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江府城圖》

《靜江府城圖》

《靜江府城圖》是中國現知古代最大的城市平面圖,又稱桂州城(今桂林市)圖。這樣一幅富有特色、時代較早、保存又較為完整的大型城市地圖,在世界上是很少見的,對研究宋代城市建設、地方歷史和軍事布防以及中國地圖學史具有重要價值。

《靜江府城圖》

正文

中國現知古代最大的城市平面圖,又稱桂州城(今桂林市)圖。鐫刻在鵓鳩山(今廣西桂林市北鸚鵡山)南麓石崖上(見圖)。

《靜江府城圖》《靜江府城圖》
繪於南宋鹹淳六年(1270),同年刻石。繪圖人和刻石人不詳。圖有一定的方位和比例,縱340厘米,橫300厘米。除少數部位剝落外,圖中的文字和線條大都清晰可辨。圖上山川名勝較少,街坊只繪主要大街11條。而城壕建築、軍營、官署和橋樑津渡卻繪得比較詳細,是一幅帶有軍事性質的城市地圖。城內各軍事地物與地方官民建築物之間有街道相互溝通。城門、城牆、城樓、官署、橋樑、山峰用寫景法表示,形象逼真。軍營用方框加注名稱表示,街道用細直線表示。圖正上方的題記詳細記載了靜江府城的修築經過,城池大小及用料費工等情況。這樣一幅富有特色、時代較早、保存又較為完整的大型城市地圖,在世界上是很少見的,對研究宋代城市建設、地方歷史和軍事布防以及中國地圖學史具有重要價值。

配圖

《靜江府城圖》《靜江府城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