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鄉縣誌》

《金鄉縣誌》

金鄉縣位於山東省南緣,鄰接江蘇省。總面積885平方千米,耕地面積87萬畝。總人口62萬人(2010年)。金鄉縣錄屬孔孟之鄉濟寧市,地處風光秀麗的微山湖西畔,北依東嶽泰山,南臨重鎮徐州,西連牡丹之鄉,東傍孔孟故里。

【山東省--金鄉縣】《縣誌》部分資料

“金鄉縣”詞源簡析

“金鄉縣”一詞屬漢語政區地名。其標準讀音為“Jīnxiāng Xiàn”。它所指代的縣級行政區域(地理實體),位於山東省西南部,地處北緯35°04′,116°18′。東南與江蘇省豐縣接壤。面積885.3平方公里。人口61.1萬。縣人民政府駐金鄉鎮,在省會濟南西南方向185公里處。為濟寧市轄縣。

《金鄉縣誌》《金鄉縣誌》

在金鄉縣這片土地上,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夏為有緡國,系舜子季禧的封地,是當時汶、泗流域通向中原河洛地區的咽喉。東漢建武元年(25),省爰戚,置金鄉。據考證,漢武帝天漢四年四月(公元前97年),封子劉髆為昌邑王,十一年薨,葬於高平山。初在山北鑿墓得白兔,以為不吉,更葬山南,鑿而得金,故改名曰金多山,後除爰戚為金鄉縣,縣名自此始至今,已1900多年。
據《金鄉縣誌》載,金鄉縣治原在今嘉祥縣阿城鋪。北朝魏,縣治遷東緡故城,即今址。明弘治十六年(1503),重修土城,新建四門。東門名東作、西門名西城、南門名南熏、北門名北拱。“城周長七里三十步,城根闊一丈七尺,頂闊五尺,城外為隍,闊四丈六尺,深一丈一尺”。明萬曆六年(1578)二月,“復修城池,訖於七年七月。城基增闊到二丈七尺,頂闊增到一丈二尺,高提到二丈三尺。又計地輸柴,燒磚三百餘萬,爰新東西門樓,增高六尺,易城土女牆以磚,修磚垛二千一百八十三,增城鋪十五座,重以瓮門,臨以凌塹,巍然煥新,訖為雄鎮”。清康熙十二年(1673)、四十九年(1710),兩次補集。乾隆三十八年(1773)至四十三年,重修磚城,“基寬一丈七尺,頂寬一丈一尺,周圍一千零三十六丈。官修二段,四百五十丈六尺二寸;民修四段五百八十五丈三尺八寸。四門增修城樓、大券台、月城券台、馬道、吊橋各四座”。鹹豐九年(1859),新修城廓,“根基闊三丈五尺,頂闊一丈五尺,高一丈五尺,周長一千六百餘丈”。十一年(1861),紳士李壘等輸資建四城隅炮樓。

金鄉縣政區沿革簡況

氏族部落時期,為有緡氏聚居的地方。夏商時代為有緡國。周設緡邑,屬宋國。秦置東緡縣,治今金鄉鎮,屬碭郡。西漢屬山陽郡。東漢於縣北別置金鄉縣,治所在今嘉祥縣阿城鋪,因境內金鄉山得名,金鄉縣名始見,屬山陽郡。西晉廢東緡縣。北魏徙金鄉縣治於原東緡縣城,縣名始與今地吻合,屬高平郡。隋屬濟陰郡。唐屬兗州。宋、今屬濟州。元屬濟寧路。明屬兗州府。清屬濟寧州。1914年屬濟寧道。1925年屬兗濟道。1928年道廢直屬於省。1936年屬第一行政督察區。1940年建立抗日民族政權,屬湖西專區。1943年屬晉冀魯豫邊區第二十一專區。1949年屬平原省湖西專區。1952年劃入山東省,後屬濟寧專區(1953年)、濟寧地區(1967年)、濟寧市(1983年)。

金鄉縣地名詞語特徵

《金鄉縣誌》《金鄉縣誌》

1、境內自然村建村年代考 據對全縣1247個自然村的考證和統計分析,除17個村無據可考外,其餘自然村建村千年以上24個(其中在周代1個、秦、漢時期建村6個,晉代3個,唐代15個),宋以後建村1206個(宋代13個,元代32個,明代830個,清代323個,民國後8個)。
2、地名命名規律考 自然村名稱主要是依據名人姓氏、山水地理、古蹟、因事傳奇、吉祥佳言,古建築物、礦藏物產,禦敵戰事而得名。(如雞黍,雞黍是東漢太守範式之鄉,相傳,東漢漢明帝辦太學,山東山陽人範式河南漢南人張劭都是太學裡的學生,是同窗好友,後範式,張劭並告歸鄉,不失千里結言,隔二處張劭按約定日期準時來探望,範式殺雞為季厚待之,由此得名“雞黍”。後有集市,隨稱為雞黍集。)

深厚的歷史文化

(一)文物古蹟

1956年-2004年縣內進行過多次文物普查,發現古遺址27處,古墓葬16處,古建築8處,文物點62處,徵集文物361件,有些文物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
1、古遺址
(1)山陽故城遺址 位於金鄉縣卜集鄉高莊村前,距金鄉城18公里。面積約1萬平方米,城址已基本無存,只有東北城角稍能看出痕跡,四周略高於地平面,地面殘留少量漢代陶片、瓦片。山陽城即昌邑城,公元前144年,漢景帝以昌邑為山陽國,封張當居為候,後又封梁孝王子劉定為山陽王。前141年,劉定卒,撤銷山陽國,前97年改為昌邑國,武帝封其子劉髆為昌邑王,髆卒,其子劉賀繼位,前63年,改昌邑國為山陽郡。1985年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緡城堌堆遺址 漢代遺址。位於金鄉縣卜集鄉,距金鄉城16公里。氏族部落時期,金鄉為緡氏聚居的地方。夏商時代為有緡國,周設緡邑,屬宋國。漢世祖封馮異子為東緡候(今緡城堌堆)。遺址長200米,寬150米,面積3萬平方米。文化層堆積6米;西北部嚴重破壞形成一斷崖,斷崖4米以下,是夯土層,厚30公分。夯實窩直徑12公分。暴露和出土的遺物有漢代灰色陶鼎、陶壺、石鑿、鬲足,繩紋陶片等,遺址上有一座清代二層樓房,曾有一和尚長期居住。1985年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莎嶺 亦名春城堌堆,也稱楊家堌堆。位於金鄉縣城東0.5公里,東孫樓村南50米處,該堌堆遺址為一橢圓形土丘,南北約150米,東西約200米,面積3萬平方米。最高處在中部偏西,1956年高出周圍地面8米,海撥44米,現僅高出周圍地面2-3米,為坎坷崎嶇之土丘。莎嶺北部有一斷崖,1-3米為漢代文化層,3米以下為商周及新石器文化層,文化堆積最厚處約5米。暴露和出土的遺物有漢代畫像石、陶鼎、陶豆、鬲足、石刀、石鏟、石紡輪、石梨、石鑿、石錛、蚌刀、蚌鋸、鹿角錐,骨匕首及父系氏族以後時期文化的石槨、陶罐、陶甬等。莎嶺是原始社會末期,先民為免遭洪水吞沒,築丘而居之地。1985年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司馬堌堆 商至漢代遺址。位於金鄉縣司馬鄉周堌堆村北,亦稱周堌堆,司馬堌堆南北長60米,東西寬50米,面積約3000平方米。北部已被村民取土,形成死水坑,南半部保存較好。司馬堌堆文化層堆積5米,灰褐色土,暴露出土遺物有商代陶鬲、缸;周代陶豆,戰國及漢代陶器,銅劍、銅戈等。1985年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魚山堌堆遺址 位於金鄉縣城西魚山鎮尋樓村,現魚山鎮糧所建於其上,是商代遺址,面積約三千平方米,文化層厚約八米。

2、古建築

《金鄉縣誌》《金鄉縣誌》

(1)文峰塔 位於金鄉縣城中心,建於唐貞觀四年(630年),亦稱光善寺塔。文峰塔系磚石結構,石台底座,磚砌八角形十三層樓閣式建築,頂為鐵質葫蘆型,高49.3米。1938年5月日本侵略軍大炮轟去一層半,殘剩七層半,每層相接處為雙層磚砌斗拱,東西南北各砌一拱形門,第一層北門螺鏇而上,可攀頂層,第三層南門內有一石刻,刻有三個石佛造像。第五層塔內四面壁各嵌一長方形石刻,上為浮雕佛像,兩傍題有58字(字跡不清),石高58公分,寬77公分。石刻分上下兩層,共六組,下層中間一佛端坐石台之上,兩旁各立一佛,中佛左右分別為三佛跪坐一石几之上,石几下各臥一獸,上層左右各一瓦樓房,內側坐一佛,侍立一佛。全石刻13人,神情自若,栩栩如生。塔第一層東南角下鑲有一石刻,記載民國年間城紳募修磚塔的經過。1999年修復原貌。1985年4月被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魁星樓 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汝南人彭鯤化任金鄉知縣,始建魁星樓,上層供奉魁星神像,下層明窗四敞,為遊人休息,樓前架凌雲橋於壽河之上,和陸岸相連。康熙壬辰(1705年),魁星樓傾圮,凌雲橋木朽爛,知縣沈淵首先捐俸倡導,募捐者濟濟,魁星樓得以修復一新,並重建凌雲橋;以石為墩,上架大木為梁,鋪以厚板,共三孔。鹹豐甲寅(1854),魁星樓毀於殘亂。至光緒十二年(1866年),知縣程方德勸募得制錢重建魁星樓,台基沿其舊制。“又復繚以周垣”,護以柵欄,金碧輝煌,丹堊一新。對凌雲橋則危扶缺補,東西側設石欄,前而砌成石道。
此後百餘年間,風剝雨蝕,成亂頻仍,年久失修,後經“文革”人為破壞,魁星樓牆毀頂榻,門爛窗壞,橋落石沒。1983年金鄉縣政府撥款將魁星樓橋修葺一新,雄踞水中,再現當年風姿。
《金鄉縣誌》《金鄉縣誌》

(3)二賢祠 始於漢代,明代重建。位於金鄉縣雞黍鎮雞黍村。範式,字巨卿,乃范莊(今雞黍)人。東漢時曾任荊州刺史,官至廬江太守。張劭,河南汝州南城人士,與範式結為生死之交。二人約定重陽節這天,隔年互拜尊親。後來,範式有病在身,不能按時赴約,唯恐失信,遂自刎,讓魂魄前去約會。張劭得知範式死因,白裝素裹,星夜兼程,前往奔喪。至范莊,手扶範式靈柩,悲死於靈前。村人將其合葬,修建二賢墓。漢明帝感其誠信,遂下令修建范、張二賢祠。現存二賢祠為明代重修。並存有紀事碑。
(4)節孝坊 位於金鄉鎮清真街南端路東,始建於清道光二十八年,是本縣生員李石磷妻周氏所建的“勒褒節孝”牌坊,主體高度為11米,寬6米。節孝坊主體建築分為五部分,由上至下第一部分是仙鶴牡丹圖,牡丹花盛開,仙鶴起翅飛舞;第二部分用楷字書寫四個大字“勒褒節孝”,書法蒼勁有力;第三部分雕刻樓閣人物,造型栩栩如生,技藝精斟;第四部分刻“生員李石磷妻周氏節孝坊”;第五部分雕“二龍戲珠”圖;兩側立柱飾雲紋、仙鶴圖。現存節孝坊主體建築較完整,兩側飛檐及兩邊的石獅均已損壞。
3、古墓葬
(1)朱鮪墓 位於城西1.5公里處,舊稱石屋,亦稱石室(廟)。朱鮪,漢陽人。王莾地皇三年(公元22年)與王匡起兵,北入南陽,號新市兵,皆稱將軍。地皇四年(公元23年),漢更始帝(劉玄)以鮪為大司馬,入長安,封為膠東王。東漢建武元年,光武(劉秀)即位,乃降拜平狄將軍,封扶溝候。墓內有石壁,皆刻人物、祭器、兵器之類,衣冠多品。《山左金石志》載:“朱鮪墓石室畫像,分為25幅;上層12幅,高一尺五寸,下層13幅,高三尺五寸。唯橫廣尺寸不等。每幅有帷幕列屏及杯盤樽勺,皆燕饗賓客之事。凡男子皆有端冕者,有紗帽者,有如僧帽二層者,有如巾子雙梁者,有裹幘向前如飄纓者,有上仰蓋形者,有下園上銳者,種類不一,衣領及袖有褶。女像首有冠髻,髻上飾釵,股間有綴珠者,唯一書上有八分書,題“朱長舒之墓”五字,天斜不工,又下有八分書四行”。1930年,縣文教局曾奉令組織古物保存委員會,改明倫堂為古物保護所,運朱鮪石壁畫像等陳列於此,並勒石以記之。
(2)羊山漢墓群 位於金鄉縣城西北22公里羊山鎮羊山村北的羊山周圍,多為小型單石室和雙石室漢墓,損壞嚴重,出土文物流失很多。
(3)郭東藩墓 位於地金鄉縣城北胡集鎮郭山口村西北,明嘉靖三十六年郭東藩考取進士,官至陝西省按察使司副使。卒葬於家鄉郭山口村,其墓碑保存完好,林前有石馬、石羊、石虎等物。
(4)花鼓古墓群 位於金鄉縣金鄉鎮王傑村西。1998年12月份民眾取土時發現,墓多為單石室墓,有青石、紅石兩種。墓室東西方向,一般石室長3.25米,寬1.1米,石板厚約0.15米。大部分墓已被破壞,墓地封土最高約2米,文化層厚度不祥,從出土的陶罐考證為漢代墓葬。
4、古石刻
(1)壯觀碑 高178厘米,寬84厘米,厚48厘米。正面刻壯觀二字,左下角有“太白”兩小字作注。背面刻“前壯觀字世傳唐李白筆跡,惟小注太白,他無所據。或雲賀知章時為任城令,與白友善,常來詢訪,經過城鎮。有所觀覽,而書寫”。明兗州府志載:“李白大書壯觀於金鄉,字屬行體,筆法俊逸,剛勁有力,不失壯觀之意。”壯觀碑為元代至治三年(1323),金山新豐村馮時中立。元末兵亂,撲於草萊,後被金鄉主薄立於文廟內。1965年拆文廟時運縣文化館內。1987年5月加底座保護,現存文物管理所。
(2)楊震卻金碑 楊震,東漢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縣)人曾任荊州刺史。其卻金碑為橫條狀,陰刻,四周有雲龍狀花紋。長163厘米,寬64.5厘米,厚17厘米。正面楷書題刻漢楊震卻金處。碑文曰“震遷東萊太守,道徑昌邑。邑令王密故所舉荊州茂才,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夜無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為無知?’《後漢書》、《資治通鑑》皆注,昌邑故城在今兗州金鄉縣西北。《讀史方輿紀要》載,金鄉縣西北四十里有昌邑城,楊震卻金即在金鄉境內毫無疑義。余襄者讀史至楊氏卻金一書,輒肅然景慕,恨不獲親見其為人,今幸承乏茲土,遍訪卻金故事,除縣誌略一記載外,他無遺蹟可尋。自維寡德能莫補治化,特取古人行誼楊榷而揭示之,願與邑人士大夫共相矜式,果從以‘四知’自惕,將異昏夜無不可告人之行為,立身皆磊落光明。則此石之建勒,非徒為表彰前賢,亦即為廉隅之砥礪云爾。”楊震卻金碑,為1924年金鄉縣知縣唐翼猷立石並撰文,原清直隸知縣李庭(金鄉人)書。原在縣委院內,1990年10月移縣文化館,今存文物管理所。
(3)“禳盜刻石”殘段 1980年,山東省第二次文物普查,在本縣胡集鎮郭山口村徵集到刻石第一殘段(今存濟寧市博物館)。1990年,在郭山口一村民院中獲刻石第二殘段,長50厘米,寬37厘米,厚約10厘米,(原厚為23.5厘米,因嫌笨重,搬運時一劈為二,厚度去其大半),今存縣文物管理所。屬國家一級文物。刻石兩殘段共存59字,又約10餘殘字,字型近方正,書寫篆中帶隸,相同的偏旁部首時有變化,風格古樸自然,據古文字學者鑑定,為西漢遺刻,是迄今存世西漢刻石中文字最多的一種,為研究漢代文化提供了難得資料,引起國內外書法界的極大關注。

(二)歷史事件
羊山戰役 又名魯西南戰役。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遵照黨中央的戰略布署,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揮戈南下,六月三十日夜突破黃河天險,挺進魯西南地區。蔣介石為了阻止我軍南下,倉惶從蘇、豫、皖調集了三個整編師和一個旅,企圖把我軍消滅在黃河、運河三角地帶。劉、鄧首長看穿了敵人的陰謀,將計就計,趨勢發動了羊山戰役,採取“攻其一點(鄆城),誘敵來援,啃其一邊(定陶),各個擊破。”的戰術,首先殲滅鄆城和西路弱敵,使敵人左路陷入癱瘓狀態。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整編六十六師看到形勢不好,龜縮到羊山集固守待援。我軍迅速集中優勢兵力,克服各種困難,從七月十四日到七月二十八日,經過艱苦激烈的爭奪戰,全面殲滅了這股頑抗之敵,從而結束了整個魯西南戰役。戰役共殲敵四個整編師和九個半旅,共五萬六千人,其中生俘六十六師中將師長宋瑞珂,七十師中將師長陳頤鼎等國民黨高級將領,繳獲了一大批武器裝備。
魯西南戰役的勝利,為人民解放軍挺進中原,躍進大別山,把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開闢了道路,揭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的序幕,使中國人民革命戰爭從此開始了一個偉大轉折,為奪取全國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為紀念魯西南戰役,1952年在魯西南戰役的主戰場羊山的“羊山頭”上建起了革命烈士陵園。園內建有革命烈士紀念塔、魯西南戰役紀念館。革命烈士公墓、墓群、紀念亭等革命烈士紀念建築物,占地8萬平方米,規模宏大,莊嚴肅穆,氣勢雄偉,是精神文明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三)歷史人物
金鄉縣鍾靈毓秀,人傑地靈,人才輩出,當地歷代知名人物頗多,東晉,征南大將軍檀道濟“唱籌量沙”,成為我國古代軍事歷史上的美談。元,中書左丞馬紹關心人民疾苦,清廉賢明,元世祖稱其“忠潔可尚”。太醫院助教趙均醫術精湛,名噪一時,死後,元朝廷追封“國王父母”之諡號。明,河南右布政使楊挺高不事權貴,拒拜嚴嵩,受其中傷,拂衣歸里。才子秦士奇,拒為魏忠賢建造生祠捐金、撰寫楹聯,被封印杜門,囚於船上,他的冰節玉操,在人民中間廣為傳頌。清,總兵周一德安撫苗族人民,懲治殘暴土司,為中華民族的統一事業做出貢獻。當代,金鄉籍最早的中共黨員、黃埔分校學生馬希文,跟隨葉劍英參加廣州起義,英勇捐軀。中共中央候補委員楊一辰出生入死,兢兢業業,為革命奮鬥一生。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王傑為掩護武裝幹部和民兵,光榮犧牲。他們是金鄉縣的驕傲。

地理文化

(一)地理特徵
縣境地處魯西南黃河沖積平原東部。地勢西高東低,除北部有羊山、葛山、魚山幾座殘丘外,余皆平原。境內有大小河流24條,主要有新萬福河、老萬福河、東魚河等。河流皆由西向東流入南四湖。年均可利用水資源總量約3億立方米,其中地面2億立方米,地下水1億立方米。礦產資源以煤為主,其次有鋁土、粘土、鈾、鍺、天然焦、石灰岩等。
(二)經濟概況
金鄉縣是農業縣,在歷史上是一個洪、澇、旱、鹼並存的多發地區。新中國成立後,勤勞的金鄉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大興水利建設,著手調整境內萬福河水系,疏挖大沙河,治理蘇河、吳河、淶河等主要河道,最大限度地減輕洪澇災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濟得到迅猛發展,跨進了全國農業先進縣行列。大蒜是金鄉的主導產業,大蒜種植始於東漢初年,民國時期,全縣種植面積常年在3000畝左右,現在全縣種植面積50萬畝,蒜頭單產1200公斤。被命名為“大蒜之鄉”。現今在全國蔬菜協會有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金鄉之說。金谷,在金鄉種植歷史悠久,是金鄉縣的著名特產,全國四大名米之一。金谷碾出的小米黃中透亮,性粘味香,營養豐富,清乾隆時曾定為貢米。

《金鄉縣誌》《金鄉縣誌》

金鄉工業基礎薄弱,1949年,只有少數個體手工業者,經營捲菸、鐵業、木業、修配、蠶絲等,工業產值84.6萬元,1956年後,經過對手工業者的社會主義改造,才逐步得到發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調整內部結構,改革管理體制,實行各種形式的承包責任制,加速發展鄉鎮工業,吸引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資金,工業生產進入一個新階段,全縣初步形成擁有機械、電器、化學、輕工、編織、釀造、食品、醫藥、建材等門類比較齊全,各種經濟成分並存的工業體系。環氧樹脂澆鑄乾式變壓器、95系列高壓油管,金貴酒、花新綢、服裝、管具等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糧食全外混合熏蒸機填補了國內空白。金鄉大蒜、青山羊皮、桐木、兔毛、玉米、棉花、綠豆、豆粨為大宗出口物資。
交通閉塞和通訊落後的局面大大改觀。北(京)珠(海)公路(105國道)和東(明)豐(縣)、棗(莊)曹(縣)公路在境內相交。各鄉鎮村莊均有瀝青油麵或水泥公路相通,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客車,村村通電話。

鄉土文化

(一)方言文化
就語音分析,金鄉方言共有21個聲母,35個韻母,4個基本聲調。與國語相比,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聲母上平翹不分,即舌尖前音聲母與舌尖後音聲母不分。如“四-事”、“資-知”。橫線前後兩字的讀音完全相同,而國語則前者讀為舌尖前聲,後者讀為舌尖後聲母,經偉分明。古代日聲母字(如:日、人、肉)國語一律讀作翹舌音(Z聲母),金鄉方言則一律讀為平舌音(Z聲母)。第二,韻母的單音化,鼻化音化趨勢明顯。如國語ai、au等韻母字金鄉方言多讀為單元音的?(此處一字母見傳真件)、?(此處一字母見傳真件)等韻母;國語ei、ou等韻母字,在金鄉方言中動程也不夠明顯。國語前鼻音韻母(即以n作韻尾的)字,金鄉方言一律讀為鼻化韻母。如“蘭”讀lã,“邊”讀piã,“門”讀m?(此處一字母見傳真件),“林”讀li?(此處一字母見傳真件)。第三,聲調方面,金鄉方言具有兩個調型基本相同的調類(陰平和去聲都是降升調),而且調值也相差不大(分別為213和312),不如國語調類那么清晰易辨。第四,兒化對音母產生影響。國語和一般方言中,音節兒化後韻母要受到一定影響,在金鄉方言中,兒化不僅影響到韻母,也嚴重影響到聲母。另外,在聲母韻母的配合以及變調等方面,也有自己獨特之處。
就辭彙表達分析,金鄉方言的辭彙是極為豐富的,有特色的,與國語相比,多數是相同或相似的,不同的部分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方言與國語實同而名異,如國語“太陽”(tai‘ia?此處一字母見傳真件),金鄉話叫“天地兒”(tiã/ti?此處一字母見傳真件r);國語的“聰明”(tsu?此處一字母見傳真件‘mi?此處一字母見傳真件),金鄉話叫“精”(tci??此處兩字母見傳真件)。二是名同而實異,如“茶”,國語指茶葉和茶水,金鄉話指開水。(例:鍋開了別忘了刮壺茶。)另外,在詞的構詞法和重迭形式等方面也很有特色。
(二)民間藝術

《金鄉縣誌》《金鄉縣誌》

金鄉縣素有曲鄉藝海之稱。其種類有山東墜子、河南墜子、落子、南路楊琴、花款、漁鼓、山東大鼓、山東快書、三弦、評書等10多種。早年以門派為組織,民國建書祠公會,依附盲人公義所,1952年經評選組成80人的曲藝大隊,1958年9月,金鄉縣曲藝協會成立。1951年第一次參加湖西地區曲藝會演,受到好評。1957年許永昌編演的《徐母罵官》,劇本收入《山東傳統曲藝選》。1951-1984年參加地區會9次,7次獲獎,其中創作獎6次,市以上刊物發表作品兩個。金鄉民間舞蹈歷史悠久,多在春節和元宵節舉行。民眾自籌資金,自導自演,表演形式多樣,如高蹺、竹馬、雲燈、四蟹、貓蝶富貴等形式,打擊樂器有鑼鼓、木魚、梆、鑔、琴等;管弦樂有板胡、二胡、提琴、嗩吶、笙、笛、簫、號等。金鄉嗩吶最為流行。較有影響的是寨里集、羊山、化雨、淳集、興隆、牌坊林、馬廟等地的樂班。民間婚喪嫁娶,多吹嗩吶吹奏形式有獨奏和合奏,曲牌較多。1963年,在地區舉辦的民樂會上,羊山班演奏的火燒葫蘆架獲得好評;1983年,馬廟班摩戲《兩狼山》、《朝陽溝》獲獎;1985年,牌坊林班參加濟寧和菏澤兩地市聯合舉辦的民樂會演獲獎。
(三)服飾文化
清代紳士之家,男戴紅頂黑緞圓殼帽,下垂大辮子,上穿綢緞長袍(衫)外罩馬褂,下穿大襠直腰褲,黑絲帶扎腿,足蹬白襪、圓口鞋。女穿大襟鑲邊衣、褲,多纏足,少女頭扎一根長辮,少婦盤網,老太結纂,飾金、銀簪、釵、耳墜、腕配金、銀、玉手鐲。民國初年,提倡男剪辮,女放足,廢袍褂、穿制服。高紳富戶男子夏天穿麻布,絲綢褲褂和黑緞鞋,絲綢帶扎腿;冬穿綢緞棉袍、皮襖,戴禮帽。婦女穿“洋”布或絲綢衣、褲。農村男子夏穿白土布或紫花布(土黃色棉花織成的布),手工縫製的對襟褂,布結排紐扣,大褲襠長腰便褲,黑色布底手工鞋,家織白布襪。春秋天穿袷衣,冬穿土織土染對襟棉襖,大襠長腰棉褲,戴氈帽頭,幹活穿衩褲,一般腰扎布腰帶。農家婦女夏穿藍土布,印花土布或土織花布大襟褂,大褲襠長腰便褲,繡花鞋,佩戴鐵、銅耳墜、手鐲。老年婦女多纏足,穿後跟木底鞋,扎高腿,褂、襖及膝。兒童穿土花布衣,露襠褲。幼兒冬穿毛蹄子棉褲,虎頭鞋,戴虎頭帽。50年代初,衣料仍以土布為主,以後被機結布代替,畢嘰、卡嘰、又面卡、土林燈芯絨較為流行。男多穿黑、藍色中山服,國防服、青年服,戴解放帽,火車頭帽,棉大衣替代棉袍。女穿藍色大領雙排扣列寧服,冬圍棉線編織條形圍巾,線織襪代替布襪。“文化大革命”期間,男女青年風行草綠軍服、軍鞋。70年代,化纖織品成為熱門衣料,逐漸取代了棉紡織品的地位。後期,西服興起,出現手錶熱、皮鞋熱。80年代,喇叭褲、牛仔褲走俏,中式春秋裝、夏裝,冬裝款式多樣,各種裙式流行。高跟皮鞋遍及城鄉。金銀飾物在社會開始流行。
進入新世紀,新一屆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團結一致,艱苦奮鬥,不僅取得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輝煌成就,而且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相信,通過申報評定“中華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單位,挖掘和弘揚全縣優秀地名文化,大力提升“千年古縣”的知名度,必將使金鄉成為擴大改革開放的知名品牌和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無形資產。
《金鄉縣誌》《金鄉縣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