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年

歷史紀事

流民入關
地皇三年(22)四月,因關東連年災荒,流民入關者數十萬人,王莽置養贍給,但主管官吏貪盜其糧,民飢死者十之八九。

成昌之戰
地皇二年(21)王莽派太師羲仲景尚率兵鎮壓樊崇領導的起義軍。結果全軍覆沒。次年,王莽再派太師王匡、更始將軍廉丹率十餘萬大軍前往鎮壓。到處燒殺搶掠,殘害百姓,民間因而流傳歌謠說:“寧逢赤眉,不逢太師;太師尚可,更始殺我!”赤眉軍別校董憲等率數萬義軍與王匡、廉戰成昌(在無鹽縣境),莽軍大敗,廉丹被殺,王匡逃走。 

劉縯劉秀起兵
地皇三年(22)綠林軍新市兵、平林兵進至南陽,宛縣人李軼李通邀劉秀至家中商議起兵之事。約定李通在宛縣發動,李軼與劉秀至舂陵(今湖北棗陽東)與劉秀之兄劉縯再議。不久,劉縯劉秀等率豪強子弟七、八千人起兵反莽,稱漢軍。劉縯處稱“柱天都部”。李通兵未起而被官府發覺,隻身逃走,李家一門被殺六十四口。劉縯派族人聯絡新市、平林兵,共同攻拔棘陽(今河南新野東北)。

綠林軍襲取蘭鄉
劉縯率令舂陵兵與新市、平林兵聯全攻下棘陽後,接著進攻宛(今河南南陽),途中與莽將甄阜、梁丘賜率領的官兵相遇,雙方交戰後,劉縯兵敗退守棘陽。莽軍留輜重於蘭鄉(今河南泌陽北),乘勝引精兵十萬南臨沘水(今河南泌陽境)。此時,下江兵五千餘人開到宜秋(今河南泌陽東南),劉縯劉秀親自前去會見下江兵首領王常,說以合從之利。王常等乃引兵與舂陵兵及新市、平林兵會合,諸部齊心同力銳氣益壯。地皇三年(22)十二月末,起義軍潛師夜起,襲取蘭鄉,殺散莽軍,盡獲莽軍輜重。

雜譚逸事

平林兵起
地皇在年(22)七月,王匡、王鳳、馬武率領的新市兵進攻隨縣(今湖北隨縣),平林(今湖北隨縣東北)人陳牧、廖湛聚眾千餘人回響,號“平林兵”。

索盧恢舉兵反
地皇三年(22)冬,無鹽(今山東東平東)索眩恢等據城舉兵,回響起義軍,不久失敗。

議除井田奴婢山澤六筦之禁
地皇三年(22),王莽見四方農民相繼起義,王匡等數戰不利,知天下潰畔,事窮計迫,乃議遣風俗大夫司國憲等分行天下,除井田、奴婢、山澤、六筦之禁,即位以來詔令不便於民者皆收還之。事未及行而舂陵兵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