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鄭和下西洋》是59集歷史題材電視劇,朱蘇進擔任總編劇,馬驍擔任總導演。

基本信息

(圖)《鄭和下西洋》[電視劇]《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是59集歷史題材電視劇朱蘇進擔任總編劇,馬驍擔任總導演。中國香港地區演員羅嘉良飾演鄭和,明成祖朱棣則由唐國強飾演,主要演員還有杜雨露、於小慧等。該劇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別拍攝,題材新穎、場面宏大、製作精良,是一部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於一體的高品質電視劇。 該劇展現了明朝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歷經半個世紀,成功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壯舉。以當代人的眼光再現了明朝前期中華雄渾恢宏的氣象和保暖大的海軍實力和發達領先的造船與航海技術。

主演

羅嘉良飾 鄭 和唐國強飾 朱 棣
杜雨露飾 姚廣孝於小慧飾 徐皇后

故事簡介

(圖)《鄭和下西洋》[電視劇]《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大明洪武年間,少年馬和從雲南被征入宮為太監,分到燕王府當隨從。燕王朱棣向有大志,在漫長的守邊歲月中,他經受了種種磨鍊,尤其結識了高僧姚廣孝後,更是開闊了胸襟,也與父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越來越不合拍。

永樂三年(1405年)7月11日,鄭和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從蘇州劉家港泛海至福建,然後從長樂港揚帆出海。龐大的大明船隊,從此開始長達28年的海外宣揚國威和尋求貿易的遠航。

朱棣是大航海的決策者和組織者。從船隊出海的第一天起,他就在陸地上指揮、控制和支持著這一偉大的航程。他下令在江浙、福建、廣東、湖北一帶造船,並在全國範圍擴大瓷器、絲綢、茶葉等出口貨物的生產。同時,借大航海之機實施永樂中興,開始編纂《永樂大典》,疏浚大運河。他還與姚廣孝微服私訪,恢復生產,與民休息。徐皇后也勵行節儉,並抱病親身勸桑。從而,使國家迅速實現了復興,為下西洋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物質保障。

鄭和越是走向世界,朱棣就越激起萬丈雄心。他不滿足於已知領域,想讓鄭和把船隊帶到更遠,去窮盡整個世界。就在這時,發生了北京宮城三大殿遭雷擊被毀事件,有人趁機攻擊下西洋花費上千萬兩白銀,並指責鄭和有貪污之嫌,及他擁兵自重,在海外另有根基,這讓朱棣起了疑心,他正想第五次去征討漠北,所以,決定把鄭和召回來。

終於,鄭和率船隊完成了從太平洋印度洋的歷史性跨越,與非洲各國相處融洽,建立起牢固的貿易關係。六十多年後,達伽·瑪就是沿著鄭和開闢的航線,從肯亞進入印度南部。大明船隊穿過赤道線時,使歐洲人對赤道附近的海洋是沸騰的說法得到糾正。

朱棣親自率兵征討漠北,解除了北方最後的軍事威脅。此時,他實現了大明對西南、西北、東北地區的完整管轄,奠定了中華民族寬闊的疆域版圖。在凱鏇途中,他病情加重。臨死前,他仍然牽掛著身在海外的鄭和船隊,擔心自己死後,為時20年的航海事業將因此中斷。朱棣最終病逝於漠北返程途中。

最後的航行中,鄭和的願望是要越過風暴角(好望角),從海上去尋找大西洋和歐洲陸地。他不顧朝廷命令,率船隊主力馳入南半球,他試圖穿越大西洋,接觸神秘的西方世界。但是,在距好望角近在咫尺的地方,鄭和被朝廷力阻回國。他已經快油乾燈盡,終於病逝于歸途……

一個偉大的人物和一個偉大的航海時代,因此終結了。幾十年後,歐洲船隊越過好望角,循著鄭和開闢的航線來到亞洲,由此開始了西方人進入東方海域的時代……

拍攝背景

(圖)《鄭和下西洋》[電視劇]《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是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特別製作的,史詩般地描述了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歷時29年成功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壯舉,再現了明朝前期的中華盛世,展現了鄭和七次下西洋在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科技等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揭示了中華民族“和”的品德、“和”的文化與“和”的追求。

《鄭和下西洋》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央電視台文藝中心影視部及長樂市委、市政府等單位聯合出品。該劇由朱蘇進擔任總編劇,馬驍擔任總導演。香港演員羅嘉良飾演鄭和,唐國強飾演明成祖朱棣,杜雨露飾演姚廣孝,於小慧飾演徐皇后。

據史料記載,鄭和七下西洋,其船隊都於長樂太平港停泊,在這裡擴建船隊,招募水手,整編訓練,補充給養。

關注一個中國與世界交融的時代六百多年前,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啟動了第一次下西洋的探索之旅。此後二十八年間,他七出七歸,播仁愛於友邦。伴隨著這一壯舉的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偉大里程碑,這一時期的“永樂中興”給中國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本劇正是為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而拍攝的,它較為真實地再現了那一段輝煌的歷史。《鄭和下西洋》先後輾轉北京無錫文昌等地進行拍攝,匯聚兩岸三地眾多明星,絕對值得觀眾期待!

看歷史如何留下一連串問號給您鄭和下西洋預示著什麼?它給我們這個重農抑商的文明古國帶來了什麼?傲視歷史的偉大船隊是如何衝破上千年的禁忌,第一次自覺自愿地打開國門,破冰出航的?本劇為我們建構了一座偉大歷史事件與當代觀眾之間的橋樑,請您不要把這部電視劇當成單純描述鄭和海外見聞的傳奇故事來“閱讀”,而是希望觀眾能從當年的“第一步”中,細品六百年後的今天……

花絮

(圖)《鄭和下西洋》[電視劇]《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唐國強在劇中飾演鄭和的“頂頭上司”永樂皇帝明成祖,唐國強透露,《鄭和下西洋》是圍繞“下西洋是怎么來的”、“下西洋到底是什麼”、“它是怎么消失的”講述故事,“力量感就是這部電視劇的魂,也是《鄭和下西洋》的獨特之處。”

劇中永樂帝與皇后、鄭和之間始終充滿情、義,唐國強說:“我也不想老演皇帝,但這個皇帝不像康熙皇帝、唐太宗那樣在歷史上建立了豐功偉績,但他在航海史上的貢獻卻很大。
羅嘉良在劇中飾演“鄭和”,從青少年時代一直演到白髮蒼蒼,他說:“鄭和對我來說不僅是個角色,而且是一個歷史人物,劇中很多教育人的台詞讓我受益匪淺。”

評價

該劇生動展現了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歷經半個世紀,成功開闢海上絲綢之路的壯舉,是一部場面宏大、製作精良的電視劇佳作。國家重大影視題材創作領導小組對該劇給予高度評價。

著名文藝評論家李準指出:“力量感是這部電視劇的魂,也是《鄭和下西洋》的獨特之處,豐富的感情表現力與戲劇衝突的張力賦予這部電視劇更為深刻的人性關照,使歷史中的人物鮮活地展現在螢屏。”歷史學家萬明說,怎樣表現600年前人們對海的認知、如何描繪陸地上的民族開拓海域的決心,都是這部劇創作的難點,但製片方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劇照

(圖)《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圖)《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圖)《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圖)《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圖)《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圖)《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鄭和下西洋》[電視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