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牧師日記》

《鄉村牧師日記》

本片是法國現實主義電影大師布列松根據法國作家貝爾納諾斯的同名小說改編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部影片,曾經獲得了1951年威尼斯電影節國際影片獎。影片《鄉村牧師日記》在電影史上的意義在於,它為文學作品的電影改編方式提供了獨特的範例。為了實現既定的敘事策略,布列松充分運用畫外音作為複述小說原文的主要手段。

基本信息

影片概況

導 演:羅伯特·布雷森

編 劇:羅伯特·布雷森

《鄉村牧師日記》《鄉村牧師日記》

主 演:Martine Lemaire Nicole Ladmiral Nicole Maurey雷切爾·貝倫特 安德烈·吉伯特(更多)

上 映:1951年02月07日

地 區:法國

語 言:法語

顏 色:黑白

聲 音:單聲道

時 長:122分鐘

類 型:劇情片

分 級:美國:Approved

故事梗概

一個青年牧師開始了自己第一份工作,教會指派他到法國鄉村昂布里古 Ambricourt 地區傳教,他身體虛弱卻熱情洋溢,純潔無華,一心想在自己的教區建立理想的信仰。然而他那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習慣和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村民們對信仰漠然處之,仿佛一切事都在與他作對。老教士勸他順從村裡的傳統習慣做事,而在村民的信仰危機與神的道之間,他迷失了自己。憤世嫉俗的醫生坦言自己根本就不相信有神,伯爵對這個熱情的年青人充滿懷疑,唯有伯爵的女兒肯向他吐露心聲,她恨自己的家庭,因為父親與她的家庭教師私通,而母親面對一切已經麻木,變得懦弱而冷酷無情。青年牧師掙扎著開始自己的工作,他的胃只能消化用酒浸泡過的麵包。他打起精神去伯爵家探訪,終於用熱忱感動了伯爵夫人,她向牧師傾訴了因喪子之痛和丈夫的不忠感到對生命失去希望,牧師卻因身體過虛而暈倒。當天晚上,靈魂得到安寧的伯爵夫人突然身亡,人們仿佛又把這一切歸罪於青年牧師,老教士在探訪時也誤認為他用酗酒來逃避艱難的生活...終於他感到心力憔悴,動身離開教區就醫,最終被確診患了胃癌。帶著疲憊的身體和絕望的心情來到一個老同學的家,在那裡一病不起。寫完最後一篇日記後,他帶著微笑離開了人世,在屬靈的掙扎中化為神聖

導演簡介

羅伯特·布雷森

1907年生於法國的羅勃布烈松,原本是位畫家。1933年在導演瑞納克萊的推介下進入電影圈,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他被關入德國集中營,在那裡他認識了勃里克柏傑主教離開集中營後,衪受勃里克柏傑主教所託,拍攝一部以貝達尼修女院為背景的劇情長片【有罪的天使】,這是他第一部劇情長片,從此確立他以哲學性、天主教思想為主題的電影風格。羅勃布烈松是位孤高的電影作家,他的作品雖然不多,但每部都是佳作,他也是影展得獎的常客。重要的得獎記錄有:獲威尼斯影展國際獎的【鄉村牧師的日記】;獲坎城影展審查員特別獎的【聖女貞德的審判】;獲威尼斯影展審查員特別獎的【驢子的生涯】等。

作品年表-編劇 

1. Argent, L' (1983) 錢 【法國/瑞士】

2. Diable probablement, Le (1977)很可能是魔鬼【法國】

3. Lancelot du Lac (1974)武士蘭士諾【法國/義大利】湖上的朗斯洛/

4. Une femme douce (1969) 【法國】

5. Mouchette (1967) 穆謝特 【法國】

6. Au hasard Balthazar (1966)巴爾塔扎爾的遭遇【法國/瑞典】

7. Proces de Jeanne d'Arc (1962)聖女貞德的審判【法國】

8. Pickpocket (1959) 扒手 【法國】

9. Un condamne a mort s'est echappe ou Le vent souffle ou ilveut (1956)最後逃生【法國】抵抗/逃亡者/

10. Journal d'un cure de campagne (1951) 鄉村牧師日記【法國】

11. Dames du Bois de Boulogne, Les (1945)布勞涅森林的女人們【法國】

製作背景

Diary of a Country Priest 鄉村牧師日記改編自法國作家喬治貝爾納諾斯 Georges Bernanos 的日記體小說,刻畫了一位年青牧師在艱難的生活和重重壓力面前頑強隱忍,與疾病和慘澹的命運抗爭的故事。這位青年牧師正如耶穌基督的化身,他孤獨憂傷,不被世人理解和接受,身體和心靈的痛苦交相折磨他,人們的侮辱和論斷吞噬著他,而他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艱難地走向神聖。在很多把信仰演變成宗教和傳統勢力的時代,唯有懷著對救恩真正的感動,才能在內心存留唯一的希望,周圍環境的艱險和命運的慘澹,更印襯出青年牧師對信仰的堅定,給人帶來發人深省的震撼。這是一部簡約至及的影片,法國導演羅伯特布萊松 Robert Bresson 從這部影片開始了艱難的嘗試,從而確立了自己的風格。他放棄了電影華麗的形式,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和精心設計的戲劇性,甚至放棄採用專業演員的表演,用素描般的純粹開始了對電影和生活的重新探索。平靜而富有張力的長鏡頭取代了刻意的戲劇衝突,沉默的表演取代了喋喋不休的對話,樸素的光影取代了華麗的色彩,使影片表現出耐人尋味的文學性。仿佛在用鏡頭書寫生命,各種豐富的中長鏡頭和特寫把人物和事件置於作品的中心地位,以電影的純粹性和觀眾做內心的交流,青年牧師高尚真誠的靈魂在直接打動我們的心。封面上一個打翻的墨水瓶正是這位鄉村牧師靈魂的真實寫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