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葉飛·重九

此首詠重九詞,據說是作者悼念亡姬之作,寫得分外淒涼悲切。上闋因斷煙引起離緒,觸景生情,把個秋風、秋雨、秋景寫得肅殺悽苦。接著又寫無心登高弔古,述當年重九登高之樂,突出悲涼。下闋寫自己悲傷至極的心情,塵封紙箋,筆已生蟲,無心寫作,日落夜冷,秋蟲悲鳴,愁緒萬縷。希望明年有興登高,語似寬解,意實沉痛。全詞籠罩著秋風秋雨熬人及魂斷意盡之悲哀。

簡介

名稱: 霜葉飛·重九
作者: 吳文英
吳文英
(1200-約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
主題
主題詞或關鍵字: 宋詞
欄目關鍵字: 宋詞三百首
體裁: 詞
年代: 南宋 內容介紹
原文
霜葉飛①·重九
吳文英
斷煙離緒,關心事、斜陽紅隱霜樹。半壺秋水薦黃花,香噀西風雨②。縱玉勒、輕飛迅羽③。淒涼誰吊荒台古④。記醉蹋南屏⑤,彩扇咽寒蟬,倦夢不知蠻素⑥。
聊對舊節傳杯,塵箋蠹管⑦,斷闋經歲慵賦。小蟾斜影轉東籬⑧,夜冷殘蛩語。早白髮緣愁萬縷。驚飆從卷烏紗去⑨。漫細將、茱萸看⑩,但約明年,翠微高處⑾。
注釋
[注釋]
①霜葉飛:周邦彥創調。
②噀(xùn):含在口中而噴出。
③玉勒:指馬。迅羽:飛鳥。
④荒台:彭城(徐州)戲馬台。項羽閱兵於此,南朝宋武帝重陽日曾登此台。
⑤南屏:南屏山在杭州西南三里,峰巒聳秀,環立若屏。
⑥蠻素:指歌舞姬。
⑦塵箋蠹管:信紙蒙塵,筆管長蟲。
⑧東籬:用陶淵明重陽待酒東籬事。
⑨烏紗:《舊唐書·輿服志》:“烏紗帽者,視朝及見宴賓客之服也。”此用晉孟嘉登高落帽故事。
⑩茱萸:古俗,重陽登高戴茱萸花。⑾翠微:山氣青綠色,代指山。

賞析

[賞析]
這是一首借景抒懷之作。寫重陽節感時傷今的無限愁緒。開頭“斷煙離緒”,指離別之苦,“醉踏南屏”是往事在眼前浮現,佳人未曾入夢與己相會,更增哀傷無限。下闋第一句“舊節傳杯”,再憶當年曾與佳人共歡,使人白髮頻生。而今只剩下自己,但仍希望:明年重九的登高與佳人重逢。全詞以遊蹤為主線,穿插有關重陽的典故,昭示本人的一段艷情,頗有一種淒迷之美。
 吳文英詞作鑑賞
 
這是一首悼念亡姬的作品。“斷煙離緒”,起句四字情景交融,精煉而形象,統貫全篇。“斷煙”寫景,“離緒”寫情。“斜陽紅隱霜樹”是寫重九煙雨濛濛,故傍晚還不見斜陽,隱沒於霜樹之中。淒涼的心境,又逢淒涼的時節,烘托出抑鬱的情緒。重陽佳節,正是菊花盛開之際,詞人在風雨中折來黃花數枝,插在壺中,花的香氣含著雨氣噴出。在此淒風冷雨之中,誰還會有心情驟馬去登上荒台弔古呢?“弔古”一詞隱含了多少傷逝之痛。作者又不禁回憶起當年與伊人重九登高時的情景。當時伊人執扇清歌,扇底歌聲與寒蟬共咽(意謂其聲悲涼),作者則酒酣倦夢,幾乎忘卻伊人在旁。上片憶念雙雙登高的情景。
 
下片轉入今情。如今斯人逝矣,往事如煙,對此佳節,還有什麼心情“傳杯”飲酒?但無“傳杯”的心情而仍復“傳杯”者,無聊之極也。(參見陳匪石《宋詞舉》)“沉飲聊自遣,放歌破愁絕”(杜甫《詠懷》五百字),飲酒可以忘憂,寫詞可以抒悶,但心灰意懶至此,連未寫完的歌詞(斷闋)都封塵已久,更何況重寫新詞呢!天氣入夜轉晴,月影斜照東籬,寒蛩宵語,似亦向人訴說心事。“早白髮、緣愁萬縷,驚飆從卷烏紗去。”這是從杜甫《九日藍田崔氏莊》“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二句轉用來的。
 
重九日晉人孟嘉落帽的故事,後世傳為美談。杜甫這兩句的意思是:如果登高時風吹帽落,露出了滿頭白髮,我就含笑把帽子重新戴上,並且還會請旁人為我整理一下。這兩句詩表現杜甫的灑脫曠達的心態。但是夢窗這兩句詞意與杜甫不同。夢窗已經不以風吹帽落、露出滿頭白髮羞愧了;他這兩句的意思是,反正人亡身頹,無復歡顏,一切都隨它去吧!這表現了詞人極端沉痛絕望的心情。結語“謾細將、茱萸看,但約明年,翠微高處”三句也化自杜詩(同上):“明年此會知誰健,笑把茱萸仔細看。”杜詩之意謂今年重九,姑且強樂自寬,但不知明年此時會何如耳。夢窗今年未能登高,但遙想明年能有機會。老杜細看茱萸,夢窗雖也看茱萸,著一“漫”字,就自覺無味。那么明年翠微高處之約,也不過說說而已。杜甫逢佳節而強作歡笑,夢窗則欲強作歡顏而不能,其無聊、沉痛更倍於少陵,實在是時代、身世使然。
 
吳梅《蔡嵩雲〈樂府指迷箋釋〉序》:“吳詞潛氣內轉,上下映帶,有天梯石棧之妙。”夢窗詞脈絡貫通,形象完整。上下映帶尚是為形象的表面,潛氣內轉則是其內質:“天梯石棧”,則說的是夢窗詞的大起大落,突接突轉,也有潛在的氣韻溝通。“霜樹”、“萸花”、“傳杯”等皆為實寫:“斜陽”、“翠微”等為虛寫,虛實結合,線索明晰。說明夢窗詞氣韻貫通的特點。
 
西方文論說“美是雜多和整一的結合”,於夢窗詞亦可得到印證。夢窗不但鍊字、鍊句,而且煉意,詞藻華麗,同時又極富內在的神韻。讀夢窗詞,不可不注意這些藝術特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