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園畫傳

芥子園畫傳

《芥子園畫譜》,又稱《芥子園畫傳》,中國畫技法圖譜 ,誕生於清代。清代著名文學家李漁,曾在南京營造別墅“芥子園”,並支持其婿沈心友及王氏三兄弟(王概、王蓍、王臬),編繪畫譜,故成書出版之時,即以此園名之。此畫譜堪稱中國畫的教科書。

基本信息

簡介

芥子園畫傳芥子園畫傳

《芥子園畫傳》
中國清代繪畫技法圖譜。又稱《芥子園畫譜》。為文人沈心友請畫家王概、王蓍、王臬、諸昇編繪而成。其中第一集山水圖譜於康熙十八年(1679)以木版彩色套印成書,並以沈心友的岳交李漁的別墅“芥子園”為書命名。原分為3集,第一集山水,分畫學淺說、設色、樹譜、山石譜、人物屋宇譜、名家山水畫譜等部分;第二集梅蘭竹菊;第三集花鳥(又分花卉草蟲、花木禽鳥兩卷),內容與第一集大致相同。嘉慶二十三年(1818)書坊擅將丁臬的《寫真秘訣》、上官周的《晚笑堂畫傳》等人物畫譜中的圖繪,合編為《仙佛圖》、《賢俊圖》、《美人圖》、末附《圖章會纂》,合刻成第四集,刊印行世。《芥子園畫傳》較系統地介紹了中國畫的基本技法,圖文並茂,淺顯易懂,便於初學者臨摹,仿仍流行。

由來

中國書畫作為一種藝術創作形式,在明清時期已形成相對系統的理論體系,很多經典的字帖和畫譜經整理出版。其中可與《三希堂法帖》齊名的畫譜是《芥子國畫譜》,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屬官方,而後者屬民間刻印。
“芥子園”是清初名士李笠翁金陵別墅的名字(《一家言》文集卷四),李笠翁的女婿沈心友家中原存李長蘅畫的課徒山水畫稿43頁,沈心友請山水畫名家王安節整理增編,經過3年的時間增編至133頁,把山水畫的各種技法分門別類地介紹出來,並附臨摹古人的各式山水畫40幅,作為初學者範本。篇首開編為“青在堂學畫淺說”。該書在李笠翁的協助下,於康熙十八年,以“芥子園”之名出版。
不久,沈心友又請杭州名畫家諸曦奄編畫《蘭竹譜》,請王蘊奄編畫“菊及草蟲花鳥”譜。由王安節、王安草、王司直兄弟三人經過十多年的斟酌增刪,於康熙四十年編輯成書。該書原分兩集,上集為《梅蘭竹菊譜》,下集為《草蟲花鳥譜》。後來書商把沈心友的例言十條刪去,將《梅蘭竹菊譜》改為第二集,《草蟲花鳥譜》為第三集。
在沈心友的例言裡,已有第四集《寫真秘傳》的擬編計畫,可是當時尚未成書。至嘉慶二十三年,因為尋找畫傳第四集的人很多,書商就把丹陽傳真畫家丁鶴洲編的《寫真秘訣》,雜湊《晚笑堂畫傳》等圖譜,假冒《芥子園畫傳》第四集的名義刻版行世。雖然第四集不是原創之編,為書商所湊,但由於丁鶴洲的《寫真秘決》也具有相當價值,確實是學畫寫真的一個門徑,於是該書一直流傳至今。後來《芥子園畫傳》前三集與書商所湊以丁鶴洲《寫真秘訣》為首的第四集,共裝成四函,成為《芥子園畫傳》的全部。
光緒年間,《芥子園畫傳》頗受人們推崇,而原書經多年翻刻已模糊不清,於是巢勛(張子祥弟子,嘉興人)臨摹了《芥子園畫傳》前三集付印,此書出版風行一時。由於他不滿意原書第四集的拼湊內容,所以重新編輯人物畫法第四集。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芥子園畫傳》為光緒時巢勛的臨摹課本。
《芥子園畫傳》是一本初學中國畫的較為系統的教科書,畫傳集明清二代中國畫名家的傑作和智慧,歷經二百多年的增補和完善,詳細地講解了中國畫的用筆、寫形、構圖等基本方法,受到眾多學畫者的喜愛。此書也是官吏商賈、文人墨客最熱衷收藏的極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