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筆畫》

《青天筆畫》是一部網路武俠小說,正文語種為簡體中文。

人生於世,凡至皓首年華,無一不飽嘗酸甜苦楚,觸及紅塵利祿,身體功名成敗,有那六欲得失,抱攬七情繽紛。

聖人說:

立高閣可極目平沙而慨千秋大地,

處長湖可放心宇內而明日月星辰

真如此,感受一二,到人生盡頭,回首時,也不惘然也。真如此,聖人成也。——只可惜那只是智者的看法,聖人的言論,難讓世人效法。短淺的人哪裡曉得這些!但看這一處,山高千百丈,草木及四野,風響林間不止,雲環山巔不歇,若以仙境名之呼之,也副其實,絕不比那高閣長湖差些。哎,只是,偏偏那低俗的砍柴人長居於此,唱些俗不可耐的山歌,薄了這仙境的仙氣。

“成精的老樹耶,只怪你惹得,惹得嘛秋山無日月,遮蔽了秋山寒暑秋冬喲,

難得那花兒無果,鳥兒不鳴,不怨我拾了砍刀把你砍咯。飽了我的肚,厚了我

的衣呢,成全了你的功德嘿。。。。。。”如回音一般,這聲音的主人似乎大

有讓其綿綿不絕之意,一遍接著一遍,毫不厭煩。聲音所到之處,飛禽走獸盡皆奔散,不敢逗留。唯留下這個砍柴人東張西望,還不是嘿嘿傻笑,末了自語道:“練了十年,今日才算是得了好本事,這禽獸都讓我給嚇走了,哈哈。”走了兩步,到得一棵老樹前,砍了兩刀便停下手來,又抬頭高唱道:“拿起砍刀耶我砍老樹精耶,兩刀三刀,砍你柴燒,砍你不動,月月年年,終要你償還了日月精華,斷你老根咯。市上有錢糧咯,眼紅你個樹根根,牽掛你個樹枝枝,砍開你個樹皮皮,枯萎你個老不死。嘿喲!衣著錦緞,嘴滿肉肉。。。。。。”唱完了這段,心滿意足地舔了舔嘴,末了摸摸肚子,卻變得愁眉苦臉了。嘀咕道:“沒長記性的賴皮肚,昨日才讓你填了三斗米,這會兒又來叫個鳥!”終究賴不過肚皮,嘆了口氣,背起木柴,直往山下走了。

看他一路走走停停,孱弱的身影行在山野小道上一會跺腳,一會捶肚,形狀甚為可笑。原來卻是罵著肚子,罵它糾著腸子,不顧老子。

這砍柴人小名小五,並非他家中多兄弟,排行第五,卻是個毫無意義毫不深刻的簡單數字元號而已。他自小隨他老爹在山中砍柴為生,到他十歲時,老爹失足山下,歿了。留得他根獨苗,混跡秋山,每日砍柴背去城裡賣了度日,至這時,已有七年歲月了。山名秋山,山高千百丈,四季樹木從不枯竭,取“秋”字是讓其“和”火,陰陽協調,讓山下城市風調雨順,免受土石流之災。而那城市,只在秋山腳下,名為‘環仙城’,取名如此,倒與秋山之名有些相似,因四面環山,山佑城民,故取為“仙”字。城民近萬人,因為群山阻隔了交通,幾與外界隔絕。略看時,那城中倒是歌舞生平,人流浮動,處處煙火,倒很有一番風調雨順,城泰民安之態。交通有無,早無人在意了。

正是中午,小五到了山腳,立馬改了態度,不再跺腳罵嘴,只是低著頭,也不看周圍走動的人群,一直走到集市中一塊偏僻地方才停了,取下木柴坐了,也不大聲吆喝,只盼能有個‘識貨’的主兒。

靠近,過來,對,在看這邊。“嘿嘿,生意上門了。”不過幾刻,小五便見一個微微發福的中年一路走了過來,心裡喜道。果然不差,那中年人‘款款而來’,走近小五,看了看小五屁股下的木柴,道:“賣柴的,和你商量個事。”小五趕緊起身,打了個揖,道:“老爺有何事吩咐?”中年人聞言,頗有喜色,眯著兩眼打量了小五一番,末了才說:“倒是乖巧得很。我老爺府上缺個送柴火的,你倒合適得很,你可願意接了這活?”“這可不是隨便就能找著的好事,若不是看你聰明伶俐,又知禮儀,也不廢這話了。”小五聽了,只愣了一下,馬上笑臉道:“敢不為老爺效力。”中年人聽了滿意非常,讓小五背了木柴,跟著他走。

“上次張家那個小寡婦,大白天就在山腳下和那個肥老爺辦好事,偏偏倒霉我撞見了。就為這事,那死肥豬差些沒把我打死。哎,到這是非之地,還是少張望得好。”小五嘆嘆氣,回想這讓他後怕的事,愈發老實了,一步步緊跟著那中年人,不曾像在山中那樣左看右看,倒是只看前面。行不久,兩人來到一處府第前,中年人示意他原地站著,自個兒走到門前,和小廝說了幾句,然後便進了去。

小五見罷,心裡道:果然不出我所料,是個有錢的主。念及此,嘴邊更是浮現出一抹笑意。

那小廝是個‘麻陀螺’,一張不怎么平滑的臉偏生要泛著似要盪起漣漪的微笑,朝小五小跑過來。小五看清楚時,心裡大呼噁心。——嘴上卻不敢這么說,當下為求兩面自保,把個頭低了八度。只聽那小廝道:“你就是管家帶來的小兄弟啊?”小五心道:這小廝傻貨,明知故問。卻只是點頭稱是。小廝靠近,把個胖手往小五肩膀一拍,道:“哎,兄弟真是好福氣啊。長得一副結實身板,人又聰明伶俐,管家最照顧的就是小兄弟這樣的人了,有管家罩著,你可是前程似錦那。”小五忙退兩步,作揖道:“大哥過獎了。大哥能左右伺候管家老爺,才真是前程似錦呢。”心下卻大罵小廝:醜麻花說得是滿口胡話,我自己什麼身板我自己還不知道。小廝聞言大笑,更是消受小五那‘連退兩步,急著一揖’一套禮節,笑道:“看情形,我是長了你幾歲。哥哥有意與你做回兄弟,不知小兄弟可否垂青?”小五雖驚訝這小廝這般愛戴自己,心裡有些想法和言論,卻並不敢去問去說,只是諾諾點頭。末了按著那小廝的指示,背著木柴往一邊的小門走去。

過了小門,入目的是團團紅綠,簇簇花草。倒是讓人賞心悅目。小廝見小五有些發獃,笑道:“兄弟啊。這是花園。”指著一邊的迴廊道:“那裡連著大廳,這邊的連著的是柴房。”說完又拍了拍小五,似有玄機地道:“兄弟可記住了。”

待小五將木柴背進柴房,放置妥當後,小廝摸了摸自己衣袖,取出幾顆碎銀,遞到小五跟前,笑道:“這些許碎銀子兄弟先勉強收著吧。兄弟若能討得管家歡心,有的是好處。那時我這個做哥哥的看著你過好日子,我也高興。”見小五極為配合地點著頭,又上前拍拍小五肩膀,道:“兄弟若喜歡花園風景,儘管去欣賞。只是別忘了往後每日一早一晚往這裡送柴火喲。”說罷哈哈笑了起來,背著雙手走了。留下個不明所以的小五在那裡望著手裡的碎銀子發獃。

小五看看銀子,又四顧望望,心情莫名。他還沒自大到以為自己真有小廝口裡說的那般著重,自己運氣如何如何地好,從小到大,哪裡有人這般夸自己,哪裡碰著過一捆柴火能換幾千捆柴火錢的買賣。“哎,管它呢,我是庸人自擾了。有錢不要,絕非好漢所為。”當下又看看銀子,嘿嘿笑著將銀子收了起來。又在花園裡逛了一回,到得滿意了,方才出了這府第,去市集買了鹽米,回山不提。

第一卷 第一章

雖環仙城久絕塵寰,倒也不似十洲九江那樣的去處,卻像外面世界的濃縮,人食的五穀之炊,散去的金銀財錢,穿戴的蠶衣錦緞,行的是世俗風情,無一而異。也不怪,和十洲九江比起來,這裡少了那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

原來那府第名叫‘蘇府’,只是小五目不識丁,當日不曾識得。那府,府主倒沒什麼希奇的,無非多金而已。其在環仙城的名氣卻是由個小女子成就的,環仙城無人不知。

據傳,此女多才多藝,又生得一副好皮囊——倒是說差了,應叫好相貌。蘇老頭晚年只得這一個女兒,人又愛顯擺,世人只道是他到處訛傳,浮誇了他女兒,原先並不在意,甚至於以為他女兒平庸之至。蘇老頭見此,不服了,以為大家小姐不該深居簡出,不該鎖於閨房,便不顧老太太意見,執意將女兒拉去遊街,來了幾回‘巡迴表演’,俗是俗了,卻倒真成了他的名,如了他的願。

此女名喚寒惜,寒惜寒惜,不見其人而只聞其名,定以為是個病怏怏,行孱孱的弱女子,這倒是蘇老頭的一大敗筆了。想當日得女兒時,他尋章導句,查經閱典,要求個好名兒。到末了卻沒一個看得上眼的,哪怕是個字!無法,不想馬虎解決了這事兒,整日苦想,也不假外人之手。那老太太見他茶不思飯不想的,女兒生下來快一個月了也不見他去抱抱,甚或看看。最後哭道:“好個寒天!老爺你不可憐我,倒是憐惜我們的女兒啊。”老頭初時聽這話倒沒怎么放在心上,分神想想,馬上喜出望外,往他那媳婦臉上狠親兩口,末了大笑道:“寒惜寒惜呀!沒有受這般兒苦,你哪裡享受得這個好名字。”

寒惜自幼潔身自好,只是挑些有‘文化素養’的東西學學,找些賞心悅目,陶冶情操的東西看看,並未沾染她老爹那一身世俗之氣,並不去管身外的事。到如今,難免的,擺到檯面上,便成個沒主見,不更世的人了。幾番無奈的巡迴表演,若不是貼身丫鬟照顧,怕是撐不下來。

值盛夏,正下午。閨中悶熱,寒惜聽丫鬟玲兒說此時花園正是個清幽涼爽的地方,便拉了玲兒,避了她老爹,往花園裡去。

卻說那小五,回山想了半夜,以為拿了那么多錢財不該,得每日多送幾次木柴補缺,那樣才能心安些。這時他在山中,砍完了柴,略想想,以為昨夜所想甚為妥當,便拉開大步背著這第三回柴往山下去了。

往那蘇老爺家去,倒是輕車熟路,不半晌,就到了小門前,乍一推,卻不見那小門如前幾次一般打開,無奈,只希望這花園常有人走動,敲起門來。卻說那玲兒陪寒惜到花園遊了一圈,無甚耍子,頗覺無聊,看寒惜又是撫花又是弄葉的,形狀頗為專心。玲兒不忍打攪,又不好繼續跟著無聊,只應付了寒惜一聲,便辭了自個一路往花園外走。走著無聊,正她嘆氣時,卻聽有敲門聲,開始只是聽到並未放在心上,以為是哪個走後門的小廝,便不去管。只是,那敲門的顯然有些手段,把個門敲得‘不同凡響’,那一套敲門聲敲得是節奏分明,倒像音樂,全然不像尋常敲門聲。玲兒漸漸聽得入了迷,卻是寒惜走來將她攪醒。

“玲兒,你聽這敲門的,弄這聲音還真好聽。”玲兒笑道:“小姐,那敲門的敲了半晌了,看他這敲門的手段,倒像是不在意有沒有人開門呢。”寒惜往小門那邊看看,方笑道:“看來不似爹爹使來叫我的人,即使是,也能搪塞了去。你去開門看看。”

可憐門外的小五,門敲了大半刻,敲得麻木了,要抱怨走開時,卻見門吱呀一聲開了個小縫,縫兒里露出個小頭,左看右看,看向小五時,上下打量了一番,才道:“剛才是你敲門么?”

雖是只露出個小頭,小五也能看見個大概:銀鳳釵別個曉雲鬟,白羅衫圍個雪脖頸,細眉明眸,玲瓏嘴鼻,細看時倒很有些姿色。可惜年紀尚小。縱如此,這也讓小五這個沒見過什麼世面的砍柴小子呆了個半晌,末了臉還紅了個大半,還忘了回話。

說那玲兒自小就被人使喚,雖然寒惜倒並不在意主僕之別,從沒有為難過她,她卻有自知之明,平日裡有些氣悶時也不好拿那些不得意的家僕撒氣,早感淒涼,這會兒卻見小五穿一身襤褸,瘦弱無能,看似好欺,來了衝動,有心要耍他一耍。便走出門,負了雙手在背,道:“砍柴的,本小姐問你話呢。”小五這回聽明白了,道:“小姐問我何事?”玲兒哼了一聲,沉聲道:“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還有,時近黃昏,為何還背柴往這裡送!以本小姐在府里住了十年的見識,還沒見過這怪事呢。”言下之意,卻不說自己是井底之蛙,倒是個閱歷豐富的深閨小姐了。小五愣了愣,聽她說話語氣不善,只得道:“小人自幼長在山中,不知道府上的規矩,萬望小姐恕罪。小人叫小五,今年十七了。”略下多送一次柴的原由,作揖一揖。玲兒訝道:“長在山中?山中有老虎獅子么?”說罷才知自己說錯了話,當下哼哼兩聲道:“十七歲的小屁孩啊?見識短些也可以原諒了。只是從今以後,你得叫我姐姐,由我來長你些見識,免得禮節不周被那些粗俗的傢伙(其他家僕)拉去毒打。”可她心裡哪裡想過真要讓小五跟著,自己還在別人屋檐下呢,每天伺候小姐哪裡有時間和他糾纏。

小五看著面前這個比他矮半頭的小姑娘,心裡苦笑,卻又怕得罪,只得諾諾遵從。可玲兒並不打算就這么完了,聽她道:“你倒是叫聲姐姐來聽啊?”小五原本就為剛才點那個頭為難,卻不想這會兒那小姐還這般咄咄相逼,要叫出口,怕是怎么也做不到,當下只道:“若小姐沒其他事情吩咐小的,容小的將木柴送了進去罷。”略一遲疑,便要去背那放在一旁的木柴。玲兒退了兩步,將門攔住,道:“你要真過得去,進得了這個門,我這小姐今天就算當到頭了。”形狀頗為潑辣。小五怔了怔,舍了木柴,作揖道:“既如此,我便不進去了,反正柴已送到。小五就此告辭。”言罷就轉身走了。玲兒正待出言要將小五留下,卻不知何時寒惜到了門口,對玲兒啐道:“你這小姐怕是當到頭了。還不讓人送柴進去!”玲兒鬼臉道:“不曾打攪小姐,小姐倒是來了。”說完又湊近寒惜,低語了幾句,方轉向小五正離去的背影,道:“小五,剛和你說著玩兒呢,你把柴自個送進去吧。”

小五正自低頭往前走,聞言轉過身來,回走間,抬頭卻看見門前的寒惜,看她掩嘴和玲兒談笑,又呆了一回,有道是:自小為伍鳥獸間,細膩不曾人粗鄙,渡的儘是自然年,迎面只有自在風。也怪他平日只上午下午才下山,不曾見識過蘇老頭大舉的‘巡迴表演’,平時下山也不逗留什麼,哪曾見過這樣的‘風景’,由不得他不呆。只看那寒惜著芙蓉裳,束白玉帶。素系浮,一抹風姿;紫衣輕,盡現芳華。其容貌倒不比那玲兒高多少,只難得,天然之姿。

小五走近前,作揖謝道:“多謝小姐。”說完兀自低身拾那木柴,卻聽玲兒嗔道:“哼!你倒不謝我!”小五無法,只得依照前番動作,再說了一回。背了柴繞過二人只往小門裡去,過花園而近柴房。一路愈要平靜卻更心慌,要急走卻腳步輕浮,好不容易才將木柴放置妥當。心裡嘆道:看來這門子功夫還差些火候,哎,剛才怕是出醜了——這輩子就沒風光過,這想法也太突兀了——不過那小姐可像個仙女。哎,不該看,不該看!搖頭嘆氣了一回,急急出了柴房。行至花園,卻被人叫住,抬頭看時,只見那二位正朝他走來。

原來寒惜久在閨中,長伴經典,書里寫的好些東西並未親眼見過,又想知道,只奈何從無機會。雖她平日也隨她爹爹在城裡巡迴,看見的卻也太過有限了。剛玲兒跟她耳語,說小五自幼長在山中,頗敢新鮮,便要問他些新鮮事物。走近小五,道:“玲兒說你在山裡居住,見過的新鮮事物定是很多吧?”小五本待平復心境,卻聽寒惜問他這話,愣了愣才作揖回道:“是倒是見過許多事物,卻不知道新鮮不新鮮了。”若是換了玲兒問他,怕是馬上以自己目不識丁,即使見過也喚不上名來推搪了。他回這話自己心裡也是虛得很,說完話才後悔不及,懊惱自己充了大頭,這會子更不好說破,只得硬著頭皮裝下去了。寒惜聽了回話,手指點了額頭,原地踱起步來,似要想個事物問小五,見她突然面色一喜,問小五道:“你見過‘紫茸香’么?”小五連忙搖頭,卻又點頭,只道:“興許見過罷,只是不曾細細留意。”寒惜喔了一聲,似是非常可惜。小五見狀更是慚愧,道:“小姐不妨將形狀說給小的聽,若小的真見著時,也好帶來給小姐。”寒惜黯然,搖頭道:“我也不知它形狀如何,只知道那是一種貢佛的茶。”片刻,又喜道:“那你定見過荻根沙了?浮陽筍呢?分香蓮呢?”小五聽著這一串串人間縱有、他心卻無的名字,要像剛才一般回話甚或直說自己不知道未見過時,又怕寒惜失望,直急得頭冒冷汗。

“小五,見過嗎?”寒惜見小五默默不語,只道他在細想,並不打攪,過得片刻,卻見他依舊沉吟,毫無反應,只得輕聲問道。小五這時卻正好有了個以退為進的想法,倒不是他讀過兵書,受過聖言,卻是自己想出來的。只聽他道:“小的不曾見過。”說完急急退了兩步,深作了一揖,道:“觀花弄草卻是讓人明心淨氣,奈何小的每日只在山中砍柴,為生計而渾渾度日,無閒暇去顧這些。”抬頭佯看看天,苦笑道:“已經黃昏了,小的該回去了。”寒惜聞言也抬頭看天,頗為失望,點頭道:“那你回去吧,若有新鮮事你也多留意一些,下次也好說給我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