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良捉放曹圖》

《關良捉放曹圖》

關良捉放曹圖,是由關良創作的一幅國畫。在這幅作品中,手持寶劍的陳宮身穿黑袍,伏案假寐的曹操身穿紅袍,一黑一紅,在色彩上形成強烈的對比,立刻抓住了觀眾的視線。

基本信息

《關良捉放曹圖》《關良捉放曹圖》
名稱:關良捉放曹圖
類別:中國名畫、國畫
年代:現代
紙本,設色,縱69厘米,橫46厘米。

簡介

唐雲說:“關良先生是黃賓虹齊白石之後最有獨創力的大畫家之一。”這絕不是什麼溢美之詞,而是哈如其分的客觀評價。在中國近代畫壇,能夠以創新精神與獨立面目在人物畫領域展示出自我風貌的人物畫家,一位是豐子愷,一位是關良。如果說豐子愷的人物畫具有中國式傳統文人畫的質樸與斯文,那么,關良所展示出的就是中西合璧的瀟灑與浪漫。

關良的戲劇人物畫,很像是戲劇舞台上剎那間的定格。它把一切不必要的場面與道具統統刪除,保留下最具特色、最能夠表達主題思想的部分,再以中國畫的筆墨,適當地融入西洋繪畫的結構形式,表現出創作者獨特的審美思想和筆墨情趣。

款題:“庚申新春呵凍寫捉放曹宿店一段。番禺關良。”中國畫歸根結底無外乎“”、“墨”二字,關良不僅重視筆墨的運用,而且還具有駕馭筆墨的超強能力。他一貫遵循“六法”中“骨法用筆”的法則,每一筆都力求做到質樸、凝重、簡練、自然,有的線條甚至帶有些兒童畫的天真與稚嫩,更顯得趣味生動,生機盎然。像這幅作品,尺寸雖小,但是內容突出,場景開闊,層次分明,沒有絲毫狹小壓抑的感覺。無論是人物面部線條的描繪,還是桌幔的勾勒,用筆生澀持重,平緩老辣,有一種漢代畫像磚線條的簡練與深沉。

在色彩的運用中,關良很注重色彩的過渡與對比,並且吸收了西洋繪畫的表現手法。在這幅作品中,手持寶劍的陳宮身穿黑袍,伏案假寐的曹操身穿紅袍,一黑一紅,在色彩上形成強烈的對比,立刻抓住了觀眾的視線。位於二人中間的黃色桌案不僅弱化了因為色彩對比過於強烈而產生的視覺刺激,還使黑與紅兩種顏色有了融和與過渡的空間餘地;使畫面顯得更加和諧統一,觀眾看來更加平和舒適

在關良的戲劇人物畫創作中,“點睛”之筆是其鮮明的特色。他的人物畫看似粗枝大葉,其實是細膩嚴謹。戲劇內容的不同,情節表現的不同,人物性格的不同,決定於人物眼神的明顯差異,或喜、或悲、或嗔、或怒……像這幅作品中,陳宮眼中流露出的猶豫與悔十艮,充分表達出了作品的主題思想。

許多國畫家都痴迷於戲劇,這是因為中國的戲劇與繪畫在理論上是相通的。中國畫藝術與中國戲曲藝術有—個契合點,這就是京劇本身是一門崇尚寫意的舞台藝術,京劇的虛擬性、象徵睦和誇張性和國畫誇張變形的寫意手法在藝術本質上是一致的。關良不僅對中國許多地方戲劇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且還能夠自拉自唱,所以,他能夠抓住舞台上最精彩的瞬間,再用自己的藝術理念將其表現出來。看著這幅作品,耳邊仿佛響起了楊寶森在《宿店》中那段膾炙人口的原板:“觀此賊睡臣慎瀟灑,安眠好似井底蛙……”

畫家簡介

關良(1900---1986)號良公,廣東番禺人。1917年留學日本,1922年回國,先後在上海美術專科學校、上海藝術大學、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任教。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教授、上海畫院畫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