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寫真》

《雍正寫真》

《雍正寫真》一書就是利用可信的歷史材料,剖析雍正皇帝的性格、為人與政治得失,進行縱向和橫向研究,從而讓讀者認識真正雍正皇帝的面目,認識真正的雍正時代的清朝。

基本信息

作者:陳捷先 著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11-4-1
版次:1頁數:244
印刷時間:2011-4-1開本:16開

內容簡介

雍正寫真》前言中指出,雍正皇帝勤於政事,勇於改革,是一位難得的帝王,清朝盛世沒有他,就無法建立,中衰時代可能提早來臨。的確如此,雍正皇帝是促進清朝歷史發展的重要人物,也是清朝歷史承先啟後的政治家,他的歷史成就與地位是應該受到肯定的。《雍正寫真》也指出,辛亥革命以後,推翻清朝的種族口號成功,清代的“醜事惡政”全都被渲染開來,根本偏離了史實,一直被大家目為“暴君”的雍正皇帝,當然就被更加醜化、更加貶損,而深入人心。今天很多史料公開了,清史也被人重新做評價了,雍正皇帝的生平、事功與歷史地位也都有了新的詮釋。因此,陳教授希望現代的人,能摒除前人的種族成見,審慎地看清朝歷史,審慎地看雍正皇帝。陳教授的論點是客觀的,態度是審慎的。
雍正皇帝登基以後,對他不利的八卦新聞就蜚短流長,謠言滿天飛。長期以來,對雍正皇帝的負面評價,固然有一部分與他的個性、作風有關,大部分卻是他當時的政敵或失意政客編造出來的,加上種族成見的推波助瀾、歷史小說的虛構杜撰,終於讓人們認為雍正皇帝是一位兇殘的暴君,是個喜怒不定的獨裁者。直到今天,還有不少人相信雍正皇帝矯詔篡位、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利、誅戮忠臣,眾口鑠金。陳教授指出,根據不可靠的證據定人於罪,那是不公平的。《雍正寫真》一書就是利用可信的歷史材料,剖析雍正皇帝的性格、為人與政治得失,進行縱向和橫向研究,從而讓讀者認識真正雍正皇帝的面目,認識真正的雍正時代的清朝。

作者簡介

陳捷先
江蘇江都人,1932年生,1956年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系,1959年獲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後應邀赴美加入哈佛大學訪問學人計畫研究,返台後曾任台大歷史系主任、歷史研究所所長等職。1980年應聘為美國麻州大學客座教授,1990年榮獲韓國圓光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95年退休,移居加拿大,現任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南開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專攻清代史、滿族研究、方誌學、族譜學,著有《滿洲叢考》、《清史雜筆》(一至八輯)、《清代台灣方誌研究》、《東亞古方誌探論》、ManchuArchivalMaterials、TheManchuPalaceMemorials及中英論文百餘篇。

目錄

◇推薦人的話:雍正寫真正大光明
◇前言:有爭議的皇帝——雍正
一少年雍正
二雍親王
三雍親王的官邸與別墅
四皇位繼承鬥爭
五雍正繼統疑案
六登基後面臨的難題
七骨肉相殘
阿其那塞思黑
九雍正逼死生母?
十恩仇中變
十一 年羹堯之死
十二 第一超群拔類之希有大臣
十三 除惡務盡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一少年雍正
清朝人關統治中原以後,前兩代君主都是沖齡繼統,順治皇帝六歲登基,康熙皇帝八歲即位,前者由叔父攝政,後者由元老重臣輔政,他們早年都是有名無實的皇帝。第三代君主雍正當皇帝時已經是四十五歲了,他不但比他的父祖即位時的年紀大了很多,同時他也是整個清朝所有皇帝登基時年齡最長的一位。
康熙皇帝的妻妾很多,隨他祔葬在景陵的就有五十五人,這些妻妾之中,有十五人家世不詳,其餘四十人中,有二十八位來自滿、蒙、漢八旗的家庭;另十人是純漢人家的女子,而且多是皇帝後來從江南召人宮中的。只有二人是蒙古人,這與他父祖的娶妻民族屬性不同。雍正的生母烏雅氏(一作吳雅氏,是滿洲語uya的同音異譯字)是滿洲正黃旗人,家世並不顯赫,早年被選入宮時也沒有受到康熙的寵幸。直到她生下雍正,在宮中的地位開始竄升了。康熙十八年被冊封為德嬪,兩年後又升格冊封為德妃,她一共為康熙生過三男三女,顯見康熙對她的感情還是不差的。
根據史料所記,康熙的皇子在出生後多由乳母哺育照料,皇子稍長後也多半不隨生母在一起生活。雍正童年就被皇后佟佳氏撫養。佟佳氏出自高貴門第,她的父親是一等公佟國維。皇后本人又與康熙有親表兄妹的關係,所以這位皇后在宮中的地位特殊。不過佟佳氏沒有為皇帝生子,只生一女,而且早殤,這是康熙讓她撫養烏雅氏所生之子的原因。雍正幼年卻因這層關係在皇子中有了較好的地位。
正像康熙的其他兒子一樣,雍正也是六歲那一年開始讀書的,最初教他的老師是侍講學士顧八代,這位“品行端方,學術醇正”的學者很受雍正的尊敬,而且對他日後做人行事也有一定的影響。其後雍正又隨飽學的大臣張英、徐元夢等學習,每天除研讀四書五經、作詩練字之外,還有滿洲語文的必修課程以及騎馬、射箭、使用各種火器的訓練。誠如清代史家趙翼羨慕時說的:皇子們如此的教育,“文學安得不深?武事安得不嫻熟?”康熙確實是想把他的兒子們都培養成能文能武的專才,個個都是治國的高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