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吁嚱

噫吁嚱

噫吁嚱,嘆詞。表示驚異或慨嘆。“噫吁嚱!危乎高哉!”是語氣助詞,沒有實在意義。它的來源是唐李白《蜀道難》詩:“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在此後,魯迅也在《而已集·再談香港》作品中寫道:“吉人自有天相,伏園真福將也!而我的華蓋運卻還沒有走完,噫吁唏。”這個詞語常常被古人用來表示驚異或者慨嘆,由於這個詞的筆畫繁多,讀來也比較繞口,所以現代人很少用。它代表了一個時代,一種文化。

基本信息

詞目示例

蜀道難蜀道難
1、唐 李白《蜀道難》詩:“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亦作“噫吁嘻”、“噫吁唏”。
2、清 黃周星《六月六日登洞庭西山縹渺峰放歌》:“噫吁嘻,怪事哉。”
3、魯迅《而已集·再談香港》:“吉人自有天相,伏園真福將也!而我的華蓋運卻還沒有走完,噫吁唏。”

單字解釋

噫 yī

部首:口
總筆畫:20
<嘆>:“噫吁嚱,危乎高哉!”口哨聲。

吁 xū

部首:口
總筆畫:6
<嘆>形聲。從口,於聲。本義:表示驚怪、不然、感慨等

嚱 xī

部首:口
總筆畫:20
<嘆>“噫吁嚱,危乎高哉!”口哨聲。

相關歌曲

《蜀道難》
作詞:李白
作曲:龐岩
演唱:龐岩
偏偏又在初秋時節登臨蜀道,
滿目頹然與這面前蕭瑟景貌。

蜀道難蜀道難

青苔披霜鑲嵌於陡峭山崖,
連著鐵索伸向遠方,盡頭被雲籠罩。
隱約聽見似乎秦人吹響的號角,
殘忍的廝殺頻頻在腦中縈繞。
在這條鶴鳴猿哀的古道上,
哪位聖賢能篩出合適的辭藻加以憑悼?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難於上青天)
兩地親朋怎相見?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難於上青天)
西臨前秦,東臨漢!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蜀道難》

演唱:少司命

作詞:李白《蜀道難》
作曲:少司命
編曲:灰原窮
混縮:灰原窮
歌詞: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
百步九折縈岩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家。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