了。整個炮兵連都帶著醉意一路摸黑行進。我們正開到香巴尼去。中尉老是把馬騎到田野里,還對它說,"我醉了,說真箇的,我的老朋友。喔,我爛醉了。"我們通宵都一路摸黑行進,副官老是騎著馬走在我的行軍灶邊,嘴裡說,"你得把火滅了。這危險。會給人看到的。"我們離前線有五十公里路,可是副官卻擔心我行軍灶里的火。在那條路上行軍真有趣。那時我正當著炊事班長。

第二章

泥灘對面亞得里亞堡上空,伊斯蘭教寺院的尖塔矗立在雨中。沿著喀拉迦奇公路,三十英里地都擠滿了牛車。水牛和黃牛在泥地里拖著車。看不見頭,也看不見尾。只見運載他們所有東西的牛車。老頭兒和老大娘,渾身透濕,一路走一路不斷趕著牛。發黃的馬里查河滾滾流過,幾乎漫到橋邊。牛車在橋上擠得水泄不通,還有駱駝出沒在期間。這支隊伍一路上由希臘騎兵帶領著。婦女兒童蹲在牛車裡,跟床墊、鏡子、縫紉機和包袱擠在一起。有個在生孩子的女人,旁邊有個年輕姑娘一邊拿著一條毯子蓋住她,一邊在哭。瞧著這噁心的一幕真嚇人。撤退時一路上都下著雨。

第三章

我們在蒙斯一個花園裡。小布克利帶著他的巡邏隊從①河對面過來。我看到的頭一個德國兵爬到花園圍牆上面。我們等到他一條腿跨過牆,就對他開槍亂打一陣。他身上有好多裝備,神色驚訝萬分,掉進了花園。後來又有三個翻過牆來。我們開槍打他們。他們全都落得這么個下場。

第四章

天氣熱得要命。我們在橋面上堵起一個天造地設的路障。

第五章

早晨六點半,他們對著一所醫院的圍牆,槍斃了六個內閣大臣。院子裡有一汪汪的水。院子的坪道上有濕漉漉的枯葉。雨下得很大。醫院所有的百葉窗都釘死了。一個大臣生傷寒。兩個士兵押著他下樓,走進雨里,他們想法把他靠牆按住,他卻就勢在一個水塘里坐了下來。另外五個很安靜,靠牆站著。臨了軍官對士兵說,硬讓他站住也沒用。他們開第一排槍時,他就腦袋搭拉在膝蓋上,在水塘里坐著。

第六章

人家把尼克拖到教堂牆根來躲避街上的機槍火力,他就背靠牆坐著。兩腿彆扭地伸出來。他脊椎中了彈。滿臉冒汗,全是污垢。太陽照著他臉。天很熱。里納爾迪,臉朝下,撲倒在牆根,背部寬闊,裝備亂七八糟,撒了一地。尼克直望著前方,眼睛也耀花了。對面屋子那堵粉紅色的牆脫離屋頂,塌了下來,一張鐵床架歪七歪八,衝著街心倒掛著。兩個奧地利人的屍體躺在屋蔭下的瓦礫堆里。那邊街頭還有死屍。城裡的情況有所進展。事情好轉了。擔架手隨時可到。尼克小心地掉過頭來,瞧著里納爾迪。"聽著,里納爾迪。聽著。你①我兩個單獨講和了。"里納爾迪躺在太陽底下一動不動,呼吸困難。"愛國的人不講和。"尼克小心地掉過頭去,吃力地笑著。里納爾迪真是個叫人掃興的說話對象。

第七章

在福薩爾塔,炮火把戰壕轟得土崩瓦解時,他臥倒在地①冒著汗,做著祈禱,耶穌基督啊,救我出去吧。親愛的耶穌,救我出去吧。請求請求基督行行好吧。只要您救我一命,您說什麼我都乾。我相信您,我要告訴世上每一個人,您是唯一至關重要的。請求請求親愛的耶穌行行好吧。炮火向前線深入轟擊。我們去挖戰壕,早上太陽出來了,天氣又熱又悶,令人舒暢,一片恬靜。第二天晚上,回到梅斯特雷,在羅莎別墅里,他沒跟那個同他上樓的姑娘說起耶穌的事。他從沒跟任何人說起過。

第八章

凌晨兩點,兩個匈牙利人闖進第十五街和大馬路一家煙鋪里去。德雷維茲和博伊爾從第十五街警察所開了一輛福特車趕來。兩個匈牙利人把貨車倒出一條小巷。博伊爾一槍把一個從貨車座上撩倒,還把貨車車廂里一個也幹掉了。德雷維茲一看,兩個都死了,不由嚇壞了。真見鬼,吉米,他說,你不該這樣乾。沒準兒會惹出不少麻煩。

第九章

第一個劍刺手的右手給牛角頂穿了,觀眾轟他下場。第二個劍刺手滑倒了,公牛挑破他的肚子,他一手緊緊揪住牛角,另一手緊緊按住那受傷的部位,公牛咣的一下把他撞到板壁上,牛角拔了出來,他就躺在沙地上,隨即像喝得爛醉似的站起身,想要狠狠捶打抬走他的人,大聲叫著要他的劍,可是暈倒了。那小子出場了,他得殺死五頭牛,因為一場至多只有三個劍刺手出場,斗到最後一頭牛,他已經累得沒法把劍刺進去了。他簡直連胳膊都抬不起了。他試了五回,觀眾悄沒聲兒,因為這是頭出色的公牛,看來不是他贏就是公牛贏,後來他終於把牛刺死了。他在沙地上坐了下來,嘔吐起來,人家拿條披風遮住他,這時觀眾高聲喊叫,往鬥牛場裡扔東西。

第十章

他們接連使勁抽打白馬的腿,白馬用膝蓋撐起身子。長矛手把馬鐙繞直,勒住馬,順勢上了馬。白馬的內臟藍藍的一團掛了下來,慢步跑時前後晃動,幾個助手用鞭子從後面抽打馬腿。白馬痙攣地沿著圍欄慢步跑。一下子僵住不走了,一個助手拖住馬籠頭,牽著它往前走。長矛手用靴刺踢馬,俯身向前,抖動長矛,向公牛扎去。白馬兩條前腿間的鮮血頓時汩汩噴出。白馬緊張不安地顫動了。公牛想衝上來又拿不定主意。

第十一章

觀眾一直高聲叫喊,還向場內扔麵包塊,後來又扔座墊和啤酒囊,一邊還不斷吹口哨,大叫大嚷。那頭公牛終於受不了那么厲害的扎刺,筋疲力盡,不由屈膝躺下,有個鬥牛隊的人就騎在牛頸上用短劍把牛刺死。觀眾越過圍欄,跑來圍住徒步鬥牛的,兩個人揪住他不放,有個人剪掉他的短辮子就在手裡揮舞著,一個小伙子奪過辮子,拿了就跑開了。後來,我在咖啡館裡看見他。他個子很矮小,一張臉曬黑了,喝得爛醉,他說,這種事以前也有過。我的確不是一個夠格的鬥牛士。

第十二章

如果這一幕恰正近在你眼前,你就能看見維略塔對著公牛咆哮咒罵,公牛朝他衝上來時,他就象棵受到大風襲擊的橡樹,穩穩往後轉了個身,兩腿緊緊靠攏,拖著紅巾,紅巾下的劍也隨著弧線划過。於是他咒罵公牛,對著公牛揮動紅巾,公牛衝上來他就兩腿穩穩的往後轉個身,紅巾劃道弧線,每迴轉身,全場觀眾都大喊大叫。

第十三章

我聽到沿街傳來鼓聲,接著傳來橫笛聲和風笛聲,不一會兒他們都繞過街角來了,大家跳著舞。街上擠滿了人。馬埃拉看見了他,隨後我也看見了他。大家停止奏樂,蹲下身子,他也貓起腰,跟大伙兒一起蹲在街上,等到大家重新奏樂,他就一骨碌跳起身,跟大伙兒一起沿街跳舞。他準是喝醉了。

第十四章

馬埃拉躺著一動不動,腦袋枕著雙臂,臉埋在沙地里。他身上在流血,只感到暖烘烘,黏乎乎。每回牛角牴上來他都感到。有時公牛隻是用頭頂撞他。有一回牛角一直頂穿他,他就感到牛角頂進沙地里了。有人拖住牛尾巴。他們對著牛咒罵,還當著牛臉揮舞披風。這時牛才走了。有幾個人扶騎馬埃拉,扶著他一起奔向圍欄,奔出環繞大看台底下走道的大門,奔到醫務室去。他們把馬埃拉放到一張小床上,有一個人就出去叫醫生。另外幾個人在四下站著。醫生原來在畜欄里替長矛手的馬縫合創口,一聽說就一路奔過來。他不得不歇下先洗手。上頭大看台的觀眾不斷大叫大喊。馬埃拉感到眼前什麼東西都越來越大,越來越大,隨即又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接著又越來越大,越來越大,後來又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再後來什麼東西都越轉越快,越轉越快,就象人家加速放映影片。於是他死了。

第十五章

清晨六點鐘,他們在縣監獄的走廊里,把山姆·卡迪尼亞吊死。走廊又高又狹,兩邊是一層層的牢房。所有的牢房都關滿了人。這些人都是押進牢來聽候處決的。五個判處絞刑的人都關在五個高層的牢房裡。三個聽候處決的是黑人。他們非常害怕。有一個白人雙手蒙頭,坐在小床上。另一個白人拿毯子蒙頭蒙腦,直挺挺躺在小床上。

他們出了牢房,走過牆上一扇門,上了絞刑架。一起有七個人,包括兩個牧師。他們押著山姆·卡迪尼亞。從清晨四點鐘以來,他就一直這樣。

他們把他兩腿捆在一起,兩個看守扶著他,兩個牧師悄聲跟他說話。"我的兒子啊,拿出男子漢氣概來,"一個牧師說。他們走向山姆·卡迪尼亞,拿套子罩他的腦袋,他頓時起滾尿流。兩個一直扶住他的看守撂下他。他們都感到噁心。

海明威的作品

海明威,美國小說家。代表作有《太陽照樣升起》、《永別了,武器》《喪鐘為誰而鳴》《老人與海》。1954年獲得第五十四屆諾貝爾文學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